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個符合了大家各種層面上對於東北一切想象的省份。遼寧人既以魔性的口音和二人轉將快樂帶向全國,又憑藉著殺豬菜、小燒烤等一眾“硬菜”承包了寒冷冬日裡最溫暖的滋味。
但遼寧又顯得不那麼“東北”——地處遼西走廊上的遼寧,自古以來就是如同河西走廊一般東西方交流的必經之路。農耕與遊牧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在這裡碰撞出明亮的火花,照亮了這座低調了數千年文化大省的面貌。
遼寧的歷史積澱之雄厚,哪怕是與陝西、河南等省份相比也絲毫不遑多讓。遼寧歷史上,有著許多全國乃至世界第一:
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正是遼寧省博物館——這樣說似乎還不完全嚴謹,因為成立於1949年7月7日的遼寧省博物館(當時叫東北博物館),甚至比新中國還要早“出生”三個月。
遼寧省博物館中珍藏的上百件珍貴書畫,在全國範圍內也僅比故宮遜色一分。而且遼寧人從不藏著掖著,每年都會把家底兒輪番對外展示,成為全國無數文博愛好者翹首以盼的盛會。
中國最早的龍文化(龍紋陶片與石堆塑龍),來自距今約8000年的阜新查海遺址。中國龍從這裡嶄露頭角、一飛沖天。
地球上距今1.25億年前的第一朵花(遼寧古果)、第一隻鳥(中華龍鳥),也都是在遼寧朝陽發現的!
不僅如此,遼寧省還在不停地“上新”!
比如,就在2023年12月9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宣佈,自距今約5800年起,中華大地上各區域進入古國時代。而奠定這一認識的重要基礎,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換句話說,牛河梁遺址代表著古國時代第一階段。在這裡發現的玉豬龍,成為中國龍圖騰最為人所知的文物之一。
學者蘇秉琦感嘆,“如果說,整個中國文明發展史是一部交響曲,遼西的古文明則是它的序曲,比中原要早約一千年”。
而這,還遠遠不是全部。
遼寧省的“國家寶藏”,是遊牧與農耕的共同文明記憶
談起文明起源,我們總把目光投向中原腹地,這當然沒錯。但其實遼河流域西邊是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而東邊是松遼大平原的一部分,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再加上曲折的海岸線。這都是南北、東西之間交流的天然通道,也是文明誕生的絕佳“搖籃”。
《國家寶藏》第一季裡,遼寧省博物館派出的“看家寶貝”是似乎不起眼的的鎏金木芯馬鐙。它有什麼底氣“力壓”遼博館藏、名滿天下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站到聚光燈下呢?
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一副雙馬鐙! 有了雙馬鐙,騎兵才解除了雙手的“封印”、能穩穩待在馬背上,正式變成陸戰主力兵種,相當於冷兵器時代的坦克,掀起了一場軍事變革。大約6世紀馬鐙傳入西方以後,被稱作“中國靴子”,有人說,它是強有力的“催化劑”,讓中世紀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這副馬鐙,正是遼寧文物乃至歷史的縮影——從遊牧和農耕碰撞出的火花裡誕生,照亮了世界舞臺上更為廣闊的天空。
從先秦直至明朝的數千年來,遼寧始終是東北亞文化的關鍵交流節點。綏中縣的姜女石遺址是秦至西漢前期的行宮,秦皇漢武曾東臨大海的“碣石”也許就位於此處。臨海的三處遺址形成了恢弘的“一宮兩闕”格局,同滔滔碧海上三座礁石分別相對,遙遙呼應,氣勢撼人。它活生生從詩詞和英雄傳奇裡走出來,穿越兩千年,站在我們眼前。
這裡也是草原和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各族群、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熱熱鬧鬧,給華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還走出了遼、清兩個舉足輕重的王朝。
1965年北票地區發掘的馮素弗墓,是東西方、定居和遊牧文化交融的典型例子。他是北燕文成帝馮跋的弟弟、昭成帝馮弘的哥哥,大權在握,封遼西公,於415年下葬。前面提到的鎏金木芯馬鐙,就是在他的墓葬裡出土,除此之外,他陪葬品裡的“明星”還有這幾位,每一位都堪稱熠熠生輝——
鴨形玻璃注“出生”在羅馬帝國,走絲綢之路不遠萬里而來,比當時本土所產的玻璃器更剔透、更精巧,動物造型的玻璃器,在中國只出土了這一件;
金鐺是漢晉以來高階官吏冠帽前面的裝飾品,通常是山的形狀,這一件上的圖案卻是坐佛和脅侍菩薩,還點綴著步搖金葉。
步搖堪稱最能代表“三燕”的文物,據說姓氏“慕容”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小小的金鐺可不簡單,只此一樣,上面就彙集了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草原文化。
魏晉亂世之中,鮮卑族的慕容家族建立了前燕和後燕,定都龍城(遼寧朝陽),又被漢人建立的北燕所取代。遼寧,頭一次作為“邦畿千里”的帝王之都,參與到中原列國的群雄逐鹿之中。東北最早的都城、皇宮和園林、佛寺、學府,也都出現在這“三燕”統治的時期。
隋唐時期,朝陽(營州)依舊是控制東北的前沿重鎮,也是這一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門戶。許多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都是這裡走出來的:差點傾覆唐朝的安祿山、平定安史之亂的李光弼、建立渤海國的大祚榮……
在遼朝治下,遼寧作為“腹心之地”,煥發了新的光彩——遼朝的國號,正是出自遼寧的“遼”。不少這一時期的古城,是現代城市的直接源頭,遊牧文化和漢文化相得益彰、彼此滲透,熔鑄出了剛健尚武、華麗中蘊含靈動的風貌。
遼朝皇帝以佛陀自居,修造了7尊高達三層樓以上、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而為了容納這些佛像所搭建的奉國寺大雄殿,更是代表了11世紀中國建築的最高水平,被建築學家梁思成譽為“千年國寶、無上國寶”。
從皇帝直至百姓,遼朝上下篤信佛教。在現存約七十餘座遼代佛塔之中,遼寧佔據了其中的半壁江山。這些往往高達數十米的精美佛塔,成為凝聚了古人信仰的“心靈信標”,千年如一日地撐起了遼寧的天際線。
在遼東山區的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生的滿族一步步走向遼瀋大地,進而入主中原、建立清朝。與北京故宮齊名的瀋陽故宮是清朝入關以前的皇宮,滿族味兒十足。在皇帝與后妃們日常居住的宮殿之中,富有東北特色的火炕屢見不鮮。
從新石器時代的文明起源,到封建王朝的最終落幕,身處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交流的路口,從遼寧走出的“東北老鐵”們為我國上下5000年的紀元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這正屬於遼寧,獨一無二的歷史閃光點。
這麼多頂級國寶,為啥扎堆在遼寧?
其實,遼寧珍藏的寶貝太多太多,不過各大博物館的藏品,也不只有“土生土長”的。
民國時期,出於歷史原因,幾大家收藏“扎堆”前往遼寧,歷盡輾轉艱險,終於“安家落戶”。所以,遼寧的專題收藏亮點密佈、珍品很多,簡直目不暇接。
遼寧省博物館的書畫收藏享譽海內外,一個個名字如雷貫耳:唐摹本《王羲之一門書翰》、歐陽詢《仲尼夢奠帖》、張旭《古詩四帖》、宋徽宗《瑞鶴圖》和《草書千字文》、仇英《清明上河圖》……
它們是怎麼千里迢迢而來的呢?清朝滅亡以後,末代皇帝溥儀還在紫禁城裡住了一段時間,為以後生計考慮,他透過“賞賜”弟弟、偷偷夾帶等方法,將大批珍貴書畫送出了宮。
日本戰敗、偽滿政權垮臺以後,溥儀和家屬、親信在外逃路上被截獲,隨身帶著的書畫也被收繳,先在東北銀行暫存,1948年撥交給東北文物管理委員會,後來轉交給東北博物館。
加上後來當事人主動捐獻或上繳的、透過文物商店等渠道徵集的,遼寧省博物館共收藏清宮散佚書畫146件(組),是中國晉唐宋元書畫數量最多、品質最精的博物館之一。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宋元明清緙絲刺繡,大部分是民國初年政治家、收藏家朱啟鈐窮盡畢生精力和財力蒐集的,有200多件原來歸恭親王奕訢所有,很可能出自清朝宮廷。
朱啟鈐是學者也是實業家,一度擔任北洋政府代理國務總理,是古物陳列所(近代第一座國立博物館,1948年同故宮博物院合併)的發起人之一。他用心整理研究這批珍品,撰寫了《存素堂絲繡錄》。
1929年,他組織建立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古代建築的學術團體,成員包括梁思成、劉敦楨,後來為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並影刻宋版《營造法式》,急需經費,所以將藏品轉手給有姻親關係的張學良,條件是不讓它們流失海外。
曾有日本富商開出100萬大洋的高價求購這批珍品,朱啟鈐謝絕了。他只收了張學良20萬銀元,完全是“友情價”。張學良小心翼翼地將這批緙絲刺繡收藏在自己的東北邊業銀行金庫裡。“九一八事變”以後,它們被日本人搶到了偽滿洲國“首都”新京(現在的長春)。
1948年,朱啟鈐擔心它們在戰火中的命運,在文物鑑賞家王世襄等人的斡旋下,這批緙絲刺繡坐飛機來了北京,暫時由故宮博物院儲存。1949年,它們重新回到關外,在東北博物館“定居”。
羅振玉以研究殷墟甲骨文、儲存內閣大庫明清檔案、整理敦煌文卷著稱。他搶救和保護了大批古籍文物,建立了有三十多萬(一說五十多萬)冊藏書的“大雲書庫”,其中不乏珍本善本,還蒐集了許多金石甲骨,號稱“近代藏書第一人”。
1940年,羅振玉在旅順去世,藏品後來散入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圖書館、旅順博物館等地。像這樣的傳奇故事,在遼寧還有太多。
長城在遼寧,橫貫兩千年
除了這些文物寶貝,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很熟悉的文化符號,也是中國現存體量最大、分佈最廣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其實也與遼寧有著密切的關聯。
大家常常說,長城自山海關老龍頭開始,向西延伸到嘉峪關。很多人不知道,長城的最東端,其實在鴨綠江畔的丹東虎山。
戰國時期,燕國就修建了長城,遺址位於朝陽市建平縣。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連線了趙北長城、燕長城,從此,中國第一次有了“萬里長城”的概念。遼寧現存長城還包括漢、遼、明、清等朝代遺存,是中國曆代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九門口,原名一片石,位於遼寧、河北兩省交界處,自古是東北進入中原的咽喉。它修建於明代,號稱“京東首關”,集城、橋、關於一身,是中國目前獨一無二的水上長城。
我們都知道河西走廊,而遼西走廊,同樣是至關重要的文化經貿廊道。它被渤海和燕山長城“夾”著,從屬於河北的山海關走到遼寧的通道,也是東北亞地區的橋樑與紐帶。
和山西、陝西人“走西口”一樣,山東、河北人“闖關東”,同樣跟長城有關:出了山海關,在遼西和遼東落地生根。
遼西走廊的標誌性建築,是歷代長城防禦體系,以綏中長城、興城長城、北鎮長城、朝陽長城為代表。二者的相伴相生關係,就像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那緊密的重合與聯絡一樣。這段長城的功能除了抵禦外患,還有方便朝鮮、日本等國使節和商旅進出。可以說,它同樣是民族遷徙交往、彼此融合的見證。
從有形的文物到無形的文化,從海洋到陸地,從長城到邊疆,遼寧自始至終是各民族文化的“大熔爐”,這裡創造的瑰寶特點鮮明,而又包容四方。
遼寧,實在太精彩!
文 | 王宸
文字編輯 | 飛天逸面、小球藻
圖片編輯 | YIRAN
設計| 九陽、魚一條
首圖、封圖 | 柳葉氘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