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五千年文明,前後共經歷了19個封建王朝,他們的興衰不盡相同。
來自權力的鬥爭從未停止過,朝堂上滿是權臣的爾虞我詐,有的人甚至還能左右皇帝的繼任人選。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就算權臣的權力再大,也很少有人偽造聖旨,這是為何?
聖旨的秘密
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聖旨作為皇帝下達政令的主要手段,一直是權力的象徵。而聖旨上特殊的“奉”字,更是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在許多歷史劇和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太監手持聖旨,向大臣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場景。然而,實際上聖旨的書寫並非常人所能為之,通常由皇帝親自書寫,或者是皇帝信任的宰相代為執筆。
在聖旨的開篇,大家總能看到一個“奉”字。這個看似普通的字,實際上並不簡單。
它並不是用筆墨書寫的,而是由專門訓練的宮廷刺繡師傅以絲絹手工縫製而成的。這種繡法傳承千年代代相傳,從不外傳,因此掌握這門手藝的師傅屈指可數。
每一張聖旨上的“奉”字都有其獨特之處,每個“奉”字的位置不盡相同,需要與聖旨上第一朵祥雲相呼應。
這意味著,要想偽造一張聖旨,除了要有高超的刺繡技巧外,還需要有精湛的書法造詣。其次,每個“奉”字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都會根據聖旨的整體設計進行調整,使其與聖旨的其他部分相得益彰。
並且製作聖旨的過程極為繁瑣複雜,需要經過多道工序。首先,需要選用上等絲綢等材料,這些材料非常昂貴,一般人難以負擔。接著,需要由經驗豐富的繡娘在布料上繡出精美的圖案,其中包括“奉”字和其他吉祥圖案。
為了確保聖旨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參與制作過程的工匠都需要在半成品上簽字,以便在最後追查責任。此外,這些工匠在製作過程中會受到嚴密的監控,一旦發現有洩露技術的嫌疑,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為了保證聖旨的真偽,朝廷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防偽措施。首先,聖旨所用的絲綢、筆墨、紙張等材料都非常獨特,一般人難以獲取。其次,聖旨的製作過程嚴格保密,只有少數宮廷師傅才能接觸到聖旨的製作環節。
並且聖旨的審查程式也非常嚴格,凡是接觸過聖旨的人,都需要經過層層考核和監視,確保他們對皇權的忠誠。如果有人試圖偽造聖旨,不僅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還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特殊的材料
聖旨並非用紙製成,而是採用蠶絲製作的提花錦緞。這種材料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而且在那個機械技術不發達的時代,製作起來十分困難。只有皇宮內才有專門的織作工坊,負責生產這種特殊的材料。
聖旨的顏色並不僅僅侷限於黃色,實際上,黃色的聖旨通常是給低品級的官員使用的,而對於高品階的官員,聖旨的顏色會根據品級和皇帝的信任度等因素,升級為三色、五色等。例如,五品以上的官員,他們的聖旨上會繡有祥雲瑞鶴等圖案,而且顏色也會更加豐富。
聖旨的尺寸也有一定的規定。一般來說,聖旨的寬度為三十三釐米,長度則會根據聖旨的內容來決定。歷史上曾有長達數千字的聖旨,長度甚至達到了5米。這樣的尺寸使得聖旨看起來非常壯觀,同時也使得偽造變得更加困難。
並且聖旨的軸柄質地也會根據官員的品級有所不同,一品官使用的是玉軸,二品官使用的是黑犀牛角軸,三品官使用的是貼金軸,四品、五品官使用的是黑牛角軸。這些軸柄不僅質地各異,而且上面還會雕有精美的龍紋,成為鑑別聖旨真偽的重要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聖旨的宣讀方式也與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同。實際上,聖旨的宣讀需要3到5人共同完成,因為聖旨的長度實在太長,一個人無法一次性讀完。而且,聖旨的軸柄兩端還會繡有活靈活現的龍紋,這也是鑑別聖旨真偽的重要標誌之一。
也就是說聖旨作為一種特殊的命令,其製作過程、材料、顏色、尺寸、宣讀方式等方面都充滿了神秘和獨特之處。正是因為這些特殊性,使得聖旨成為了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徵,也成為了我們今天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
聖旨的發展史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聖旨作為一種皇家命令,見證了無數風雲變幻。從最早的口頭傳令,到後來的書面命令,聖旨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早在夏商周時期,君主們的命令主要透過口頭傳達。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各國交流的增多,文字記錄逐漸普及,聖旨也開始以書面形式出現。
秦漢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推行標準化的聖旨格式。
那時的聖旨通常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後面緊接著詔告天下的事件內容,最後以“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或“佈告中外,鹹使聞知”結尾。這一格式在此後的歷朝歷代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傳承。
漢代繼承了秦朝的聖旨格式,但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對聖旨的製作工藝進行了改進。此時,絲綢已經成為漢朝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因此,朝廷決定採用上等蠶絲製作的綾錦織品製作聖旨。這些聖旨兩端還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顯得富麗堂皇。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聖旨開始改用紙張作為載體,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製作成本,提高了傳播效率。
隋唐時期,聖旨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了很大發展。這一時期的聖旨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採用上好蠶絲製成的,用於重要的皇家命令,另一種是用黃紙書寫的普通詔書。此外,唐代還出現了三省六部制度,使得詔書的起草、稽核和釋出流程更加完善。
宋代以後,皇帝頒發的命令開始專指作“聖旨”。宋朝的聖旨與前朝相比,在內容和形式上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在製作工藝上有所創新。此時,朝廷開始使用青色絹布作為聖旨的前端,上面印有銀色雙龍圍繞的“奉天誥命”字樣,顯得更加莊重和威嚴。
到了明清兩代,聖旨的內容、材質和製作工藝都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明朝時期的聖旨通常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結尾則為釋出日期和印章。
清代聖旨則分為兩種,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然後合於中幅而書日期,並鈐蓋“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
聖旨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家命令,經歷了從口頭傳令到書面命令,從簡單記錄到規範化格式,從絲綢製作到紙張書寫,從單一材質到多種材質的發展歷程。它不僅反映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也為我們瞭解和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結語
在古代中國,聖旨被認為是天子神聖不可侵犯的命令,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然而,儘管聖旨地位崇高,歷史上卻鮮有人膽敢偽造聖旨。
這其中的原因頗為複雜,但主要是由於聖旨的獨特製作過程以及嚴密的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