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們在戰爭中無往不勝,他們都是戰爭史上教科書般的存在,但最後卻不得善終,是他們身不由己,還是他們不懂政治、不懂人心?
秦國時期白起扛起了半邊天,更是為秦始皇的征服六國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之後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最後病死在半路,長子接到假聖旨,死得非常冤枉,秦國名將也因此死在了宦官的手中。
秦國滅亡,用兵如神的韓信幫助劉邦打下天下,成功打敗楚霸王,讓其自刎於烏江河畔,最終因為戰前要挾劉邦索要王位,最後落了個不得善終,三國時期的蜀國最後被鄧艾攻破,一時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他卻做了一件錯事,葬送自己的前程!
一、戰神白起,死於奸臣嫉妒
白起戰國時期的名將,他是當時兵家最出色的代表人物,軍事上他非常厲害,更是熟讀兵書,指揮作戰更是一流,戰國時期無數名將,白起位居榜首的,他指揮作戰的能力非常厲害。
白起若生在別的時代,或許沒有可能升的這麼快,但他生在戰國時期,此時的秦國下達了殺敵殺得越多,升遷越快的軍令,白起參軍後先是領兵進攻韓國,先是擊敗東周的敵軍,後來更是用計謀,離間韓魏兩國計程車兵,最後一擊必勝。
白起在此次戰鬥中立下大功,慢慢地位和功勞都要蓋過秦昭王,白起為人非常正直,剛正不阿,卻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弊端,長平之戰是白起一生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白起一生坑殺了百萬人之多,其中一半就是在長平之戰中,長平戰役中,他遇到老將廉頗駐守,廉頗非常老奸巨猾,他知道硬碰硬是打不贏的,決定使用計謀,來離間廉頗和趙王。
趙王果然上當,不顧其他朝臣的反對,換上了有勇無謀的趙括,白起見狀非常高興,略施小計假裝不敵成功引誘趙括出城追敵,趙括不知身後白起的大軍已經包圍過來,攻城失敗過後,反包圍趙括。
等他發現已經晚了,收尾被秦軍包圍、夾擊,無法撤退,隨後秦軍斷了長平的糧食,四處阻擊趙國支援趙括,被困一個半月後,趙括無糧可吃,殺人吃肉,最終無奈,只好分兵突圍,最終在戰鬥中被秦軍射殺當場身亡。
白起攻破長平後繼續出擊,本想拿下趙國首都邯鄲,卻不想朝中有小人不想白起立功太大,最後攛掇秦昭王收兵,秦昭王聽聞果然同意,白起無奈只能收兵,白起此後南征北戰無一敗績。
戰國時期總共坑殺了近百萬人,是戰國時期戰場死亡人數的總和的一半,可白起剛正不阿,趙國戰敗後,秦王再次派白起前去攻打趙國,要一舉滅掉趙國。
白起卻稱病不去,因為此時的秦軍士氣低落,反觀敵軍為了保護國家士氣高漲,此戰輸得可能極大,秦昭王多次讓白起領兵均遭拒絕,白起功高蓋主,秦昭王不捨得殺他,但又忌憚他,最後賜死白起。
二、秦國蒙恬,死於宦官的挑撥
蒙恬所在的蒙家是秦國的大家族,祖上出過很多名將,蒙恬作為將門之後,自小熟讀軍書兵法,在秦始皇從政期間立下大功,被封為將軍,與蒙毅成了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秦始皇在位期間一統六國,橫掃八荒,關外匈奴人肆虐,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為此他委派蒙恬帶領大軍驅趕匈奴,並收復河套地區,蒙恬帶領大軍成功趕走匈奴,使得匈奴不敢進犯秦國。
之後蒙恬駐守邊疆,成了秦國的守護神,為了防範匈奴入侵,他帶領人北疆地區修建工事,加強國防,用了十年時間抵禦、防範匈奴入侵,做出的成果的到了秦始皇的肯定。
隨著北疆穩定,沒過多久秦始皇病死在半路上,宦官趙高意圖謀反,偽造聖旨扶持殘暴不仁的胡亥上位,賜死了大公子扶蘇,蒙恬曾冒犯過趙高,為了穩住王位,唯恐蒙恬功高蓋主,他攛掇胡亥處死蒙恬,忠心耿耿的蒙恬寧願自殺也不願反叛,最後含冤自殺。
三、大將韓信,死於狂妄
韓信是個劉邦手下非常有名的將領,他曾蟄伏多年,苦學本事最終一朝出名,官拜大將,年輕時受人欺凌,甚至連飯都吃不飽,自己的愛人都保護不了,但他最終還是成功逆襲。
一步步成為了人上人,他有非常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事實證明他最終還是做到了,在人生這條逆流而下的河裡,他成功逆流而上。
韓信崛起於秦朝即將滅亡,天下分崩離析之際,整個天下需要一個真正的雄主,韓信第一次參軍選擇投身於楚霸王項羽麾下,韓信自小苦讀兵書,讀書寫字,滿腹才華無處施展。
初到項羽麾下就想表現自己,爭一個將軍之位,可他剛自報家門就被輕待,成了一名文官郎中,並不能接觸到軍隊,一身抱負無處施展,最終轉投劉邦的漢軍。
在漢軍中韓信也曾毛遂自薦,最終獲得一個後勤職位,管理糧倉,有才華的人在哪裡都能發光,他管理的後勤井井有條,非常優秀,但還不能滿足他的野心,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遇見伯樂蕭何,最終成功官拜大將。
可韓信不出名,很多將士都不服韓信,認為他沒有本事,只會嘴上說說,可韓信很快就顯露出本事,可隨著天下大勢已定,劉邦此時已是天下共主,韓信已經不滿足於現在的權勢。
在一次決定局勢的戰鬥前,他要挾漢王提前預定了一尊王位,以此來相要挾,劉邦迫於無奈,只好口頭答應下來,等戰鬥結束,天下穩定之後,劉邦進行秋後算賬,不僅職位被貶,還落個被害死的下場。
他的功勞本可以封王,但奈何為人太傲氣,挾功要挾,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後遺憾收場。
四、魏國名將鄧艾,死在姜維手中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鄧艾,他出身貧寒,但不信命,而是努力學習,最後參軍成為了徵西將軍郭淮手下的一員,曾與姜維交手並將其擊敗。
之後更是接下了剿滅蜀國的重任,隨著姜維戰敗困在沓中,司馬昭見時機一到,立馬派兵分三路進攻蜀國,姜維得知立馬逃往蜀國,可卻被諸葛誕拖延住,鄧艾眼見久久拿不下姜維。
決定繞過偷襲劉禪,鄧艾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但最終他成功率領大軍攻破蜀國都城,姜維見狀非常不甘心,決定臨死坑鄧艾一把,讓劉禪將國書和綬帶都交由鄧艾接受蜀國投降。
鄧艾被勝利衝昏頭腦,擅自接受劉禪的投降,越過司馬昭擅自行動,並給蜀國官員封官安排,全然忘記了司馬昭臨行前的囑咐,鄧艾被軍功衝昏頭腦,也中了姜維計謀。
與鄧艾同朝為官同僚得知此事也落井下石,猜忌心極大的司馬昭趁著鄧艾班師回朝,剛一進城就被捉拿看押,最後以謀反的罪名要將其處死,最後鄧艾部下救下,最終卻死在亂戰之中。
結語
三國時期有很多名將,他們在戰場上威震八方,但都因為一些小人的暗算最終身死,亦或者是功高蓋主,還有就是遇見小心眼的君主,落個身死道消的結果,如果他們不會被權力迷失雙眼,及時悔改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