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描寫的人物超過千人,全部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真是世間佳作也。比如其中一個叫左慈的高人,他看過《遁甲天書》,精通奇門遁甲和藏形變身之術。他到曹營戲弄曹操,曹操用多種方法想除去他,卻因為他的本領太高強而始終拿他沒有辦法。他看透了世間萬物的本質,深知三國鼎立的格局雖然無法長久,卻也非自己能扭轉,所以後來他就走了。
當然,比起這樣的奇人奇事,提起三國演義我們更多的時候,想到的還是書中烽火連天的戰爭場面,智勇無雙的謀士,以及英勇無畏的武將。尤其是那些武藝高強、威名赫赫、豪氣干雲、義薄雲天的猛將,比如關羽、張飛、趙雲、孫策、太史慈、甘寧、程普、呂布、典韋、許褚等,更是令人難以忘懷。
關羽手握青龍偃月刀,義薄雲天,曾溫酒斬華雄,斬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張飛勇猛無畏,曾在長坂坡一聲獅吼,大叫一聲嚇退曹軍大隊人馬;常山趙子龍則一身是膽,豪氣干雲!為了救小主阿斗,單槍匹馬在曹軍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再比如孫策、太史慈、甘寧、程普、周泰等,他們都是東吳的英豪。孫策手握古錠刀,曾於神亭嶺一戰擊敗劉繇;太史慈則用雙鐵戟,曾在合肥之戰中力戰張遼。
還有呂布、典韋、許褚等,他們雖然曾經在三國中為不同的“勢力”效力,但他們的武藝高強和威名赫赫都是毋庸置疑的。呂布手持方天畫戟,曾獨鬥劉備、關羽和張飛位英雄;典韋則擅用雙鐵戟,曾在宛城之戰中捨身救主;許褚則以大力著稱,曾倒拖兩牛後退上百步。
在浩瀚的《三國演義》世界中,英勇的武將如群星璀璨,其中有頭有臉的就有436位。他們或獨步天下,或傲視群雄,或豪氣干雲,或勇猛無畏,或威震一方,共同繪就了那個英雄輩出的輝煌時代。
今天,我們試著將這所有的436將按照其武力值的大小,劃分為十個檔次,看看以他們的能力能歸到哪一個檔次?
獨一檔 獨步天下,世間無雙:呂布 (僅有1將)
獨一檔,顧名思義就是獨一無二,自然只有舉世無雙的人中呂布才有資格入選。他胯坐赤兔馬,手握方天畫戟,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他的武藝之高、實力之強,堪稱三國演義中的天花板,被譽為書中的“天下第一猛將”。在戰場上,他如入無人之境,令敵人望風披靡。特別是他的單挑能力,遠超其他武將,是當之無愧的無雙英雄。
沒有人單挑能戰勝他!就算勇猛無比,讓人一看就心生恐懼的張飛,單挑也打不過他。
除了單挑,他的群戰能力照樣出色。普通的人聯手戰他,總能被他反殺。就算武力超凡的猛將聯手戰他,除了將他趕跑之外,也不能將他怎麼樣。
在《三國演義》中,他曾以一敵三,同時大戰劉備、關羽和張飛,最後雖然處於下風,並且逃回了關內,但此戰對他的威名不僅沒有折損,反而讓他的名聲更甚!
還有一次,他更是以一敵六!話說曹操眼看許諸就要落敗,連忙叫典韋、樂進、夏侯淵、李典、夏侯惇等五員猛將前去幫助,一起圍攻呂布。呂布面對這六將,堅持了一會之後,覺得難以勝出,於是再次敗逃。此戰同樣不能折損呂布的威名,畢竟這六將都是曹營中的猛將,尤其是典韋和許諸,更是曹操帳下最猛的兩員戰將,沒有之一。
唯二檔 勇猛無比,驍勇難敵:關羽和張飛 (僅有兩將入選)
唯二檔,顧名思義,此檔唯有兩將能入選,他們就是快被人“神化”了的關羽和張飛。他們與大哥劉備在桃園三結義,彼此之間的情義非常為人稱道,再加上他們兩人勇猛無比,只是面對呂布時處於弱勢,面對其他任何人,他們都佔據上風。比如勇猛如文丑、顏良,竟然被關羽秒殺。比如大吼一聲就能不戰而退曹操大隊人五、甚至直接嚇死曹將夏侯傑的勇張飛。
再有,他們戰功顯赫,所以在人們心中,他們簡直如神祇一般存在。因此,在《三國演義》前後兩部分中的武將排名中,儘管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和“一馬二趙三許褚”的兩種說法,但這並不是說張飛和關羽進不了前三,而是因為大家覺得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已經超凡,因此不列入排名。
第三檔 豪氣干雲,威震敵膽:趙雲、文鴦和曲阿小將 (僅有3將入選)
此檔不僅武藝超群,並且豪氣干雲,非一般人所能達到,因此只有3將入選。趙雲,常山趙子龍,手握龍膽亮銀槍,為救小主阿斗,在百萬曹營中殺了個“七進七出”。從白馬袍小將殺成了花袍小將,又從花袍小將變成了紅袍小將,殺得曹營兵馬人仰馬翻。結果,僅此一戰,他就殺了曹將54名,無名小兵自然更是難以計數了。此戰不僅讓他威震敵膽,一戰成名!就連劉備也為了他,將兒子阿斗丟在一旁,並且對著被丟在地上的阿斗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為了你這個小兒,差點損我一員大將!”
文鴦在三國演義的後半部分出現,有“小趙雲”之稱,他在司馬師軍中力戰一整夜,然後又與追了前來的鄧艾等上百名魏將周旋,並最終將他們成功擊退。敢以一敵百,可見其豪氣之壯也,說他豪氣面對萬重浪都不為過,是“真心英雄”也!而且更誇張的是,他竟然還能將他們一一擊退,這就不簡單了,這是單憑豪勇不能做到的,還說明了他有非凡的本領。
曲阿小將,也是一個豪氣干雲的小將!
太史慈勇猛無畏,他大聲叫道:“現在正是活捉孫策的好時機,誰敢與我一起前去?”
眾將懾於孫策的武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去!
這時,一位年紀輕輕的小將卻一拍戰馬,衝了出來,並大聲喊道:“太史慈勇氣可嘉,不愧是大猛將。我可以幫你,跟你一同前去!”
在大家都被孫策的“江東小霸王”威名嚇倒的時候,曲阿小將卻敢挺身而出,並且說能夠幫助太史慈活捉孫策,除了豪勇之外,也有對自身實力的深深自信。
最後,曲阿小將真的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拖住了孫策手下的程普、宋謙、黃蓋、周泰等十二員大猛將,其豪勇和實力可見一斑!
第四檔 英勇難敵,非常厲害:典韋、馬超、許褚、黃忠、孫策、太史慈、木鹿大王等共15位
這一檔次主要以馬超的武力值為標準來參考,指的是武力值與馬超相當,略高一些,或略低一些,都屬於這一檔次。
馬超能在蜀漢“五虎上將”中排名第四,還與書中的第一猛將呂布並稱“金呂布,銀馬超”,可見其本事之厲害也。他擅使一杆五鉤神飛亮銀槍,槍法精湛,被羌人尊為“神威天將軍”。他曾在潼關之戰中,接連擊敗於禁、張郃和李通等好幾員曹軍猛將。最終,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繞樹而走,差點沒死在馬超的槍下。因此,以馬超為標準的這一檔次,入選的都是英勇難敵,非常厲害的猛將。
這一擋主要有典韋、許褚、龐德、黃忠、孫策、文丑、顏良、太史慈、張遼、兀突骨、張郃、姜維、木鹿大王和張苞等人,加上馬超本尊,此檔共有15將上榜。
第五檔 威震一方,實力不俗:魏延、華雄、關平 、關興、徐晃等共35位
這一檔次主要以蜀漢大將魏延的的武力值為標準,上下浮動一些都屬於這一檔次。
魏延,劉備麾下的鎮遠大將軍,武力僅在“五虎上將”之下。縱觀全書,他曾在戰場上不出三個回合斬殺曹遵,又與文聘這樣的高手戰成平手,更有不戰而嚇退夏侯霸的“壯舉”,其勇猛和才幹在《三國演義》中絕對稱得上其中的翹楚。
在此檔次,武藝比他稍強的有夏侯惇、夏侯淵、徐晃,和他相差不多的還有文聘、曹彰、鄧艾、張任、華雄、甘寧、華雄、高覽、周倉、臧霸、周泰、王雙、關平、關興、諸葛尚、李嚴、李典、樂進、曹洪、曹仁、諸于禁、淩統、徐質、高順、程普、管亥、夏侯淵、夏侯霸、孫恆、鄂煥、麴義等,加上魏延本尊,此檔有35將在列。
第六檔 名氣不大,武藝不一般:武安國、紀靈、泠苞、公孫瓚、張繡等共25將
這一檔次以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將武安國作為衡量標準。如果武將的武力值略高於或略低於武安國,都可以被歸為這一檔次。
在《三國演義》中,武安國擅使一把上百斤重的長柄鐵錘(也叫流星鐵錘),曾與“飛將”呂布交戰10多個回合後被呂布打傷手腕。能在“天下第一猛將”呂布戟下堅持十多個回合,不被殺掉,武安國的武力值很不一般啊!
以武安國為標準,和他相差不大的有紀靈、泠苞、公孫瓚、陳武、張繡、馬岱、黃蓋、高順、馬岱、孟獲、胡奮、王基、牛金、嚴顏、越吉、朱桓、方悅、 廖化、祝融夫人、孟獲、韓猛、淳于瓊、李通、馬騰、等人,加上他本人,此檔次有25將入選。
第七檔 武藝很不錯:楊任、董卓、袁紹、祖茂等共20將
這檔次以漢中張魯手下的頭號武將楊任為代表,武將的武力值略高於或略低於楊任的,都被歸為這一檔次。
楊任的武藝還是很不錯的,曾在戰場上與夏侯淵大戰30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最後老夏使出詐敗之計,用出絕招“拖刀計”才將其斬殺。夏侯淵可不是一般的小角色啊,他是曹魏八虎騎之一,武藝高強,曾在定軍山與蜀漢五虎上將中的黃忠大戰20多個回合,不分上下(不知道黃忠有沒有故意讓他,後來黃忠再次戰他卻很快將其殺死)。楊任能與夏侯淵戰成平手,可見其之厲害也。
以楊任為代表,和他相差不大的有董卓、袁紹、朱異、祖茂、唐諮、王平、蔣欽、朱然、全琮、鄧賢、周旨、孫仁、陳應、鄧忠、文欽、李傕、李異、韓當、夏侯威等人,加上他自己,共有20將入選。
第八檔 武藝還行:潘璋、何曼、周瑜、胡車兒等40位
這一檔次以潁川、汝南黃巾軍的頭領何儀手下的大將何曼為標準,武力值與之相當的都歸為這一檔。
何曼,人稱“截天夜叉”,曾在陣前與武藝高強的曹洪步戰幾十個回合,不分勝敗。最後與楊任死於夏侯淵的“拖刀計”下如出一轍,死在了曹洪的“拖刀計”之下。
書中武力與何曼相差不多的還有呂虔、宋憲、車胄、胡車兒、郭汜、孫韶、呂翔、呂曠、韓德、魏續、曹休、傅僉、韓瓊、李肅、蔣奇、張殞、 張英 、張虎、王威、楊柏、曹真、郭淮、韓德 、郝昭、 孫禮、樂琳、張虎、龐會、夏侯進、孫權、凌操、徐盛、丁奉、周瑜、許儀、夏侯傑、潘璋、牽招、鍾會,加上他本尊,共有41將在列。
第九檔 武藝較弱:邢道榮、吳蘭、雷銅、呂蒙等約200將
這一檔次以零陵太守劉度手下“第一猛將”邢道榮為標準來參考,指的是武力值與邢道榮相當,或略高一些,或略低一些,都屬於這一檔次。
邢道榮是劉度手下第一大將,有“零陵上將”之稱,儘管這帶有嘲笑的意味,但不可否認,他也確實是劉度手下最能打的了,他被打敗後,再無人能挑戰蜀漢了。他在書中是一個敢說大話的人,牛皮吹得比天還大,實際本領就是二流水平。
與邢道榮武力相差不大的還有呂蒙、吳蘭、雷銅、馮習、張南、馬忠、司馬師……等大概有200人,
第十檔 武藝非常弱:魯肅,龐統、陸遜、糜芳、孫乾等約95人
除了以上九個檔次之外的其他武將,全部歸為第十檔。這些武將雖然也有各自的英勇事蹟,但在整體實力上與其他檔次的武將相比,顯得非常遜色。這類武將中很多甚至主更偏向文人,只是由於當時文武劃分不太嚴格,加上很多文人又都會一些武藝,而且他們也起到了武將的作用,故他們也能被歸類到武將之列,屬於武藝特別弱的級別。他們未必習武很多,但是真碰到危險,自己拔劍抵擋幾下士兵的衝殺還是可以的。
像這樣的人有魯肅,龐統、孫乾、黃權、糜芳、傅士仁、鄧芝、徐庶、諸葛恪、諸葛瑾、陸遜、陸抗、全琮、闞澤、司馬懿、夏侯楙、滿寵、楊修、毛玠、法正、劉巴、簡雍、譙周張昭、張紘、顧雍、曹熊、曹衝、荀彧、荀攸、程昱、王朗……等大概87位入選。
結語:
透過對《三國演義》中436名武將的粗略歸檔,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知道他們的實力水平,方便我們進一步瞭解他們的特點和貢獻,深入領略那個英勇輩出的年代。這十個檔次的劃分,雖基於一定的標準,卻並非絕對。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排行榜。
這不僅是一次對武將實力的評估與劃分,更是一種對英雄精神的崇敬。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每一位武將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武勇與智慧。他們或許出身不同,或許理念各異,但都為了心中的理想與信仰,奮力拼搏,揮灑熱血。
做這樣的類似實力榜單的歸檔,既是對那個時代英雄的致敬,也是對我們內心英雄情結的喚醒。既方便我們銘記演義中的那些英雄的輝煌事蹟,傳承他們的精神,也為我們未來的征程注入無窮的力量,激勵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勇敢追求,努力成為自己心中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