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讀明史的時候,洪都之戰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文正和陳友諒,在我讀了很多的明史故事後,現在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子明。
1363年,艱苦的洪都之戰,陳友諒看著一時半會是贏不下來時,採取了圍困的策略。洪都守軍在朱文正的領導下,還在堅持著。想尋求援兵的洪都守軍的首要任務,是有人要把戰況彙報給朱元璋。
此時,張子明站了出來。他挺身而出,去找朱元璋尋求救兵,為自己的戰友們贏得一線生機。他突破了陳友諒計程車兵的圍追堵截,白天休息,晚上趕路。
半個月後,張子明終於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一路風塵僕僕。
面對朱元璋詢問現在的戰況如何,他的回答顯示了智慧。
他的回答,一方面說了陳友諒的兵力佔優勢,但是他們已經疲憊了,而且江水日漸枯竭,實際上陳友諒的巨大的戰船的優勢沒那麼大了,也說了只要朱元璋派援兵去救洪都,他們就能戰勝陳友諒。
後來回來的路上,張子明被陳友諒計程車兵俘虜,這時候又顯示了張子明的勇氣。他假裝答應勸降朱文正的守軍,實際上,卻是站在城樓前告訴了自己的戰友們,援兵很快就到,請繼續堅守。
陳友諒當然不能放過張子明,大怒之下,把張子明殺了。
很多次,我看洪都之戰的戰爭描述,都想象不出來,這樣的一個千戶,是怎樣的勇氣,讓他能夠如此大無畏。
那時候是元末,局勢並不明朗,什麼樣的信念讓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那時候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元朝的統治,把人分成四等,百姓的生活很艱難。
這些參加朱元璋的紅巾軍的人,也是因為吃不上飯,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走上了這條路。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是一條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路。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三位角逐天下,誰能笑到最後,誰也不知道。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陳友諒的兵力是佔有優勢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子明仍然選擇了忠於他的戰友們。平日的戰友情,他們平時的朝夕相處,讓張子明選擇了站出來,給自己戰友希望。哪怕這希望渺茫,但是他仍然願意為了這一絲的希望,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總覺得,有些人生來就是帶有使命的,當他的使命結束了,他一生的故事也就結束了。
後來的故事,張子明也看不到了,戰爭勝利後,張子明配享洪都功臣廟,也被追加封侯。
我看到的史料裡,沒有找到關於張子明的家人是否因為他封侯而受到照顧,這樣的一個千戶,在元末名將輩出的時代裡,顯得那麼不起眼。
而且無論是《明史》還是《明實錄》,說句實在的,能記錄這樣的一個千戶的故事,已經在古代史裡的那種宏大敘事中顯得不容易了。也正因為《明史》《明實錄》中記載了張子明的名字,我才得以在幾百年後,記住了這樣一個千戶的故事。
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永遠也逃不開動物的本能,哪怕人是受社會化的影響很大,但是在生死關頭,動物的本能是想讓人保命的。但是總有一些人,可以在生死關頭超越了動物的本能,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保全更多的人。
上個月我看了一本關於叔本華的哲學書,他認為憐憫是倫理學的一個不解之謎,憐憫是一種原始的反自私的特徵,存在於我們的身上。這兒的憐憫,就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感情。
對於生命的渴求,很多時候都會讓人在絕處逢生,迸發出巨大的能量,這是一種生命意志。但是人在生死關頭,主動選擇放棄生命,那是一種超越了原始的對生命的渴望的選擇。
有時候我在想,張子明當時害怕不害怕?我覺得會害怕,因為這是人的本能,你可以問問你自己,怕死不怕死。
活得越久,在世界的留戀越多,我沒有看到史書關於張子明家人的記載,也不知道他參加那場戰爭的時候,那時是否還有家人,因為元末,像朱元璋那樣,父母親人離世的,也不少。
總之,他的生命定格在1363年,陳友諒的生命也是被定格在那一年。朱元璋率領部隊來救援洪都,兩方人馬在鄱陽湖大戰。等陳友諒意識到情況不妙,準備逃跑的時候,一支流矢射中了他。就此,陳友諒的故事結束了。
一個千戶,和一個梟雄,在1363年都消失於這個世界。幾百年後,大明王朝的故事早就結束了,鄱陽湖依舊在看著這世事變遷,如果鄱陽湖有思想,它是否會想起來幾百年前的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史料參考:《明史》《明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