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訊不夠發達,很多訊息都透過口耳相傳進行傳遞,如果想記載傳世只能寫在書上或者刻在石頭上。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本《埋憂集》,記載了發生在當時的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起到啟迪作用。
其中一個故事講述的是關於一條巨大的怪魚擱淺的事情。
相傳有一年,浙江嘉興平湖縣乍浦鎮的潮水像往常一樣上漲,一般漲潮很快就會退去,但這次卻發生例外。
潮水一直上漲,海水從海灘一直蔓延,附近村民的房子慢慢被潮水淹沒······
等到風平浪靜,潮水退去後,大家發現,沙灘上有一條巨大的怪魚一動不動。
書中描述:“有海鰍擱淺至塘坳不去,長數十丈。”
古代一丈為3.11米,十丈就有三十一米,那麼數十丈的長度可想而知了。
眾人見這條大魚久久不動,就大了膽子爭相割取魚肉,當時照明主要用燭火,但燈油價格較高,所以漁民都割取魚肉煉油代替燈油。
然而,割肉的人越來越多,怪魚忍受不了疼痛就奮力一躍,翻身之時一下子壓死了身邊圍著的上百個百姓。
這件事情一時間成為了奇事,在各地廣為流傳。
書中記載,這條怪魚的名字叫做海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鯨魚”。
史記》中說:“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意思為人魚膏燃作燭光,亮很久不會熄滅。
傳說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在陵墓中放置長明燈,燈油就是長明燈熬製。
人魚在古代也被叫做鮫人,但是鮫人的存在一直找不到依據,因此有專家認為這個鮫人指的就是鯨魚。
鯨魚肉中富含油脂,熬煉出的燈油經久不滅,所以說,才會有這麼多的百姓爭相前去割肉。
清代的《粵東雜記》也有對鰍的描寫,其描寫和鯤的相似:“渤海有魚,厥名曰鰍。鰍之大,不知其幾千丈也。”
意思是渤海里有條魚,名叫鰍,鰍的巨大不知道有幾千丈長。
書中還描寫了鰍遊動時的景象,它逆流遊行,激起的浪花有幾千裡遠,噴出的水花十幾丈高,就算最擅長游泳的人也無法從鰍激起的海浪中游出來。
從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古代的鰍,就是類似於現代我們所見的鯨魚。
更早在唐代也有關於鯨魚的記載,《嶺表錄異》中講述了一個商人坐船出海做生意,他看到海面不似平常,出現一些他從沒見過的異物。
他就問船伕海面上的是什麼,船伕回答是海鰌,這種魚十分巨大,從躍出水面蕩起的水花數千裡,躍到高空中還會噴出十幾丈的水柱,若當時起風,把水柱吹散就如同下雨一樣。
因為古代權貴獵奇,流行吃鯨魚肉,所以高昂的價格吸引眾多漁民不顧生命危險爭相捕撈。
他們組成捕撈小隊合作分工合作,當有人發現鯨魚的時,其他人就以極快的頻率擊打柳木梆子,因為鯨魚懼怕這種聲音,一旦聽到就會行動遲緩。
漁民就趁著這個時候朝著鯨魚一起放箭,此時為了方便抓捕,漁民也會藉助其他利器刺傷鯨魚,當海水被鯨魚薛逐漸染紅,鯨魚停止掙扎時,漁民們會齊心協力把鯨魚拉回海岸。
但是回到岸邊的鯨魚還會產生一個致命的現象就是“鯨爆”,鯨魚由於體型較大,體內壓力較大,一旦壓力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爆炸。
鯨魚爆炸的力量巨大,等同於10000個手雷同時爆炸,所以生命和財產都會受到鯨魚爆炸的危害。
2004年夏天時,臺灣就發生了一次鯨魚爆炸事件,當時運輸鯨魚的車剛好在人潮擁擠的商業街附近。
高溫使鯨魚已經發酵,更加嚴重的是由於高溫鯨魚體內的壓力越來越大竟然在街上發生了爆炸。
頓時難聞的氣味充斥整條街道,鯨魚殘肢斷塊以及血肉都被迸射到了附近行人、車輛以及建築表面,給當時民眾造成了深刻的心理影響,而難聞的氣味一直持續到兩個月後才完全消失。
現在隨著海洋生物種類的減少以及珍貴生物的數量銳減,很多海邊的漁民捕撈時都會有計劃的活動。
對於鯨魚,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明令禁止捕獵,但是日本和丹麥仍然沒有明確禁止獵殺鯨魚,甚至還有專門的“屠鯨節”。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為了利益而無節制的捕殺動物導致動物瀕臨滅絕的結局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生命長久共存的終極秘訣,保護自然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