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雅克薩戰役的大致情況。17世紀後期的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俄國稱之為“1649—1686俄中邊境衝突”。
17世紀的歐洲軍隊普遍裝備了燧發槍,俄羅斯在與波蘭的衝突中碰了灰開始痛定思痛,給軍隊換髮燧發槍。然後繼續向東擴張,到17世紀後期的雅克薩之戰中,俄軍也已換裝隧發火槍。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駐守雅克薩的俄軍中還有哥薩克騎兵,哥薩克騎兵雖然是騎兵,但是裝備得並非是馬刀而是改良給騎兵用的燧發火槍。同時期的清軍官兵主要火器則是火繩槍,騎兵仍然配備冷兵器。可能是由於八旗驍騎在與明軍作戰的表現太過精彩而忽略了裝備升級。
接下來接釋一下“火繩槍”,“火繩槍”顧名思義是透過燃燒的火繩來發射彈丸,(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分鐘可發射2至3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只有100米~200米。與燧發火槍比起來操作繁瑣且殺傷力小。
雅克薩之戰畢竟是小型戰役,攻城的大殺器當時是沖天炮,但是第二次和談就沒有用上。
雅克薩之戰後清軍的主要對手就發生了變化,由哥薩克騎兵變為了準噶爾丹,對機動性的要求很高,騎兵是作戰主力,而火器只是騎兵戰術的補充。燧發槍也不適合在廣袤無垠的西北與準噶爾丹作戰。
最後,康熙是造了不少炮,雍正乾隆又造了槍,剛剛在緬甸受挫,忽然平靜了一百年。歲月無情,也就沒人想起火器了。
其實我認為:這與中國自古以來的上朝觀念也有很大關係,連受過儒家教育的皇帝都認為中國乃天朝上國,國外不是夷就是蠻,故步自封。
然後清朝以騎射立國,明末的火器水平還不足以對其騎兵形成優勢,但有利於攻擊中原地區擁有城牆的大量城市,所以清軍仍然大規模列裝了火器,而雅克薩之戰,沙俄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和一個談不上多堅固的殖民據點,逼迫清軍採取圍城消耗這種對財政負擔極重的方式,沙俄憑的不就是火器優勢嗎?
康熙並不傻,可以看到他對西方的科學是很重視,但他的重視卻僅限於他自己,沒有推向官員,更別提民間了。
科學文化方面,中國曆來都是注重精神而不重視自然科學。科學多是經驗為主,沒有理論支援。儒家也只是講究科舉,講究統治,為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再往下就是普通農民,更難以自發進步。統治階級也有可能被勝利衝昏頭腦了,康熙選擇性地忽略威力強大的火器,而只看到俄國人被滿清鐵騎打到城中被包圍到投降。
總之,當時的火器代差不夠懸殊,對於當時的現實作用沒有騎兵的作用大,何況以騎射立國的清。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讀史可以明今,我們國家近些年大力發展軍事科技,改革開放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既然歷史上沒有及時吸取經驗教訓,我們現在就要及時更新觀念和技術,避免再次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