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一個小時,來到雙流區牧馬山麓的“瞿上田園”,一座宏偉的宮殿式建築出現在眼前。有人驚呼:好像皇宮啊!人們拿出手機拍照。穿漢服的小姐姐在廣場上拍影片。一個小夥子戲精附身,站在砌臺上說:天下,不是朕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同伴回道: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大家都被他們逗笑了。
確實,這座漢唐風格的建築非常容易讓人入戲。給外地的朋友看照片,他們的統一反應是:哇!去西安了,在大明宮?或者,在武漢,湖北省博物館?我說都不是,這裡是成都,雙流區廣都博物館。
近日,廣都博物館開館,路雖遠而遊客紛至。據官方介紹,博物館建築面積為9037㎡,館藏文物近3000件,包括石器、玉器、陶器、青銅器瓷器、骨角器等7大類別,其中開館展示文物約692件(一級文物20件),如五代黑陶地軸俑、籍田陶俑、世界最早標明產地的蜀錦等珍貴文物。
·廣都博物館外景
何謂廣都?
展覽在負一樓,分為五個展廳,參觀動線是一個“幾”字形(不按這個路線,容易時空錯亂)。展覽內容時間跨度近10萬年,把從石器時代至民國的雙流歷史說了個明明白白。
展廳裡,石器時代遺址串聯起遠古人類的足跡。雙流區王家堰遺址考古發現證明,早在距今約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片土地上打磨石器、狩獵採集、繁衍生息。隨著更多的遺址發現,證實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開始步入定居生活,形成了星羅棋佈的聚落格局。
《蜀王本紀》中記載:“蜀王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反映了古蜀王國統治中心在成都平原上的變遷。先民耕作于田畝之中,蓄養禽畜,製作陶器,迎來了文明的曙光。到商周時期,蜀地農業已發展到相當可觀的規模。
近年,在三官堂遺址(今雙流區黃水鎮長溝村)發現了大量的水稻種子,這是新石器時代成都平原水稻栽培的又一例證。另外還有粟、黍、獼猴桃、紫蘇、野大豆,和一些未知種屬的種子。這一時期,三官堂成為成都平原的糧食加工地。
·雙流黃水出土的植物種子
《山海經》記載:“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都廣”即“廣都”。說明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歷史上,作為古蜀王故治,這裡是古蜀農業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天府之國農業中心地區。
漢高帝六年(前201),漢高祖劉邦詔令天下所有縣邑築固城牆,開啟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次全國性城市營建。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西漢中央政府在蜀郡設定廣都縣(今雙流區中和一帶),雙流的城市化程序由此拉開了帷幕。
長期以來,關於漢代廣都城位置爭論不休,一直未有令人完全信服的結論。近年來,在專家學者的努力下,結合新近考古發現與文獻,基本確認漢代廣都城就在中和場一帶。但由於近世基建繁多,中和場原貌不復存在,漢廣都城城牆、護城河等地面遺蹟難以尋蹤。
·東漢石羊,雙流黃水出土
隋仁壽年間,為避太子楊廣諱,取左思《蜀都賦》“帶二江之雙流”,廣都更名雙流。明洪武十年(1377),撤銷雙流縣建置併入華陽縣;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雙流縣。此後,華陽、雙流、廣都,分分合合,難分你我。
廣都的城市史,興起於漢,茁壯於唐宋,繁榮於明清及至今天。廣都博物館東邊1.5公里處,就是舊石器時代遺址;西邊是牧馬山,這裡有漢至唐宋時期的文物遺蹟及蠶叢祠;以北是雙流機場,每兩分鐘就有一趟航班起落,當飛機和“舊時宮闕”同框時,有一種奇妙的時空穿梭感——滄海桑田,古蜀故地如今成為成都的對外交流門戶。
何處是瞿上?
展廳裡,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了古蜀國都城瞿上城的由來。相傳古蜀王蠶叢沿岷江而下,在成都平原建立了都城瞿上城,教民農桑。關於“瞿上城”的位置歷來有許多討論,有雙流牧馬山、新津寶墩、郫縣古城、彭州海窩子、廣漢三星堆等地之說。
瞿,即鼓眼、縱目之意;瞿上,是縱目人最好的地方。宋朝《路史·國名紀》記載:“瞿上城在今雙流縣南十八里。”
上世紀40年代初,歷史學家顧頡剛到雙流進行實地考察,說:“牧馬山是成都平原西部第一座山,如城垣一般,防守極便,立國於此可以控制平原。山上又好耕種,足以自給。假使我是當時的王者,走到這裡也不肯把它放棄的。我敢臆斷,牧馬山上定是一塊好地方,蠶叢和魚鳧的都城遺址有尋得的可能。”
民國文史學者李澄波考證,瞿上城在今新津縣與雙流縣交界之牧馬山蠶叢祠九倒拐一帶。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時,進一步考證,瞿上城在今雙流縣南十八里的牧馬山上,瞿上鄉境內。
據說,蠶叢是黃帝的後代,來自氐、羌大族。氐、羌族人從青藏高原進入岷江河谷地帶,大約是中石器時代。蠶叢來到岷江河谷後,努力發展蠶業,把野蠶變成家蠶。川西沃野千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於養蠶。蠶叢率其部沿岷江繼續南徙,最後到牧馬山安營紮寨。
蠶叢以農桑興邦,奠定"天府之國"的基礎。西周末期,國力已強大到足可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禮,因此乘機在蜀中稱王建立蜀國,而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見鎬京已被四夷包圍,帶著官員逃到洛陽,建立了東周,這就是“平王東遷”,開始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戰國時期。
·商周時期的陶器,雙流清河村遺址出土(上)、雙流友寧橋遺址出土(下)
人類學家說,“神話即誇大了的史實。”近年來,考古工作者一直在雙流尋找驗證神話的蛛絲馬跡。在雙流區黃水鎮及臨近的新津縣花源鎮,相繼發現了多處商周時期的遺址,有的甚至是巨型遺址。
也許將來會更多的歷史謎團揭曉。我想,關於蜀地先民的故事,如果拍一部古蜀國版的“封神·瞿上風雲”,一定很好看。
神奇寶貝
#“十二生肖”俑
一組陶俑讓人嘖嘖稱奇。這些陶俑都是文官的造型,三十多釐米高,最奇特的是,文官的帽子上,都雕有“十二生肖”,活靈活現。關於陶俑的來歷,當時的新聞這樣報道:2004年4月,成都市考古隊在雙流縣的籍田鎮發現了一座五代後蜀末期的古墓。
從出土的買地券資訊,可知男主人徐公為籍縣(四川古地名)人,下葬時間為五代後蜀廣政二十七年,即公元964年。這座墓是夫妻合葬墓,全部由石頭修建而成。墓碑由一隻龜馱著,顯示了墓主的身份尊貴。官帽上的“十二生肖”造型,專家推測可能與墓主的道教信仰有關。
·“十二生肖”陶俑,五代十國時期,雙流籍田出土
除了“十二生肖”文官俑,還出土了伏聽俑、“地精”立俑、人首蛇身俑、鼓俑、神怪鳥等造型奇特的陶俑。另外,有些陶俑有絡腮鬍子,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想來那時候雙流和西域交往很密切吧。
還有一種陶俑,上面是一隻鼓的形狀,下面是一隻腳支撐著整個鼓,而這些腳有人的,也有馬蹄、象腿等,造型非常奇特,這叫“腳鼓”,但具體的用途正在考證中。
#“外星人”俑
幾個看上去很萌、又酷似外星人的陶俑吸引了人們駐足。因為造型實在太另類,有人懷疑是外星人的作品,也有人覺得像三星堆的青銅人。我倒覺得像科幻玩偶,和今天的審美很配,看來古人的精神狀態領先現在上千年。
這些陶俑是大約1700年前成漢時期的文物。建都於成都的成漢政權(304年-347年),是東晉十六國之一,歷史上成漢的疆域,北至漢中,南至滇、黔北部。目前四川地區已知成漢墓葬不足10座,在西昌、什邡、華陽等地均有分佈。
這些神秘的陶俑與外星人,或三星堆青銅人,到底有沒有關係?不僅是觀眾吃驚,連專家也覺得好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索德浩2012年參與發掘了成漢崖墓,他就曾對媒體表示:“成漢俑外形雖然特異,但並不讓人陌生,二十世紀80年代發現的三星堆器物坑中就有類似外形的青銅人像。”
索德浩列舉了成漢俑與三星堆青銅人像的幾點相似之處:1、長方形臉,一改東漢以來四川陶俑面部圓潤的特點;2、眼睛外凸,為成漢俑和三星堆青銅人像所特有,中國其他地域極少發現類似人像;3、大耳;4、扁闊嘴、粗眉弓;6、雙手習慣置於腹前。7、由面貌和形體反映出來的體質特徵相近。
除了這些神秘的成漢俑,還有大量形象生動的漢代俑,撫琴吹簫、騎馬射箭、耕田放牧、炊爨宴飲……體現了漢代蜀地生活的方方面面。
·漢代陶俑,雙流華陽出土
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歷史學家霍巍曾經指出:“四川漢代的陶俑和中原出土的俑類相比,沒有嚴格的身份等級特點,題材與中下層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體現出活潑輕鬆、隨性自然、略帶詼諧的藝術風格。”或許,這就是四川人天性樂觀的歷史證據。
展覽資訊
成都市雙流區廣都博物館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
成都市雙流區瞿上城路117號
編輯丨Rain
圖源丨Rain
參考資料丨索德浩:《成漢俑與三星堆器物坑青銅人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0;
蔣藍:《索德浩:“俑”現出的漢代成都》,成都日報,2020.8.31;
陳誠、徐潔瑩:《古蜀國哪裡尋?專家圈定雙流牧馬山商周遺址》,華西都市報,2009.11 .20;
鄧秋:《雙流古墓驚現“怪物”》,成都晚報,2004.5.18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影片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式丨YOU在場小程式丨YOU成都抖音
今日頭條丨一直播
合作新增微訊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