當地時間2月5日凌晨,烏克蘭武裝部隊和烏克蘭安全域性(SBU)合作,發射自殺式無人機襲擊了位於卡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阿爾巴什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煉油廠,當地政府宣稱這次襲擊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和人員傷亡,但承認無人機“殘骸”引發了大火。
被攻擊的煉油廠於2010年投產,每年可以處理32萬噸石油,擁有8個儲油罐,每個儲油罐能夠儲存約1萬噸成品油,其所生產的產品供應俄羅斯軍隊。
德國《圖片報》報道稱,烏克蘭正透過攻擊俄羅斯煉油廠來摧毀俄羅斯經濟,在短短一個月內,俄羅斯30家最大的煉油廠裡有超過三分之二遭到攻擊。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煉油廠和油庫襲擊已經持續了1年零4個月,而且還在持續進行中。
目前,對俄羅斯境內縱深地區目標進行襲擊的主力是自殺式無人機,烏克蘭每個月可以生產超過500架自殺式無人機,在西方合作伙伴的資金和技術等支援下,烏克蘭的自殺式無人機產量和效能還在不斷提升;烏克蘭自行設計生產的遠端導彈也在參與實戰,但產量偏低。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悄悄解除對使用西方導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全部限制,有分析人士猜測,美國政府未來有可能會向烏克蘭提供射程達1000公里的AGM-158B巡航導彈。需要強調的是,這僅僅還是猜測,迄今為止,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尚未公佈新的軍援烏克蘭計劃,而且被爆料曾暫停對烏軍事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空軍在前線地區的對地攻擊中,被發現使用了新型武器,重1000磅(約454千克)JDAM-ER制導炸彈,此前,美國以及法國等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制導炸彈主要是500磅(約227千克)和250千克,威力略顯不足,1000磅JDAM-ER制導炸彈的到來,是一個新的變化,意味著烏克蘭空軍可以用這種炸彈攻擊那些更堅固的前線目標兵給予充分殺傷。
俄軍蘇-34前線轟炸機投擲的滑翔制導炸彈中,大多為500千克級,1000級千克甚至1500千克級也很常見,更大的威力彌補了精度上的不足。威力更大的炸彈不僅確保完全摧毀,在震懾對方和提高己方士氣方面也有巨大作用。
烏克蘭也在研發自己的制導炸彈,但尚未看到研發成功量產和投入實戰的相關報道或圖片、影片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