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開啟2.0時代以來,中美高層何時對話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畢竟,中美是舉足輕重的世界超級大國,中美關係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世界格局走向。在拜登時代,中美關係跌宕起伏,兩國在多個領域展開了競爭博弈。隨著特朗普上臺,他推翻了拜登時代的多項政策,這也讓各方對未來的中美關係走向充滿了好奇。然而,近日特朗普卻公開表示,他“不著急”同中方領導人進行通話。看似毫不在意中國的特朗普,實則是因為中方此前的一系列反制正中命名,如今表面鎮定的特朗普實則無牌可打,只能打腫臉充胖子。
可以說,打著“帶領美國再次偉大”的旗號,特朗普在上任之初就對中國露出了獠牙。在經濟領域,特朗普政府以所謂“芬太尼管控不力”為藉口,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在軍事領域,美國夥同菲律賓和臺當局,在南海和臺海持續製造事端。在科技領域,美國圍繞晶片大戰對中國發起的科技戰愈演愈烈。可以說,和特朗普1.0時代相比,2.0時代的特朗普在打壓遏制中國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重壓,在對美鬥爭方面早就經驗豐富的中國也毫不示弱,步步反擊。
去年年底,中國軍工密集展示一系列軍工科技成果,尤其是我國在六代機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直接讓美方破防。而在政治方面,面對特朗普實施的孤立主義和“美國優先”政策,中方則穩紮穩打,在外交領域主動出擊,更是透過在聯合國大會等國際平臺的中美直接交鋒,讓美國吃盡了苦頭。而在貿易戰和科技戰方面,面對美方的制裁和打壓,中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方面利用製造業和供應鏈優勢,讓美國相關產業元氣大傷。另一方面,中方加大了自主創新力度,在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持續打破美西方的封鎖,讓美國的陰謀徹底落空。
對於特朗普就中美高層通話的態度,中方的回應也非常明確。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中美兩國元首1月17日通話時,中方已經闡明瞭原則立場,目前中方需要的是進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對話。事實上,在1月24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新任國務卿通電話,中方也同樣再次表明了相關問題的立場。簡單來說,當下的美國面臨多重問題的衝擊和挑戰,更需得到中國的支援和幫助。
而在魯比奧與王毅外長會談期間,美國優先的立場、臺海問題以及南海問題成為雙方對話的重點,而這也是未來中美關係和中美矛盾的三大焦點。對於美國來說,特朗普自然希望中方在這三個問題上做出妥協讓步,這也表明特朗普會延續拜登政府的對華路線,繼續在這些領域向中方發難,而我們也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做好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準備。
用抗日電視劇的一句經典臺詞來說,我們從未打過如此富裕的仗。的確,和特朗普1.0時代相比,中國的國力有了進一步增強,在應對美國打法方面的經驗也更為豐富。就以貿易戰來說,目前中方處於有利地位。因為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的貿易已佔中國出口貿易50%以上,這也意味著美國市場對於中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持續衰退,這也足以減緩美國加徵關稅的衝擊力。
與此同時,當下的美國面對通貨膨脹問題,有很多後顧之憂,再加上美債問題突出,特朗普又一大堆爛攤子要處理,一旦中美關係惡化,失去中國市場的美國將孤掌難鳴,不僅無法對中國造成威脅,自身更是難逃經濟漩渦。
總體來說,中美關係過去數十年一直是跌宕起伏。與拜登一樣,特朗普也把中國的崛起視為對美國霸權地位的 挑戰,因此會在各個領域對中國展開全方位的打壓。僅僅以經濟層面來說,特朗普1.0時代,美國就嚐到了苦頭。據美國智庫測算,2018 年貿易戰導致美國消費者額外承擔了超過 400 億美元的成本,24.5 萬個就業崗位流失。如今,對於中美對話,中依然保持著大國的胸懷和擔當。從派遣特使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到積極回應特朗普的來電,每一個舉動都彰顯出中方對中美關係的高度重視。然而,如果特朗普依然執迷不悟,妄圖和中國鬥爭到底,中方也絕不會有任何妥協和讓步,將以強有力的反擊讓美國嚐盡苦頭,徹底打碎獨霸全球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