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把內蒙古肉餡的燒麥稱為包子,胡說什麼那是包子裂開了之類的蠢話。很奇怪,這個貨不是一直以假裝有文化行走江湖嗎?最近這是怎麼了,要放棄人設嗎?那段影片裡,只有油膩,沒有文化,丈母孃粉們,你們的女婿有大病了。
董宇輝恐怕不會知道,中國的燒麥很可能起源於內蒙古,內蒙的燒麥應該是全中國最正宗的燒麥。因為世界上最早關於燒麥做法的記載來自朝鮮的漢語學習書籍《卜通事》,這部書記載,元大都有種熟食名叫“素酸餡稍麥”,“以麥面製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
看見了吧,當時的燒麥就用肉餡,但這才是標準的燒麥,而不是什麼裂開的包子。
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專家研究認為,燒麥這種在元朝就流行於北京的食物,大機率起源於內蒙古草原。元朝人統治中國期間,蒙古貴族將其從草原帶到大都。所以,如果說內蒙的燒麥是全中國最正宗的,一點也不過分,人家本來就是老祖宗。
民間傳說中,燒麥的起源是內蒙的呼和浩特。專家雖然沒有那麼篤定,基本也肯定燒麥來自內蒙古。
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說,燒麥的蒙古語發音轉為拉丁文為suumai,而全國各地燒麥的叫法有燒賣、捎賣、燒麥、稍麥、稍美、燒梅、肖米、稍梅、捎美等等各種。專家認為,全國各地如此統一的原因是由於這種食物的稱呼來自音譯的蒙古語,這也證明了內蒙古才是燒麥的起源地。
當然,食品到處傳播的過程,也經常傳出各種不靠譜說法,燒麥也是這樣。比如明朝時有書籍記載,“北方麥子在四五月間,麥稍有一層白霜”,此處的麥稍指的是麥梢。該說法的意思是,燒麥收口有面粉,就是模仿麥子梢上的白霜,燒麥因此得名。
實際上,我們前面說過,燒麥的發音實際來自蒙古語,跟燃燒、麥子之類的東西絕對沒有關係。明朝的這種說法是閒人的牽強附會,完全沒有依據,站不住腳。
燒麥開始流行至全國,還是在清朝年間,出發的原點依然呼和浩特。當時內地人“走西口”尋求謀生的途徑,其目的地就是呼和浩特,因此呼和浩特一度是內地與邊境貿易的集散地,非常繁華。
內地人來到呼和浩特以後,發現當地人特別喜歡這種發音為“燒麥”的東西。當地人以羊肉、大蔥為餡,先用溫水和麵,後加入冷水成型。包的時候,餡料放入麵皮中,手由下向上一提就成,並沒有包的動作。
內地人學著當地人的樣子吃燒麥,覺得非常好吃。後來這幫人回到內地,也順便把燒麥帶了回去。於是燒麥有了全國各地的基因,餡料也逐漸變為豬肉、蝦仁、魚肉,後來又出現了素餡的燒麥,比如豆沙餡、油糖餡,燒麥慢慢變成今天的樣子。
燒麥進入內地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起源說法,說的是光緒年間,回族人馬玉亮在河南南陽創制燒麥。最早馬玉亮給這種食物取名撮子包,但是又覺得太難聽。後來,他看著燒麥的邊與煮熟的麥穗很像,於是起名“燒麥”。
這當然不對,燒麥早就在中國出現了,怎麼會等到光緒年間。但是中國人給燒麥弄了這麼多起源的傳說,當然是因為太多人喜歡燒麥了,也就有太多人參與炒作燒麥。這跟全國餐館都恨不得跟乾隆下江南扯上關係一樣,不是餐館多牛,恰恰是乾隆太有名了。
但是唯一能跟乾隆扯上關係的燒麥餐館只有一家,就是北京有名的都一處。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乾隆到通州微服私訪,回宮經過前門大街,飢渴難忍。但當時商鋪全部關門,只有一家王記酒鋪還在營業,乾隆進去吃飯。
由於酒菜非常可口,乾隆一時心花怒放。他聽說這家店還沒有字號,就說:“這個時候,京都只有你一家營業,就叫‘都一處’吧!”回宮後,乾隆帝親自題寫“都一處”,派人制成一塊匾,送至店中。都一處聲名大震。他們用黃布包起乾隆坐過的椅子,不讓任何人再坐。
寫到這裡我都激動了,誰能想到燒麥還有這麼有意思的歷史。董大師自己沒文化,還要強行挽尊,結果被人罵了以後,還覺得一個燒麥的事,至於嗎?這傢伙到現在還不知道,這根本就不是燒麥的事,也跟地域沒關係,完全是因為他沒有見識還不懂裝懂讓人厭惡。
這個人出道到現在,已經越來越讓人厭惡了,有些人不知道愛惜羽毛,又沒文化又沒見識,還自以為是,見到這種冒傻氣的人,大家最好遠離,會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