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日本半導體廠商Rapidus在北海道的工廠建設順利,社長小池淳義近日發表演講,正式宣佈Rapidus的工廠將搬入200臺以上裝置,在4月1日正式開始試產2nm晶片。
雖然目前在晶片製造商,中國臺灣廠商臺積電處於領先的位置,但是小池淳義很有自信,他認為臺積電雖然會更早量產2nm晶片,不過Rapidus在製程速度上更有優勢,良率和效能也會盡早趕上臺積電。
按照Rapidus的規劃,2025年4月試產之後,如果一切順利,那麼2027年會進行2nm晶片的量產。預計2027年至2036年,Rapidus將會帶來18兆日元(約8544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當然,在客戶資源方面,Rapidus早已未雨綢繆。在去年,就有訊息稱Rapiuds正在和超過40家企業交涉以獲取足夠多的客戶。
目前來看,Rapidus的首個2nm晶片客戶很可能是博通。前不久有訊息稱,Rapidus將會在今年6月給博通提供2nm晶片的樣片,博通確認晶片效能後,將會正式委託Rapidus進行生產。
博通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廠商,專注於晶片設計,不過沒有自己的工廠。值得一提的是,博通的客戶包括Meta、Google等科技巨頭,Rapidus透過博通,很可能會與Meta、Google達成更多合作。
另外在去年年底,英偉達CEO在日本接受採訪時表示,英偉達的GPU全都仰賴臺積電生產,而日本同樣擁有全球頂級的半導體制造技術。被問到是否會讓Rapidus生產GPU時,黃仁勳表示供應需要多元化,他對Rapidus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