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在我國的文化含義中具有較重的地位,比如故宮建築物就以它們來“鎮守”宮廷,一來表示天下和諧,二來意味著天下一統。在我國民間,獅子也有極深的民俗文化意義,通常被認為正義的捍衛者和避邪吉祥物。
從東漢開始,一些宅院建築物中開始出現以獅子為形象的守護神。唐朝時,大戶庭院的門口基本都設有石獅,且不僅僅只有一對。1956年起,專家們為保護建於公元953年重達32噸的“鎮海吼”,不過卻弄巧成拙地將其“弄壞”,如今已變得面目全非。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屹立千年的“鎮海吼”
河北省滄州市有一座屹立1000多年時間的“鎮海吼”,傳說一直鎮壓著黃河的“妖魔鬼怪”,為當地的平安和風調雨順做貢獻,是滄州地區保留下來的較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古建築物(並非石獅子)。
據《滄縣誌》記載,“鎮海吼”始建於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如今的檢測資料是身長6.264米、體寬2.981米、高5.47米,重32噸。對於因什麼而建立起來,這裡主要有兩個說法,“一、是還沒成為皇帝的柴榮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北伐時,為取得勝利而建造;二、是當地民眾為了乞求風調雨順和鎮住河水而建立起來。後來的討論中,許多人比較傾向於第2種說法”。
之所以如此,是《滄縣誌》為其提供足夠的證據。獅子的右項及牙邊都刻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個字,建造人的署名為“山東李雲造”。所以,如果“鎮海吼”是由柴榮建造,留下的名字定然不會是李雲。
各類史料書籍記載中,都沒有找到李雲的生平,說明他極有可能是當時的富人,不過在政治上都沒有嶄露頭角,因此沒有在歷史書中留下名字。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周世宗柴榮並不信佛,而“鎮海吼”上多處有佛教文化,故第2種說法更加可靠。
另一個可靠的理由還有滄州地處滄海一帶,時常受到大型天氣變化的影響,如暴風雨、龍捲風和河水氾濫等。正因如此,作為古代人思想中能鎮住一切“妖魔鬼怪”的獅子才出現在那裡。
“鎮海吼”的身上有很多佛教文化符號。將其建造起來時,建造師使用的是“泥範明鑄法”,共由600餘片範塊拼鑄而成,腹腔內部光滑,身上標註有“福田衣”、背上還有蓮花座,是典型的佛教吉祥物。
“鎮海吼”背後的文化含義
有學者認為,中國很難見到獅子,而把獅子奉為“鎮邪之寶”,與佛教的傳播有很大的關係。
據各類考證所得的資訊來看,獅子“看庭護院”的發展史同佛教在我國的發展史很相近,都是兩漢之交以後流行起來。
晉代法顯的《佛國記》記載,佛教產生之前,印度古代諸國普遍將獅子稱為“百獸之王”,帝王也將自己比喻為獅子。比如,釋迦摩尼的祖父就被稱為“獅子頰王”,是崇拜獅子的一種表現。
佛教創立以後,佛教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有文化的影響,對獅子推崇倍加。釋迦摩尼有很多的稱號,其中就包括“人雄師子”、“人中獅子”和“人中人獅子”等。
此外,與佛教有關的東西基本都被冠以“獅”名,如佛前的座席被稱為“獅子座”、“獅子床”等。值得一提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獅子。
正因為這些因素,受到佛教文化影響的中國古代高層和民間逐漸將獅子視為吉祥物,認為其具有鎮壓邪惡的力量。當然,人們並不是照搬照抄佛教文化,有的獅子背部刻有“八卦太極圖”,在古代象徵著“除妖伏魔”。
獅子文化進入民間後,它的形象在很多的地方都能見到。比如,普通人家門前的護衛獅、大橋兩邊的“守橋獅”和屹立於河邊的“守河獅”。
專家試圖保護卻弄巧成拙
正因這些因素,“鎮海吼”才被建立和儲存下來。1956年,國內專家在前蘇聯專家的建議下,開始對這一座我國現存年代最久、體型最大的鑄鐵獅子進行保護。
主要措施是為其建立八角亭,免受風吹雨打。然而,他們卻忽視了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獅子所處的地區低窪,水汽比較多,亭子建立起來後,水分難以揮發,導致鐵獅子處在高溫和潮溼的地方,腐朽程度快速加深。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將其納為第1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關的專家和部門對它的關注力度更大,不過始終都沒發現建立亭子所帶來的問題。
直到1975年,國內專家才發現獅子的腐朽程度已經很深,不得不建議馬上將八角亭拆除。
1984年,獅子的足部長期陷於淤泥之中,對防腐鏽帶來很大的障礙。為此,文物保護部門特別建立一座高兩米的隔水臺,用吊機將其轉移到隔水臺之上。然而意外再次發生,獅子身上多處被磨損,帶來不小的損害。
鐵獅子的腹部還存在一個漏洞,1997年時面積為5.8平方米,到1984年已經是7平方米,漏洞越來越大。
用吊機做轉移時,為防止其腿部受擠壓而注入硫磺錨固合劑,不過卻沒有及時清除,導致固合劑因降溫而凝固,體積不斷膨脹,最後加速腿部的斷裂。
最初的想法是對獅子加以保護,但卻因管理不到位、認識程度不高和經驗不足等重要原因而弄巧成拙,讓獅子在受保護的過程中不斷受損。對此,專家們曾想要“亡羊補牢”。
1994年,專家們決定使用鐵支架來固定獅子。第2年,它就被16根直徑為15釐米的紅色鐵柱交叉支撐,4條腿還被維修人員注入爐渣、沙子等混合材料。
不過事實再一次證明,專家們一直在錯誤的方向上前進。混合材料在日曬雨淋之後不斷膨脹,讓獅子的腿部裂紋加深,隨時都有裂開的可能。注入混合物之前,其腿部只有幾條裂縫,不過不斷地注入混合物之後,已經出現數十處殘洞和裂縫,破壞程度不斷加深。
也許專家們此時才明白,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任何“搶救”工作都是多餘,很多時候只會弄巧成拙。與其如此,不如讓其屹立不動。2009年,沒有辦法之下,當地政府決定重鑄鐵獅,體積、重量、外觀和神態等以1:1的比例保留下來,讓獅子繼續成為滄州的標識。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如今的技術條件的確可以將古建築物及文物完全複製,但這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文物之所以存在價值,主要是因為其本身具有極深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如果不具備這些因素,那麼所複製出來的東西再經典,也只不過是一個複製品而已,並不能起到替代古文物的作用。
結語
“鎮海吼”建立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時間,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體積最大、歷史年輪最久的一座獅像雕塑,具有很大的歷史保護價值和文化內涵。對其實施保護工程時,應當注重所使用的方法,提前預測採用手段所帶來的後果。
如果都是盲目地加以“保護”,只會帶來更惡的影響。不得不說,“鎮海吼”已經給眾多的文物保護帶來反面意義的教育,全國各地有諸多的文物需要保護,守護者們必須相當謹慎,否則會帶來更壞的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