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圖檢視詳情
今天(11月22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在杭州舉行“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
橙柿記者瞭解到,這也是國家文物局首次在浙江舉行“考古中國”釋出活動。
本次“考古中國”聚焦於長江下游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
據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專案整體部署,近期,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專案持續推進,取得重要成果。
專案組透過研究,對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整體程序的認識得到顯著提升。
釋出的三個專案分別為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整體研究進展、江蘇東山村及寺墩遺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灘遺址考古研究發現。
揭示“良渚”的文明程序
早期江南生活如何形成的?
“考古中國”首次披露了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課題的階段性進展。
本課題主要針對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間,長江下游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區域內的崧澤—良渚文化開展研究。
距今6000年前後,長江下游地區社會複雜化程序加速,出現了凌家灘、東山村等中心聚落,邁入古國時代第一階段。
凌家灘遺址發現了大型高等級公共建築、墓葬西側的燎祭遺存,對外側壕溝進行了發掘,深化了對凌家灘聚落佈局的認識。
東山村遺址揭示出崧澤文化高等級墓地、大型房址、大型墓葬與小型墓葬實施分割槽埋葬等重要遺蹟,顯示出存在有高於一般聚落且穩定的政治實體。對各中心聚落的結構和演變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良渚遺址是古國時期第二階段的代表,目前已基本完成遺址調查和詳細勘探,新發現水壩20多處,揭示了水利系統完整結構,良渚遺址群發現的遺址數量增加到300多處。
透過北村等遺址發掘,揭示出遺址群結構早晚期之間的革命性變化,展示了早期都邑發生發展的動態過程。
寺墩遺址發現土墩頂部存在大型建築,揭示出雙重水系環繞的特殊聚落格局。良渚遺址多學科研究大大加深了對良渚社會的理解。
考古顯示,良渚古城城內居民除了貴族和宗教人士,多為從事玉器、漆木器、骨角器、石器等加工的手工業者,而沒有發現有任何農民的線索,良渚社會存在明確的城鄉分野。
各省學者研究從崧澤到良渚演進發展的動因與過程,提煉了一段良渚文明演進模式——
隨著氣候異變,促使當時人群改變了採集狩獵為主,稻作為輔的經濟模式,稻作農業成為主要生產部門。
因為原來周邊河谷和山前的可耕地不足,而海平面穩定,導致長江帶來的泥沙快速沉積,太湖平原在6000年後基本形成。
經過幾百年的淡化,已經成為稻作適宜區,導致周邊人口快速向太湖平原遷徙,帶來大量先進技術和觀念,創造出適宜水網平原的堆墩居住和稻田環繞的生產模式,促使了太湖平原腹地的快速開發。
而當時因為稻作畝產不高,如果村落人口保持幾十上百人的舊有規模,則維持人口所需的稻田距離過大,不夠經濟。
因此,良渚人普遍將農業生產型聚落拆分成為一、二十人的較小規模,各聚落之間的間距普遍為500-1000米,形成密集分佈的聚落叢集。
由此創造出早期的江南生活模式,影響至今。
良渚文明源頭的先民
生活有多“高等級”?
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長崗村,東距長江25千米、西距巢湖30千米。遺址北望太湖山,南臨裕溪河,坐落於太湖山向南延伸的十里長崗的南端及兩側平地上。
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
為了解墓葬區周邊遺存情況,2021年10月-2024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墓葬區西側地點進行發掘,發掘面積約1200平方米。
共發現新石器時代灰坑2個、祭祀坑1個、漢代墓葬5座。出土文物400餘件,其中絕大部分出自祭祀坑,主要是石器、玉器和少量陶器。
出土最大石鉞
大型公共建築位於崗地東南角、內壕中部,以大面積的紅燒土堆積為特點。
凌家灘崗地北端的北側外壕,發現進出遺址的重要防禦設施,寬45米、深2米。
墓葬區西側發現一處燎祭(古代祭祀儀式)遺存,共出土器物260餘件。
石器以鉞佔絕對多數,拼合後完整石鉞60餘件。
奇特的齒輪形玉器
玉器多為殘碎小型飾品。器形以玦佔絕對多數,另有少量鉞、管、珠、璜、鐲、配飾等。
陶器有杯、鬹、鼎、豆、壺、罐、大口尊等。
其中一件龍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一端陰刻成豬龍首形,略上翹,另一端為尖錐形。
龍首形玉器
凌家灘祭祀遺存的發現,為研究復原當時祭祀場景提供了鮮活的資料。
龍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對研究中國史前用玉製度及對歷史時期禮制的影響具有重大意義。
證明凌家灘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級的公共禮儀建築,為大型墓葬、精美玉器的存在尋找到了相匹配的高等級的生活遺存。
作為良渚文明的源頭之一、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程序中的關鍵節點和關鍵地點,凌家灘的考古新發現和研究進展,為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更加關鍵的資料。
“第一縷曙光”
填補江南遠古文明斷裂一環
曾有一項長期困擾學界的江南文明史難題:高度發達的良渚文化一現世,便展現高度發達的姿態。
那麼,孕育璀璨良渚文化的早期源頭何在?
東山村遺址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位於蘇州市張家港市金港街道東山村,西依香山,北望臨長江。
考古人員稱,這裡也是良渚文化的“第一縷曙光”,東山村遺址還填補了江南遠古文明斷裂的一環,連線了原始社會和文明社會的過渡階段。
東山村遺址於2008~2010年進行了新一輪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
首次在長江下游揭示出一批崧澤文化早中期高等級大墓,並且高等級大墓與同時期小墓實施分割槽埋葬,是目前所見長江下游乃至國內史前社會階層明顯分化的最早例證。
2023年以來,共發現新石器時代紅燒土堆積4處、墓葬17座、房址1座、灰坑20座、灰溝1條、水井1口、柱洞3個。主要的收穫有以下三點。
目前的考古發現,東山村崧澤文化高等級墓地的範圍至少在2000平方米。
本次發掘,不僅再次清理出了崧澤文化早期和中期的高等級大墓,而且第一次揭示出了崧澤文化晚期高等級大墓,填補了環太湖流域該時段大墓的空白。
2023-2024年度考古新發現,再次實證東山村遺址是“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代表性遺址。
東山村遺址對深化“古國時代”的認識、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程序及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5000年前後
先民如何走向繁榮的良渚文明?
寺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崧澤—良渚文化遺存為主體的中心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5500—4500年。
在“考古中國”重大專案的支援下,2019年以來,南京博物院持續開展寺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寺墩遺址崧澤文化遺存分佈於墩北和墩東臺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
已發現墓葬區、杆欄式建築、水井等遺存。
其中墓葬共40座,分佈於墩北臺地北部與西部,北部墓葬等級較高,隨葬器物多在30件左右,出土璜等玉器。
杆欄式建築位於墩北臺地東緣,東西長近30米,南北寬約10米,由立柱、橫木、植物莖稈鋪面組合而成。
寺墩遺址良渚文化陶器
墩東臺地發現一口水井,井內出土6件漆彩陶壺,以紅、黃、黑三彩繪制的編織紋卷尾鳥形象陶壺最為精美。
考古發掘表明:良渚文化時期,寺墩遺址已形成以圓形土墩、周圍臺地和雙重水系環繞的聚落形態。
墩體北側發現多處良渚文化建築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遺蹟。
墩東臺地位於內圈水系外側,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佈有兩處良渚文化貴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
在遺址臺地南界,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殘片,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與海岱地區存在密切文化聯絡的證據。
本次考古發現表明,寺墩遺址在距今5000年前後即已呈現出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平,並逐步走向繁榮的良渚文明,為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為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提供了有力證據。
從良渚源頭到良渚
新發現展現了史前先民的非凡智慧
作為良渚文化的源頭,凌家灘和東山村遺址顯示出當時已經存在著高於一般聚落且穩定的政治實體,社會已進入古國第一階段。
這對深化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程序,及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寺墩遺址生動反映了太湖地區史前社會複雜化的形成、發展,並最終邁向早期國家形態的過程。
良渚遺址已經基本廓清其發展的三個階段,反映了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營建理念、信仰體系不斷成熟的演進過程,顯示出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特殊重要意義。
這些考古新發現,向我們生動展現了中國史前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們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實證。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程瀟龍
編輯 潘俐
稽核 張倩 王晨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