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的一個凌晨,毛主席結束一天的工作,正準備前往香山雙清別墅休息。
就在這時,李克農突然收到警衛來報:在毛主席居住的房間一角,發現了炸彈!
李克農額頭上立即冒出了冷汗,雙清別墅門口日夜有哨兵把守,特別是毛主席居住的房間,他更是事先進行了多次排查,應該“一個蒼蠅也飛不進去”。
若不是他不放心,才讓警衛戰士最後多做了一遍檢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如此嚴密的守衛之下,究竟是誰如此大膽,敢堂而皇之把炸彈放進毛主席的屋裡?
李克農又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毛主席為何將自身安危這麼大的事交給他呢?
一、暫住香山,驚現炸彈
1949年3月初,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在會上做出了定都北平的決定。
3月25日,毛主席從西柏坡準備進入北平,暫住香山。
為什麼不直接進城住在中南海呢?
除了當時中南海的維修、清理工作還未結束外,主要還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當時北平雖已經解放了兩個月,但是治安狀況很差,時人稱北平有“五多”:特務多,國民黨散兵遊勇多、頑固分子多、妓女多、小偷多。
為了破壞新生政權,蔣介石在北平安插了 114 個特務組織,職業特務高達 8500 多人,除此之外,城內還潛伏著至少5萬名國民黨的散兵遊勇。
除此之外,還有日本、美國等國派來的訓練有素的間諜,活躍在學校、醫院、教堂等多個場所,對領導人的安危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早在黨中央進駐北平前,時任中央社會部部長的李克農,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已透過召開群眾大會、宣講政策、張貼布告等方式,號召國民黨各系統特務分子前來秘密自首登記。
李克農此舉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前來自首登記的國民黨軍、警、憲、 特務分子一下子達到了1.5 萬多人。
隨後, 北平公安機關根據自首人員提供的情況, 對一 些頑固分子進行了大搜捕, 很快,北平的治安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
即便如此,此時的北平城仍有不少潛伏的敵特人員。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李克農在考察了八大處、頤和園等五六個地方之後,最後向黨中央建議暫時住在香山。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一是因為香山距離北平城區有20公里的距離,還建了防空洞,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二是毛主席居住的雙清別墅,位於香山的半山腰,四周植被茂密,不易被人察覺,而且僅有一條曲折的山間小路可供出入,地勢易守難攻、非常險要。
藉助有利的地形,李克農又安排了一個警衛連日夜守在雙清別墅的周圍,結果誰也沒想到,在毛主席入住前不久,竟在他的屋裡發現了炸彈!
看到警衛戰士一個個呆若木雞,李克農頓時大吼一聲:“還愣著幹嘛!”
大家這才回過神來,對領導們的房間又逐一進行了全面檢查,直到確定再無其他隱患後,毛主席等人這才各自回到了房間休息。
可李克農心有餘悸,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他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這枚炸彈究竟是誰放的,又是怎麼放進來的呢?
雖然已將危險扼殺在了搖籃之中,可李克農始終沒放棄追查事情的真相。
在一次抓捕國民黨特務的過程中,李克農才從特務的口中得知,這枚炸彈是香山上一位老尼姑放進去的。
毛主席入住香山之前,本著“不打擾老百姓生活”的原則,警衛們雖然守住了上山的道路,卻並沒有驅逐生活在香山寺廟裡的和尚、尼姑。
這就給了敵人以可乘之機,原來,這名老尼姑早在抗戰時期就為日偽特務服務,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又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收買。
得知黨中央來到香山後,老尼姑就奉命在毛主席屋裡安放炸彈。
可雙清別墅被圍得像鐵桶一般,老尼姑是如何將炸彈放進去的?
李克農越想越害怕,難不成,警衛連裡也有敵特分子?
為了保險起見,李克農將守衛重新換了一遍,然後對他們挨個審查,結果審來審去,這些警衛戰士都是忠於黨和毛主席的偉大戰士,他們都沒有作案的嫌疑。
最後,這起針對毛主席的炸彈案,成了李克農心頭一樁懸而未決的疑案。
一計不成,敵人又生一計。
1949年12月15日,就在毛主席啟程訪問蘇聯的前一天,在他訪蘇的必經之路上,公安部又發現了一個炸藥包!
顯然,這又是針對毛主席而來,身邊人都緊張萬分,只有毛主席異常鎮定道:“蘇聯我照去不誤,這件事情就交由李克農同志解決吧。”
像之前很多次一樣,李克農憑藉出眾的才能和智慧,不僅出色完成了毛主席和黨中央交代的任務,還狠狠戲耍了特務頭子毛人鳳一番。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特工之王,屢建奇功
李克農,1899年出生於安徽巢縣的一個幹部家庭,所以,年少時的他,不僅受過傳統的私塾教育,還讀過新式的小學和中學。
1919年,在“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下,年僅20歲的李克農開始積極投身於救國圖存的浪潮中。
1926年底,李克農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三年後,他和胡底、錢壯飛一起,打入國民黨特務組織內部,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地下工作。
1931年4月的一天,中央特科科長顧順章被捕,隨即叛變。
由於顧順章在中央特科的地位僅次於周恩來,所以,他掌握了我黨許多機要資訊。
為了邀功,顧順章還揚言要面見蔣介石,供出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所有機關。
意識到形勢萬分危急,李克農冒著暴露的危險,透過江蘇省委,找到了一直和自己單線聯絡的陳賡。
陳賡在得到訊息後,馬不停蹄找到了周恩來,當天晚上,周恩來就召開緊急會議,做出了“銷燬重要檔案、停止地下活動、轉移黨內幹部”的三點重要指示。
當國民黨反動派前來抓捕的時候,周恩來剛化裝成一個貴婦人離開,看到屋內尚有餘熱的茶杯,陳立夫懊惱萬分,悔恨道:“離活捉周恩來只差了五分鐘。”
因為李克農不顧個人安危傳遞訊息,我黨許多重要幹部得以轉移,許多機密資訊因此沒落入敵人手中。
周恩來因此將他和胡底、錢壯飛一起稱為“龍潭三傑”,毛主席後來如此評價李克農的這次壯舉:“若不是李克農,我黨的歷史或許在30年代初就要被改寫了”。
顧順章的事件發生之後,“龍潭三傑”的身份就徹底暴露了,於是,李克農服從中央的命令,秘密撤離上海,在中央蘇區開始從事政治保衛工作。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爭取時間準備內戰,蔣介石於14日、20日、23日連發三電,邀請毛澤東前往重慶“和談”,“共商國是”。
毛主席早就看穿了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心思,但為了摸清蔣介石的底,他還是找來了李克農,交給了他一項艱鉅的任務:
“蔣介石發電報要我去‘和談’,這並不意外。‘七大’上我就說過:談是要談的,但他們不會有誠意,談攏的希望一絲一毫也沒有。不過,人家已經發了邀請,我們能不去?現在,關鍵是要儘快搞到具體情報,摸摸蔣介石的底,看看他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為了完成主席交代的任務,李克農立即組織情報系統日夜監聽國民黨的電臺,短短兩天之後,李克農便從浩瀚如煙的電文中,發現了蔣介石的真實目的:
他斷定毛澤東不敢去重慶和談,這樣,蔣介石就能對外稱是共產黨拒絕和平,可以將內戰的責任推給共產黨。
萬一毛澤東來了重慶,就可以趁機向共產黨施壓,逼迫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道了蔣介石的底牌,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做出決定: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等趕赴重慶,進行和談。
經過43天艱苦卓絕的談判,國共雙方最終簽訂了《雙十協定》。
我黨充分展現了想要和平的誠意,爭取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援,蔣介石的計劃正式破產,其中,這幕後的大功臣,就是李克農。
1949年3月,北平解放後,在處理完”香山炸彈案“之後,到了12月,李克農又接到了毛主席的命令,讓他去處理國民黨特務在赴蘇必經之路上埋下的炸藥包。
時間緊,任務重,接到命令後,李克農立即派出了四臺測向機、三臺搜尋機,24小時全天候監控國民黨特務的電臺。
同時,李克農想到,國內特務要實施暗殺活動,一定少不了境外大筆經費的支援,如果從這一方向入手調查,說不定能查到些蛛絲馬跡。
果然,一週之後,電臺截獲了臺灣發來的一封不尋常密電:
“兄臺前報取款地址,即日作廢,請轉知計小姐即移地址。”
潛伏電臺隨即回覆說:
“新匯款地點:天津西馬路西北門117號內交吳光宇,職處直接有危險,即通知計小姐移址。”
憑著多年幹情報的直覺,李克農立馬發現了異常:
一家北京的公司,卻捨近求遠,跑到天津取款,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果不其然,在一番抽絲剝繭的追查之後,李克農發現電報中提到的“計小姐”,是京中一名無業人員計採楠!
而她有個弟弟叫“計兆祥”,這個計兆祥的身份和能力可不得了。
毛人鳳敗退臺灣之前,給計兆祥在北京留下了一部電臺,他一個人身兼四職,既是電臺的發報員、譯電員,也是情報員、臺長,所以外界都稱他為“萬能潛伏臺”。
1950年2月26日凌晨,李克農親自帶領偵查員衝進了計兆祥的家,一舉抓獲了還在睡夢中的計氏夫婦,同時還查獲了一部美國製造的電臺、天線與情報底稿。
就是透過這部電臺,計兆祥收到了毛人鳳發來的天字暗殺計劃:
“要見縫插針,務必使北平四面開花,行動目標就是中共中央領導人和民主黨派人士”。
看著情報上的文字,李克農突然計上心頭,他讓計兆祥用這部電臺給毛人鳳回了一封電報,內容是:
“毛匪人鳳,爾等逃往臺灣,逍遙法外。國內潛伏特務被爾等欺騙利用,從事間諜破壞,危害國家民族。……希爾等立即停止危害國家人民之特務罪行。否則定蹈計祥覆轍。前車之鑑,望爾等三思。……”
最後,他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李克農。
這是一個多麼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名字啊!
軍統的“老前輩”徐恩曾、戴笠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如今,毛人鳳也敗在了他的手下。
李克農不僅三番五次粉碎了敵人的暗殺計劃,保衛了領導人的安全,在國際舞臺上也曾大放異彩。
1951年6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攜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將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打到了談判桌前。
在考慮赴朝談判的帶隊人選時,毛主席首先便想起了“情報之王”李克農。
在開會時,毛主席笑著對李克農說:“我點了你的將,要你去坐鎮開城”。
當時李克農已患上了嚴重的眼病和哮喘,但為了不影響大局,他還是堅持抱病出徵。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談判,整個談判整整持續了2年零18天。
其間,更換了兩次會場,中斷了五次,大會開了58次,小會開了733次,1951年12月28日“關於機場和交換戰俘”的談判,堪稱“最難的一次”,談判雙方竟然僵持了132分鐘!
我方代表見對方耍心機,絲毫不肯退讓,焦急萬分,於是找到李克農,尋求解決辦法,李克農不緊不慢掏出紙筆,在紙上寫了三個字“坐下去”。
我方代表頓時豁然開朗,一個個氣定神閒,端坐在談判桌前,最後美方代表沉不住氣,率先開了口。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李克農的哮喘病越發厲害,有一次,他正在開會,突然呼吸不暢,頭一歪,就昏過去了。
搶救過來後,他依舊每天堅持“兩眼一睜,幹到熄燈”,由於視力微弱,每次看材料,李克農幾乎要緊貼炕桌。
後來,毛主席和周總理得知了這一情況,便發電報讓他回國休息,可李克農卻毫不猶豫拒絕了,他說:“ 臨陣不換將!”
1953 年 7 月 27 日,李克農以高超的鬥爭藝術和談判策略,一次次粉碎了敵人的陰謀詭計,最終談判雙方達成並簽訂了朝鮮停戰協議。
三、開國上將,實至名歸
1955年,李克農被授上將軍銜,當時很多人對此有意見。
眾所周知,在57位開國上將中,李克農是唯一一位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的將軍,後來,毛主席一錘定音:
“李克農是立了大功的。沒有他,當時上海黨中央和中央許多人,包括周恩來這些人都不在了,青年同志不知道,要告訴他們!”
1957年,59歲的李克農在樓梯上意外摔了一跤,得了腦溢血,一下子昏迷了兩個多月,又喪失了大部分的記憶。
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醒來之後,李克農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開始關注那些曾被我黨派到敵人陣營中長期潛伏、歷史無法弄清的人。
1962年2月7日,李克農的病情突然加重,兩天後在醫院逝世,享年63歲。
李克農去世後,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被美國人或是國民黨反動派給暗殺的,還有人說他是因為腦溢血去世的。
直到2018年,李克農的幼子李倫才在回憶錄中披露,李克農其實是死於“腦軟病”,“父親去世的時候,腦子已經成了一團漿糊。”
李克農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也是對家人虧欠的一生。
李克農一生只掉過三次淚,一次是在重慶談判前,送毛主席上飛機時,他為擔心毛主席的安危而落淚,還有兩次都是為了家人。
自參加革命後,李克農一直與家人聚少離多,甚至一連幾年都沒法見家人的面。
1933年,李克農的第三個兒子李倫長到六歲了,還沒見過父親幾面,在母親的建議下,他第一次提筆給父親寫信:
“老父,我現在上學了,認得不少字了,我很想你,我沒有錢買紙買筆,只好用廢紙和筆頭,有的還是撿的。但我不淘氣,讀書也用功,學習成績好……”
李克農看到信後,頓時溼了眼眶,他既感動於兒子的懂事,也為家裡的窘境感到辛酸!
可他沒有辦法,為了讓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他只能捨棄小家!
有一次,李克農獲准回家探親,結果他剛走到家門口,二女兒李冰就趕緊轉身跑上樓,把門鎖上了,她一邊跑還一邊喊:“不好了,要債的又來了!”
原來,李家人口眾多,家裡揭不開鍋的時候,只能靠借債過日子,時間一長,便常有要債的來李家堵門,再加上,李克農常年不在家,二女兒沒怎麼見過父親,就把李克農當成要債的了。
李克農最後一次落淚,是為他的父親,那是1952年7月,他正在朝鮮主持談判工作,忽然,國內傳來了老父親病逝的訊息。
當天晚上,李克農獨自在夜幕中,面朝北京的方向,鞠了三個躬,想起自己一生在外奔波,既沒能為母親送終,也沒能為父親盡孝,他不禁悲從中來,掉下了眼淚。
作為隱蔽戰線上的一名優秀戰士,李克農的名字和事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