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實力強弱事關城市產業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高度,我國的最強科研城市排名,北京、上海以深厚底蘊與政策優勢位居前列,南京、廣州、武漢以強勁的教育優勢躋身前列,深圳是科研成果轉化最好的城市,合肥因戰略新興產業表現出色也排名居前。因為體量較小的原因,擁有硬核實力的“科技城”綿陽是低線城市科研發展的典範。
若以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作為衡量指標,中國城市可佔據全球前十科研城市的一半席位,《自然》雜誌2023年的報告就將北京、上海、南京、廣州與武漢列入全球前十,與之同陣列的是美國的4個都市圈/灣區和日本的東京都市圈。中國還有合肥、杭州、天津、深圳與西安進入全球前20陣列。
上述代表中國頂尖科研實力的城市,也基本符合其科研機構與科研人才數量、產業轉化成效等指標,即便排名在不同角度出現變化也多是這些城市的相互交錯。
科研實力尤其考驗一座城市的教育資源與持續的科研投入。教育強則科研強,京滬兩大超級都市之外,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城市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定律,以中高階論文資料排行,頂級大學多的城市比較佔優。然而成都、重慶和鄭州3座擁有眾多知名高校和百萬數量大學生的城市,科研實力排名卻不算高,有些出乎意料。
當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與城市GDP佔比相關,充分說明科研的燒錢程度與所在城市的產業經濟發展程度正相關,經濟大省的重點城市更有底氣在科研領域全線投入,四大一線城市和有意爭奪“第五城”的蘇州、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是2023年科研經費投入前十,相比這個陣列裡的其他城市,蘇州和成都、重慶排名都不高,可見有相當部分的經費沒有物有所值。
科研成果轉化成效被視為科研實力的關鍵指標,這一點只有深圳可挑戰京滬並有所勝出,儘管所享受的政策紅利不如京滬,但深圳在科研與產業的轉化、融合方面有很多領先舉措,在這方面做得較好的還有廣州和蘇州。事實上,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基本都有雄厚的科研底蘊與不斷完善的轉化機制,以及蜂擁而來的投資資金。
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生物醫藥……在這些高科技產業領域拔尖的城市,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名副其實,而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尚不足以代表中國城市參與上述領域的全面競爭,或者可學習合肥等城市的做法,在量子科技、核聚變等少數未來產業發力深耕,從而在產業鏈上及時佔下專屬位置。
在各個科研領域指標上都有驚豔表現的綿陽,科研經費投入強度位居全國第二,但其只是四川的GDP第二城,資金投入總量本身有限,可容納的科研載體也有上限,且只是三線城市,尚不足以一城之力改變科研是大城競爭賽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