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從艾葉平康堰沿旭水河逆流而上,沒有想到變成了沙塘壩半島尋鹽之旅。這一帶歷史上曾經井灶林立,豐盛井、大旺井、寶善井、滷池、曬鹽壩等當地人如數家珍,半島上的不少老宅都帶有井灶房的明顯印記,由於水位較低可以看出旭水河當年的模樣,河邊老碼頭還有風化難辨的石碑,站在山坡隔河遠眺東源井天車。
雖然多次到訪貢井艾葉灘,不過見到平康堰閘前如此低的水位尚屬首次。
平康堰旁邊的房屋上釘著“豐盛井”的門牌,據瞭解豐盛井是這一帶的著名井灶,旁邊不遠的院落內是原貢井鹽廠滷水池遺址。
一段殘存的石梯步及欄杆,這段石欄杆建造方式與貢井老街千佛崖碼頭欄杆相同。
河邊的一片臘梅花下石砌底座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上面留存著一根鐵管從樣式看應該是過去鹽井天車風篾繩的固定樁。
固定樁旁一座座飽經滄桑的老宅或多或少都帶有井灶房的印記
抵近大宅,這原來是顏桂馨堂的大旺井櫃房,2017年底被列為自貢市歷史建築。
如今的大旺井櫃房已改為民居,改擴建非常嚴重,依稀可見當年的榮光。
從這座老宅邊,繼續沿旭水河逆流而上!
河邊有一棵掛牌的百年古樹,旁邊還有一個人工開鑿的洞口。
不知不覺已漫步到貢井區艾葉小學的對岸
順著河邊的老碼頭遠眺對岸依山而建的傳統民居建築
由於現在這一段河邊正在重新打造,時常能看到一些殘破的鹽業遺蹟。
枯水期的超低水位,依稀可見過去堰閘修建前旭水河的模樣,確實當年旭水河水上運輸還是很艱難的。
遠眺半島深處的鄉間風光
前方的旭水河變得更窄,兩岸翠竹綠樹頗有意境。
進入竹林深處的小碼頭,有一塊風化特別嚴重的“無名碑”,碑身和碑座基本完整,只是早已看不出字跡。
從碼頭邊望去,河灘大面積裸露,旭水河在此也變為了涓涓溪流。
當時油菜花尚未綻放,過幾天去補拍一組油菜花開的東源井天車美圖。
沙塘半島內散落的各類傳統穿鬥建築
從艾葉平康堰逆流而上到東源井對岸,完成了首次沙塘半島尋鹽之旅。這段並不算長的河畔保留不少自貢鹽業遺產,加上特有的旭水河半島鄉村風光,如能與東源井有機融合必將是艾葉古鎮遊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