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香積寺,平安又無事”,這句話早都有,但是前幾年才廣為流傳。
香積寺是樊川八大寺之一,淨土宗祖庭,也是日本淨土宗(蓮宗)祖庭,我去過很多次了,這個寺廟最早的時候還收費,不過早都免費了。
其實沒有去過這個寺廟之前,我都聽說過:王維的《過香積寺》名氣很大,連日本小朋友都能背誦,收錄到他們的課本。
本來大家熟悉的地方我不準備寫了,但是想來想去,香積寺這麼多故事,還是寫寫吧。
香積寺名源於佛典《維摩詰經》:“天竺有眾香之國,佛名香積”之句,建於唐高宗時,當時有“騎馬關山門”之說,堂殿、樓臺華美壯麗,景色宜人,盛極一時。
在民間,香積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傳說的肇始地。
唐朝貞觀年間,善導大師在京城弘法,“入長安三年,化得滿城歸信,士女歸者無數,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屠夫失業,滿城斷肉”。
你看,大家都不吃肉了,屠夫就失業了。一日,一個姓京的屠戶手提屠刀找善導尋事。可當屠夫氣勢洶洶的來到寺院,看到善道大師慈悲莊嚴法相,屠夫瞬間感到內心罪惡,不禁放下屠刀,頂禮膜拜。
善導大師為屠戶開示善惡因果,並遙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現極樂淨土景象。屠戶爬上寺院旁一棵柳樹,合掌高聲唱佛,墮地往生。天空中阿彌陀佛親來接引,屠戶神識從頂門出而隨佛西去。
善道大師有個名號,叫“光明和尚”,因為他口唸一聲佛號,即有一道光明從口而發。唐高宗賜大師號為“光明和尚”。
淨土宗把慧遠尊為初祖,善道為二祖,其實淨土宗真正形成宗派還是善導大師。
大師圓寂後,在香積寺安葬了大師,因此香積寺倡導禁絕“貪、嗔、痴、慢、疑、惡見”六種“毒龍”。
香積寺在潏河、滈河交匯處,旁邊有個香積渠,是隋時開鑿的。安史之亂的時候,郭子儀駐軍香積寺對面潏水之西,發生了影響唐朝國運的香積寺之戰,香積寺慘遭浩劫。
但是因為香積寺在唐朝國運之戰中地位特殊,因此大凡人做了壞事後去香積寺祭拜,即可將前孽一筆勾銷,後緣即享安樂。
所以,香積寺在西安當地地位特殊,一直有“去過香積寺,平安又無事”的說法。
宋時淨土宗流行,香積寺又得到修復,後來歷代還有一些修復,明清香積寺保持原狀。一直到清同治年間,香積寺再度毀於兵火。
之後,香積寺不復當年壯觀景象,一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新修建。
現在香積寺山門廣場前的牌坊,有趙樸初題寫的“淨土祖庭”四個鎏金大字,旁邊還立有“淨土宗祖庭”五個大字。
還有一塊碑,上面寫著“蓮池海會”,淨土宗又稱“蓮宗”或“白蓮宗”,這是佛教對西方極樂世界中道場的一個表述。
西方極樂世界到處是黃金鋪地,大家都是蓮花化身,故稱之為“蓮池海會佛菩薩”。
香積寺的山門在高臺之上,甚是雄偉。
整個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展布,有牌坊,山門殿,天王殿,碑廊,鍾、鼓樓,大雄寶殿,法堂等。中軸線以西,是第二條軸線,從南至北依次為地藏殿,僧房,齋堂等,最後西北方是善導大師供養塔。
香積寺的天王殿是和山門分開的,是兩個獨立的大殿,旁邊的晨鐘暮鼓一應齊全。
大雄寶殿供奉的主尊是“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側是觀世音菩薩,手持玉淨瓶和楊柳枝,右側是大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在三聖的前面,端坐著善導大師的坐像。
大雄寶殿側門懸掛的“淨土莊嚴”的匾額,現在中國人所說的淨土,一般指彌陀淨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各種淨土中影響最大,信眾最多的淨土信仰。
寺院歷有十通唐陀羅尼經幢,陀羅尼經幢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佛教信徒為了消災避難,祈福益壽,傳播佛經而把佛經漢譯文刻在石柱、石碑上,矗立在寺院或者佛堂的庭院中,人人們觀看學習,傳播佛教。
在大雄寶殿前的花壇內東西兩側,看上去古色古香。
西院就是善道塔,已有1300年的歷史,是香積寺的鎮寺之寶。善導塔基座旁邊的石碑,日本淨土宗追認香積寺為祖庭,“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語都成了中國人的口頭禪了。
“南無阿彌陀佛”大體的意思就是勸導人皈依佛教,信仰佛教,接受無限的智慧,佛緣,祝福,也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善言。
香積寺碑廊裡文化名人題字可以看看。
另外,在寺廟東邊圍牆外面,還有一個淨業大師塔,淨業大師是善導大師的弟子,曾住持香積寺二十多年,圓寂後其弟子為其建立舍利塔,很多人到香積寺裡來都錯過了。
這次我繞善道塔的時候,機緣湊巧,遇到一個從河南來的和尚,揹著一個一個竹製的經篋,也在善道塔下跪拜,說是他要走到天竺去。
多說一句,很多人讀王維的《過香積寺》,都很疑惑:“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這個景色怎麼像是在山裡呀?
其實很好理解,唐朝時神禾塬不像這麼平整,西安附近的很多塬,原來都叫做“山”,最有名的就是“龍首山”,現在當你從龍首原下地鐵,哪裡還有山的痕跡?
那天和我一塊進寺廟的是個生意人,我以為他會拜菩薩許願,誰知道他說進廟他是不許願的。
也對!天天做生意,投錢許願,難道菩薩也是生意人?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歡迎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