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麥積山石窟棧道遠眺,會讓人驚歎於初冬此地林木的茂密程度。這座山是被“獨寵”的——它是“秦地林泉之冠”,它是“隴右名山”,它天生就是要出名的。它有如麥垛般的奇怪形狀,在群山中特立獨行,而開鑿在山崖上、密如蜂房的洞窟則為它又增添了傳奇一筆。
首見麥積山石窟,最先入目的大約就是位於東崖的大佛,這是石窟最大的佛像雕塑,幾乎覆蓋了半面崖壁。
沿著蜿蜒險絕的棧道前行,一尊尊精美佛像默默佇立,生動、細膩,讓人為之驚歎,也讓人浮想聯翩——如果佛像會說話,他們會告訴我們什麼呢?
他們大約會先做一個自我介紹——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公元384至417年,即十六國的後秦時期,歷經1600餘年風雨,現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米壁畫,崖閣8座。他們最出眾、最特別也最引以為傲的是精美的泥塑藝術。
沒錯,如果有充足時間細細觀賞,你會被每一座佛像背後蘊含的美感所震撼。他們的面部表情傳神,服飾紋理細膩,色彩圖案動人,手勢姿態生動,他們身上的每一處細枝末節都在告訴你,老祖宗的技藝和審美一騎絕塵。
他們還會告訴你自己走過的每一個朝代,留下的每一點痕跡——風雨飄搖的後秦,執拗的皇帝決心讓佛的法號傳遍中原,留下了石窟最初的樣子。自此開始,麥積山經後世10多個朝代不斷開鑿重修,成為如今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後來,不同歷史和文明碰撞融合的北魏將石窟推向鼎盛,為後世留下數量最多的造像;北周則以令人震撼的千佛廊和位置最高、最宏偉的散花樓寫下濃重一筆。千佛廊上,佛像整齊排列在山體上,身姿容貌各不相同,千佛千面。
幾乎沒有開窟的宋代默默為散花樓添上屬於本朝的特徵。經宋重妝,分立兩側的金剛力士表情猙獰誇張,橫眉立目,肌肉發達,身材壯碩,站在力士腳下仰望,有十足的壓迫感和震懾力。
明清之後,地處西秦嶺山脈深處的麥積山被漸漸淡忘。動盪的年代,默默無聞反是幸事,他們藉此躲過了戰火,躲過了莫高窟那樣被掠奪的悲慘命運,如果沒有風雨陽光侵蝕,沒有地震破壞,石窟和塑像的規模一定會更加驚人。
走進一個又一個佛龕,流連在一個又一個佛像間,這些泥作彩塑帶著讓人沉迷的吸引力,他們彷彿有了靈魂,有了性格,有時是天真嬌憨,有時是悲憫可敬,他們是佛,又帶著人的氣質,他們演繹的就是人間。
從最初佛教傳入時造像的高鼻寬肩印度風,到北魏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帶,及至隋唐的豐滿圓潤、器宇不凡,再到宋代的秀麗嫵媚、楚楚動人,每一座雕塑都帶著各自朝代的風格烙印。
你可以在他們臉上找到恬靜平和,找到高貴聖潔,他們不言不語,默默地看著一切。
千年時光裡,他們透過麥積煙雨,看似水流年裡的秦州風雲,看白雲蒼狗,看興旺盛衰,他們不言不語,看高樓起,看高樓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