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是看《三國演義》和隋唐英雄系列小說得出的結論,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備關羽張飛確實“恩若兄弟”,瓦崗群雄卻從來不曾結拜。
小說中的很多“瓦崗英雄”,從來就不曾加入瓦崗軍,比如隋煬帝大業九年就已晉升左驍騎衛大將軍的屈突通,不可能跟大業十三年才加入瓦崗軍的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結為兄弟——那一年屈突通已經六十歲了,而傳說中的“瓦崗大哥”魏徵魏玄成,那一年才三十七歲。
後來雖然同在唐朝,但魏徵和秦瓊程咬金的關係卻不是兄弟,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要殺秦王世民,謀主就是魏徵,他們密謀在“拉殺”後,還要“盡殺叔寶等”,秦瓊成了太子黨必殺名單上的第二人,僅在秦王世民之後,這件事在《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和《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高祖諸子》中均有明確記載。
魏徵幫著太子建成,要幹掉“秦王府驍將秦叔寶、、程知節、段志玄”,只能是各為其主,說不上誰對誰錯,侯君集堅定站在李世民一邊,更是無可厚非:侯君集跟史大奈、盛彥師等小說中的“瓦崗英雄”從來就不曾加入瓦崗軍,後來羅藝反叛,就是盛彥師平定的。
真正屬於瓦崗英雄,後來加入唐軍的,其實就是魏徵、徐世勣、秦瓊、程咬金等寥寥數人而已,張亮和王君廓也在瓦崗軍呆過,如果羅士信是羅成歷史原型,那麼他也算一個,秦瓊和程咬金陣前投唐還帶著牛進達、吳黑闥,牛進達可能就是尤俊達的歷史原型。
要說瓦崗軍中最講義氣的,還是王伯當:李密殺了翟讓後要殺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出面勸阻;李密投唐後又殺妻叛逃,王伯當明知此行必死無疑,但還是不離不棄,最後都被盛彥師斬殺於陸渾縣南邢公峴。
武德元年王伯當跟隨李密出逃前,已經被李淵封為左武衛將軍,那是三品武職,秦瓊和程咬金則是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才晉升為左武衛大將軍和右武衛大將軍——唐朝左右武衛大將軍正三品,下設將軍二人,從三品。
王伯當隨李密同死,是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619年;秦瓊、程咬金、牛進達、吳黑闥陣前投唐是武德二年,也是公元619年,那是因為古代紀年方式跟現在不一樣,比如李密是武德元年十二月三十日被殺,用現在的日曆來看,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而在公曆就是第二年了,筆者是農曆十一月底的生日,但隔幾年就會在元旦後過生日,就是這個原因,可能有很多讀者也像筆者一樣,按農曆過生日,說公曆的時候,就有些麻煩。
李密王伯當頭一年大年三十被殺,秦瓊程咬金是農曆二月份投唐,所以這兩件事都發生在公元619年,七年之後就發生了玄武門之變,那場兄弟相殘的悲劇中,魏徵肯定是站在太子建成一邊的,而且還是參謀長性質的“謀主”,其正式職務是“太子洗馬”——太子司經局設洗馬二人,從五品下(唐朝官職一到三品分正、從,四品及以下正、從又分上、中、下)。
玄武門之變時,魏徵是從五品的第三級,沒有爵位,而秦瓊當時已經是上柱國、翼國公,程咬金是宿國公。唐初國公與郡王平級,都是從一品,郡王食邑五千戶,國公食邑三千戶。
唐高祖李淵年間的國公數量還不是很多,所以食邑並不緊張,說多少就是多少,玄武門之變後,一下子冒出好幾倍的國公、郡公、縣公,食邑不夠分了,李世民就搞出一個“食實封”,所以同樣是國公,食邑多少也不同:新晉升的國公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都是食實封一千三百戶,秦瓊和程咬金則只有七百戶,這就明顯是拆東牆補西牆了。後來秦瓊的翼國公改為胡國公、程咬金的宿國公改為盧國公,聽起來也不如原先那麼高大上,二人加起來就是一對“葫蘆”——“葫蘆提”在古代有糊塗、模糊之意,可見李世民對秦程二人在玄武門之變中的態度,是有些看法的。
提起玄武門之變,讀者諸君可能會有兩個問題:其一,建成元吉為什麼不拉攏品位極高、人緣極好的李淵愛將秦瓊程咬金,卻用無爵低品、人緣很差的魏徵當參謀長?其二,玄武門之變前程咬金力勸李世民先發制人,秦瓊一言不發,為何玄武門之變發生時,這二位都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玄武門之變的參戰骨幹人員都有誰,《新唐書》和《舊唐書》的記載完全一致,那就是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前四位大家可能比較熟悉,而後六位卻很少有人知道,如果秦瓊和程咬金參戰了,豈不是要排在最前頭?
玄武門之變前,“十功臣”中爵位最高的是上黨縣公(從二品)長孫無忌,其次是全椒縣子(正五品)侯君集,尉遲敬德連縣男都不是,也就是“白身”,如果秦瓊程咬金參戰,按照史書慣例,是一定要列在尉遲敬德和侯君集前面的。
《舊唐書》和《新唐書》關於秦瓊程咬金在玄武門之變中的表現,記載也是“葫蘆提”:跟隨征戰是“從誅”,保護家小是“從誅”,處理後事也是“從誅”,秦瓊和程咬金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從誅”?
熟悉隋唐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秦瓊的上柱國、翼國公,程咬金的宿國公,都是唐高祖李淵欽封的,所以他們並不是秦王李世民的“家臣”,而尉遲敬德唯一的身份就是“秦王府左二副護軍”。
難怪建成元吉會失敗:放著朋友眾多、在皇帝李淵面前說話好使的秦瓊不拉攏,反而要密謀將其幹掉,別說他手下的薛萬鈞、薛萬徹不是秦瓊的對手,就是真幹掉了秦瓊,他老爹李淵會善罷甘休嗎?
看過兩唐書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李淵跟秦瓊的關係有多鐵:李淵承諾,只要你需要,我可以把我身上的肉割下來給你!
秦瓊不接受賜姓,那麼他的爵位和勳位(上柱國是頂級勳位)就已經達到了極限,至於錢財,他更是十輩子也花不完:“破宋金剛於介休,賜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太宗將拒竇建德於武牢,叔寶以精騎數十先陷其陣,世充平,進封翼國公,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從平劉黑闥,賞物千段……積賜金帛以千萬計。”
秦瓊收賞賜收到手軟,而傳說中的“瓦崗大哥”魏徵則是一步一個坎兒:“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進十策以幹密(加入瓦崗軍後向李密獻計),雖奇之而不能用。”
加入唐軍後,魏徵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就主動請纓去招撫瓦崗舊部,結果又被竇建德抓去當了“起居舍人(秘書)”,同時被俘的,還有沒當過道士的徐世勣。
魏徵在竇建德“大夏國”當“皇帝秘書”,還建議夏軍趁著李世民征討王世充之際,截斷其歸路並直取長安,幸好竇建德沒有聽從,但也把李世民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樣一比較,我們就看出為什麼太子建成一定要用魏徵為心腹參謀長而要殺掉李淵的愛將秦瓊程咬金了:魏徵一向不得志,只有江山易主,他才有出頭之日,而秦瓊程咬金深受李淵隆恩,高官厚祿位極人臣,不但希望朝堂穩定,而且也不需要站隊立功,太子建成實在是拿不出什麼東西來收買他們了。
窮則思變,達則求穩。古往今來,無論是朝堂縉紳,還是布衣百姓,基本都是一樣的心態。熟讀武德、貞觀史書的讀者諸君,對建成、元吉、世民,以及魏徵、秦瓊、程咬金,肯定會有更深刻的瞭解:在您看來,如果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同時拉攏秦瓊,秦瓊會不會向李淵彙報?如果秦瓊在宮中看到尉遲敬德提著滴血的長矛脅迫李淵,他會採取怎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