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余光中《尋李白》
最近李白又火了。
有人提問: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
一個網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其實一句詩就能解決你的疑惑,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尋常人家的孩子,有幾個能見過白玉盤的?
一看就家境殷實,財力雄厚。
李白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實在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他遊山玩水、飲酒作詩,卻從來沒有“缺錢”的煩惱;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
他浪跡天涯、快意江湖,卻心中仍存著抱負,壯志凌雲: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上李邕》
他一心求官、四處干謁,卻也狂傲不羈,讓權貴難堪: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飲中八仙歌》
他到死都是輕狂浪漫的,像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所以我們說李白是“仙”,是詩仙,是酒仙,是劍仙,是謫仙。
他的一切都是那麼浪漫自在,又充滿矛盾。
誰讓他是李白。
含著“金鑰匙”出生
李白的身世是個謎。
有人考證說,李白的祖先居住在西域的碎葉城。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貿易往來相當發達,家裡積累了不少財富。
李白對於父輩和家庭,一直諱莫如深。
《新唐書》說李白是西涼太祖李暠的九世孫,屬李唐宗室,因先祖獲罪流放,始終不敢明示家譜。或許確因如此,李父一生從商,從未涉政。
▲李白醉酒繪畫作者-範曾
李白還有個別稱,叫“李十二”。
因為他是家中第十二個孩子。
普通人養幾個孩子就壓力很大了,而李家有至少十二個孩子,可見這個家庭是相當富有。
李白小時候跟著父親,從西域千里迢迢,來到四川。
在這裡的青蓮鄉買了一塊地,又租出去,自己靠著收租生活,很是滋潤。
所以李白又號“青蓮居士”。
用今天的話說,李白是個典型的富二代。
也有人說李白是個“敗家”的富二代,整日喝酒作樂,但事實並不那麼簡單。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不同於其他兄弟繼承父親的衣缽,在各地行商。
李白的心裡,有一片更大的天下。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上安州裴長史書》
24歲的李白,帶著一支筆,一把劍,朝著他的理想進發了。
他渴望比肩管仲、晏嬰,謀帝王之術,做輔弼之臣,“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也許是礙於商賈子弟的不得科考的身份,也許是那份不願與天下寒士分羹的傲氣,李白選擇了第三條路:干謁。
就是拿“詩”做禮物,給地方官員,以求得一官半職。
在“獻賦”這件事上,他做的極為徹底,不管物件是誰,哪怕是中下層的官僚,他也把詩送給人家,甚至我們很難通過歷史的材料,考證他到底送給了哪些人。
若說李白“行賄”,他又只是送詩,從未送過膝蓋。
李白有李白的傲慢,權貴自然也有權貴的偏見,所以他投出的這些詩,大多時候都沒有迴音。
他沒放棄,這條路,一走就是十餘年。
▲李白的《上陽臺貼》
這段時間,他結識了孟浩然,迎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
這段時間,他少年英才,雄姿勃發。
這段時間,他走過巍峨的高山,走過華彩的城池, 他一路繁花相送,他一路縱馬長歌,寫下一首首千古的詩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這段時間,四處遊歷,四海為家,走到哪兒,有兄弟的資助,還有夫人的支援,也不愁吃喝。
但相對於世俗的財富,他更渴望才子的名聲,光耀門庭,施展抱負。
理想的破滅
他做到了。
公元742年,是李唐歷史的一道分割線。
這一年,唐玄宗的年號從“開元”改為“天寶”,也是這一年,唐玄宗從一個勵精圖治的明主,變成了寵信奸佞的昏君。
偏偏就是在這一年,李白走進了朝堂。
“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
那一年,李白長安看花,風光無限,唐玄宗唐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還親手為他調羹。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自信滿滿,他覺得自己的抱負即將施展,雄心即將實現。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塞下曲 · 其六》
何等榮耀,何等豪邁!
但現實卻無比殘酷——“翰林供奉”的職務,不過是皇帝的一個秘書,只負責歌功頌德。
對治國典籍研究的再深刻,也比不上為妃子寫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
一隻想在長安展翅的鯤鵬,卻只能淪為籠裡的金絲雀。
40多歲的李白,在理想達成的這一年,卻感到了巨大的狼狽和無邊的孤獨。
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
——任華《寄李白》
讓他低眉順眼,奉承討好?他做不到。
他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反抗:放浪形骸,醉酒填詞,意興所至,叫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般狂妄,朝堂如何容得下他?
不到兩年,李白上疏請還山,唐玄宗也順水推舟“賜金放還”。
這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算是對他的恩寵。
但李白並不在乎這些,離開的那一天,他倔強地對著長安城高聲放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 其一》
從此,大唐少了一位壯志滿滿的求官者,多了一位放浪形骸的詩仙。
▲李白賞月
-04-
縱橫天地外
離開長安的李白,開始了又一次漫長的遊歷。
他尋訪仙山名士,與杜甫、高適等人結交同遊,留下了無數華彩辭章。
與杜甫分別後,他思念之情如水湧來: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好友王昌齡被貶,他充滿不捨與遺憾: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他夢遊天姥山,感嘆道世事無常: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夢遊天姥吟留別》
他再到秋浦地,連寫十七首詩: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秋浦歌 · 其一》
他到宣州與故人告別,登上謝朓樓感慨: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這段時間,他結識了第二任妻子宗氏,她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一直仰慕於他。
宗氏有一次看到李白把詩寫在酒館的牆上,便千金買壁,成就一段佳話。
這段時間,他結識了許多好友,汪倫就是其中之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他延續了以往的習慣:終日與酒為伴,喝的大醉,只想迴避現實,忘卻凡塵煩惱。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行路難》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求而不得,放手又不能,只能喝酒。
但他心裡清楚的很,酒並不能消愁,酒醒之後,愁雲依舊萬里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他在理智與情感間徘徊,頹廢與瀟灑中掙扎。
他內心的矛盾已到極致,但仍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乾淨,純粹。
-05-
藐視一切苦難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安史之亂席捲了李唐江山。
唐玄宗逃至四川,太子自立為帝,駐守江西的永王李璘打著平定叛亂的旗號,從江陵起兵了。
這時候李白已隱居於廬山屏風疊,卻還關心時政,一心想要報效國家:
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
——《贈張相鎬 · 其二》
這時候永王突然到訪,幾度相邀,他的雄心被點燃了,欣然前往。
誰曾想,這不過是一場奪權的鬧劇。
不到五個月,李璘兵敗身亡,李白以“附逆”罪入獄,雖然免死,卻被流放夜郎。
此時的李白,已年近花甲,曾經的一切,好像一場繁華大夢。
他跌入了谷底,身上沒有多餘的錢財,身邊沒有親朋好友可以扶持。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樣的大手筆,再也不見。
曾經的摯友高適是關押他的將領,此時卻只想裝作素不相識。
幸好,兩年之後,天下大赦。
再看李白,滄桑已然不見,立馬又變回了那個陽光少年: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曾經的苦難算得了什麼?
只要船跑的夠快,悲痛就追不上我。
這種“快”,不僅是重獲自由後的暢快,更是藐視一切苦難的快意。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臨終歌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羅曼·羅蘭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李白就是這樣一個英雄,無論人生多艱,我自仰天大笑。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之後的日子,李白抱恙在身,卻依舊瀟灑,依舊浪漫,依舊喝酒,依舊舞劍,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臨終歌》
-06-
永遠是少年
有人提問: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杜甫被稱為“老杜”,李白沒有被稱為“老李”?
一個高贊回答很有意思:杜甫未曾年輕,李白從未老去。
李白以一己之力,融匯磅礴激烈的萬千氣象,上天入地,縱橫古今。
他憑藉強悍的生命力,從悲劇中掙脫出來,響徹天地,耀眼明媚。
自卑與自負,榮耀與挫敗,浪漫與輕狂,功利與無求,多少極端在他身上淋漓展現。
他踏浪而來,酒醉入江,抱月而歸。
▲李白醉吟圖
兩千年的中國文學史,“少年”何其之多,但李白只有一個。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霜雪滿頭,卻依然年輕。
所以千百年過去,我們依然深愛著李白。
因為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是我們內心中決不妥協的倔強和堅持,是中國人至高形式的浪漫。
誰讓他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