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分享轉發、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人帳號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影片素材可約,謝謝。)
對於大多數攝影人來說,但凡在媒體或者網路上看到漂亮的風光及各種“大片”,都會不由而然地心嚮往之。比如前段時間,我就被一段“良渚遺址公園”晨霧加晨曦的唯美影片給驚豔到了,然後便於某天清晨出發,也想過去碰碰運氣。可惜老天爺不僅用一路陰霾來招待,還慷慨地降下小雨為我“洗塵”,而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航拍視角中的畫面也平平無奇,只是因為空曠無人,讓整個景區更顯靜謐且溼潤。
為了避開可能的客流人群和方便飛無人機,我這次選擇的是景區東入口,順便也抱著能“自由出入”的想法,因為在杭州,有些收費的公園景點在早晚是免費對外開放的(比如植物園)。可惜良渚的管理相當嚴格,保安也和西湖看管蘇堤的工作人員一樣,大清早的也不睡個懶覺,看到我靠近就從值班室跑出來詢問,態度倒是不錯的,只是強調景區在9點以後才開門,一副鐵面無私的表情,哈哈。而事實上,沒多久就進去一輛小車和一位拖著露營車帥哥,估計是景區工作人員或者什麼媒體(車輛司機下來登過記)吧。
好在此行的主要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航拍晨霧,所以並不需要進景區(能進當然更好啦)。遺憾的是就算天空稀稀拉拉落著小雨,公園裡的水池水塘和水溝上,也並沒有任何動靜,更別提水霧蒸騰的景象了。掐指一算,可能最近兩天的陰霾小雨,把良渚及周邊地上地下的溫度都給“中和”得差不多了。
當然,之前看到的影片也存在無中生有,被施放“後期大法”的可能,科技改變生活,對攝影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最近兩年被捧上天的“AI”,雖然很多人工智慧一看就是誇張的演示效果,但在處理一些圖片和影片方面,的確有點讓人細思則恐。畢竟把原本就有的各種濾鏡外掛捆在一起,再透過繁複的程式計算後一步步實現操作者的想法,還是非常可行的。
扯得有點遠,再說說這次良渚之行的意外收穫吧,那就是這隻灰椋鳥(不敢確定,歡迎老師們指正)。在我航拍的時候一直就在附近蹦蹦跳跳的,一會兒在綠化帶裡啄草吃蟲,一會兒在馬路中間叼果殼,一會兒又飛上枝頭擺會兒Pose……湊近跺腳也只往旁邊躲了躲,並不飛遠。因為看到它這麼粘人,才讓我沒經受住誘惑,去尾箱裡掏出相機。
過分的是等完全準備好,這隻壞鳥又開始跟我玩起“捉謎藏”,最後只在公園門前的矮牆上給了幾分薄面,搔首弄姿好一會,然後突然一躍而去,等了三五分鐘,再沒有回來!直叫人感嘆,原來無情的不僅是女人,還有這種鳥啊!哈哈。
最後再弱弱地問一聲,良渚遺址公園現在還對杭州人免費開放嗎?可以跟植物園一樣,清晨和晚上也對市民開放就好了!其實這麼偏遠的景區,早晚過去跑步健身的人應該也不會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