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戰國末年,秦國崛起,以雷電之勢迅速席捲天下,統一中國。
其間真稱得上是跌宕起伏,氣勢磅礴。實際上,從秦穆公開始,秦國就漸漸逐強大起來,到了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登基,在剷除了自己的政敵之後,開始著手一統天下,萬世而王的計劃。
(秦滅六國圖)
接下來,秦國的戰爭機器迅速開動了起來,逐步攻滅東方六國——韓、趙、魏、齊、楚、燕。
在這六國中,其他五國的軍隊只要一碰秦軍,基本可以用潰不成軍來形容。但有一個國家卻敢於死磕秦軍,即便在國勢日衰之際,仍然能多次擊敗秦軍,令秦軍傷亡慘重。
這個國家就是——趙國。
(戰國時趙國的輝煌時期)
在秦國的統一戰爭中,韓國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第一個被滅。
公元前231-前230年,僅用一年時間,秦軍便佔領都城新鄭,韓國滅亡。其餘幾個國家,比如魏國、齊國,秦軍也都用了一年時間就將其攻滅。
秦軍滅亡燕國,花了五年時間。
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楚國。
戰國時期,這個諸侯國其實也很強,後來滅亡秦朝的項梁、項羽、劉邦等均來自楚國。楚王手下的一代名將項燕,曾一度打得秦將李信狼狽逃回。但是,仍然擋不住秦國的進攻,僅僅堅持了兩年,楚國滅亡。
(項羽的祖父項燕)
而秦國滅趙之戰,則艱難得多。整個過程跌宕曲折,令人驚心動魄。時間從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2年,歷經這麼長時間,秦國才完全攻滅趙國。
究竟是何原因,讓秦國在滅趙程序中如此費力呢?
一、趙國傑出將領眾多
從趙武靈王開始,趙國名將輩出,其中最著名的有趙奢、廉頗、李牧、龐暖等。
秦滅趙之戰時,趙奢已經去世多年,廉頗也離開了趙國。但是李牧、龐暖等良將,依然能夠多次挫敗秦國的進攻。
我們以李牧為例。
(趙國名將李牧)
李牧,趙國後期最傑出的統帥。早年時期在趙國北部與匈奴作戰,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在駐防邊境時,曾經大敗匈奴。後來又擊敗東胡,使得匈奴等遊牧部落不敢南下侵襲趙國邊境。此後,趙國北方安寧了十幾年。
李牧後來回到趙國朝中任職。當年廉頗因受猜忌投奔魏國之後,李牧成了唯一深孚眾望的國之柱石,多次擊敗,重創秦軍。他在作戰中能知己知彼,指揮靈活,是最令秦國頭痛的趙國將領。
在秦趙肥之戰中(公元前233年),趙軍先堅守軍營,不急於出戰。秦軍主力隨即離開進攻肥下,軍營中兵力較少,這時,李牧指揮趙軍突襲秦軍大營,俘獲大量軍事物資和留守秦軍。
秦軍主力迅疾趕回來援救,李牧立即部署部分軍隊正面抗擊,而將大部分兵力安排在兩側。秦軍正面攻擊趙軍時,遭到兩側更多的趙軍夾擊,最終秦軍大敗。
(秦趙肥之戰示意圖)
秦王當然不甘失敗,一年以後(公元前232年),又派秦軍入侵趙國,這次分為兩路。其中一支路秦軍進到現今河北省平山縣附近(古稱番吾),又一次遭到李牧率領的趙軍。
原來,李牧這次根據秦軍的行進,採取南守北攻,各個擊破的策略,集中有生力量,先將進攻番吾的秦軍徹底擊敗,然後再派兵攻擊南路敵軍。結果,秦軍兩路俱敗,損失慘重。
最後,秦王不得不派來了王翦,這位可是秦國國內頂尖的軍事將領。可即便是王翦,在戰場上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很是抑鬱。他認為李牧不除,秦軍難以獲勝。
最後還是趙王自己的昏庸、多疑,中了反間計才殺死李牧,這結局真是令人惋惜。
(王翦影視形象)
二、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
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原名趙雍,戰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胡服騎射”,就是他發起的。
這次的軍事改革不僅對趙國,也對整個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假設沒有出現騎兵,中原的政權如何保衛自己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呢。
(趙武靈王圖)
趙武靈王可謂中國古代騎兵的鼻祖。在趙雍登位之初,趙國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大,對外戰爭屢屢不利,還不時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擾。因此當時趙國的“國際”地位不高,常受各個諸侯國的欺負。
趙國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不理想。北方有匈奴、東胡等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西邊有強秦,東邊是齊國,南邊則是魏國,各個都不是善茬。這種位置,可謂四戰之地,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亡國。
(趙國地理位置)
面對如此困境,趙雍發憤圖強,力排眾議,提倡“胡服騎射”。這場劃時代的軍事改革,發生於趙武靈王十九年,即公元前307年。
在此之前,趙國的軍隊一直被各國吊打。
在進行“胡服騎射”變革之後,軍隊開始騎馬射箭的訓練。要知道,那時中原各國沒有騎兵,有的是步兵,還有在馬拉的戰車上作戰的車兵。馬拉戰車被稱為“乘”。所謂“千乘之國”,就是用擁有的戰車數量,來衡量國家實力。
馬拉戰車在戰場上的缺點十分明顯,機動性與騎兵相比差得很多,戰車還容易衝撞在一起,又顯得很笨重。所以“胡服騎射” 後,騎兵的出現,直接導致了車兵的逐漸衰落,最終消失。
除了練習騎射,軍服也進行了改革。
改革前軍隊的著裝,都是較為寬大的戰袍,但在“胡服騎射”之後,軍人改穿短裝,束腰帶,頭戴武冠,上面插有鳥羽。為了方便騎射,開始穿靴子。這些軍裝都具有胡服的特色。戰馬主要來自趙國以北的代地。
(胡服騎射圖)
當然,這些變革在當時也不是很順利的。
趙國內部很多人強烈反對“胡服騎射”。認為這樣會“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但極具魄力的趙武靈王則針鋒相對,以“理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來反駁那些保守論調。顯示了其卓越的遠見和堅定的變革決心。
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完成後,趙國軍隊一躍而起,迅速開疆拓土,不僅滅亡中山國,還北擊匈奴、東胡,收復了林胡,成為了戰國後期唯一一支可以與強秦一較高下的勇猛之師。
(趙國與中山國的地理位置圖)
三、軍民同仇敵愾的決心
趙國的衰亡,與長平之戰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此戰役中,趙國慘敗。史載秦將白起,殺死降卒四十五萬人之多。從此,兩國結成了死仇。
長平之戰的失敗,令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以後再無法單獨對付秦國了,而秦國能最終統一天下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長平之戰作戰圖)
但另一方面,趙國損失了四十餘萬軍隊,哀嚎遍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被殺害之人,這樣反而讓整個趙國都對秦國產生了仇恨心理,為一年後邯鄲之戰秦國大敗埋下了伏筆。
果然,公元前259年11月,邯鄲之戰爆發。
(邯鄲之戰示意圖)
在這場戰爭中,趙國上下團結一氣。國都邯鄲被圍十二月的時間,城內糧草已盡,平原君趙勝將自己府中物資拿來賙濟百姓,硬是扛過了這段艱難的時光。而且,未見有記載這一年時間內邯鄲城內有民眾暴亂。
(邯鄲之戰影視照)
最終,秦國兵敗撤軍,傷亡達數十萬人。秦國企圖快速一統天下的計劃破滅了。
而在此戰結束後,趙國還發動了收復失地的戰爭,雖然規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卻一度奪回了包括太原、汾城、新中等大片領土。
後來,秦想消滅趙國哪能那麼輕鬆呢,當年坑殺40萬趙國士兵的血仇,依然存在趙國人們的腦海裡,再次遇到這個敵人,趙國怎麼可能束手就擒?部分人肯定會血拼。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秦國用了長達十四年時間,才能完全滅亡趙國。
四、其他不可忽視的原因
前面提到過,趙國北面毗鄰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
趙國國民長期與這些民族交往、混居,深受這些遊牧民族的影響。漸漸變得民風彪悍,勇武善戰,所以將士都很勇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曾記載,廉頗逃至楚國後,仍然擔任軍官,但是仗打得不如在趙國時那麼得心應手,他曾說:“我思用趙人”,可見趙國民風之彪悍勇猛,強於其他國家的人民。
(匈奴人影視照)
另外,趙國的經濟較為發達。
尤其是在農業方面,趙國採取了較為先進的農耕技術,加上較好的氣候條件,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也都有較大發展。趙國沒有秦國那樣重農抑商政策,所以經濟呈現出多元化。打仗也是拼經濟,擁有較好的經濟條件,自然能繼續長期的戰爭。
公元前228年,趙都雖然被攻破,趙王被俘,但是趙國還沒有亡。趙國逃難的貴族和官員擁戴趙嘉為新趙王,統治代地長達6年,仍然不投降秦國。
直到公元前222年,秦軍攻略代地,趙嘉被俘。至此,趙國才算真正滅亡。
趙國雖亡,然十五年後,秦朝亦亡。歷史就是這樣,令人唏噓,感慨!趙國雖亡,但是其頑強不屈,不畏艱難的精神卻一代代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