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第二屆陽明文化周
為這座古城披上了
一層濃厚的文化色彩
此次文化周以“滁山與我最多情”為主題
透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深入挖掘和傳承陽明文化
其中
“體悟知行合一”
陽明文化主題採風活動
吸引了眾多陽明文化研究專家、
媒體大V等文化愛好者參與。
“體悟知行合一”
—陽明文化主題採風活動
組織陽明文化研究專家、媒體大V等採風團,沿琅琊山—遵陽街—南京太僕寺—龍潭、陽明書院遺址—豐樂亭—明湖等進行採風,並現場交流。
看點介紹:
琅琊山
琅琊山,位於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西南約5公里、現滁州市的西郊。主峰小豐山,海拔317米,總面積240平方公里。琅琊山享有“蓬萊之後無別山”“皖東明珠”之美譽。因盛產多種中藥材,而被人們譽為“天然藥圃”。境內有醉翁亭、琅琊閣、城西湖、姑山湖等旅遊景點。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 記》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勝古蹟而傳譽古今。自宋代以來,琅琊山一直是皖東有名的歷史勝境。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琅琊山是首批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的國家森林公園。2024年2月6日琅琊山景區被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醉翁亭
醉翁亭,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於北宋慶曆七年 (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命名。醉翁亭總面積約1000 平方米,亭園內有九院七亭,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 “醉翁九景 ”。醉翁亭前有“讓泉”。醉翁亭整個佈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 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歐陽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帶的建築,佈局緊湊別緻,具有江南園林特色。
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醉翁亭列為安徽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遵陽街
(拍攝:王鳳祥)
遵陽街位於滁州古城東門外,原名東關街,在滁州任太僕寺少卿時,為預警“流寇”,維護治安,召集了百餘家民戶,在太僕寺東南空曠野地從事農桑,免除租賦,組成社群,維穩安居。嘉靖年間,滁州人徐子林在王陽明講學的舊址處建祠祭祀王陽明。明清以來,王陽明的講學處經常可見文人雅士前來憑弔。陽明祠屢廢屢興,晚清至民國,雖朝代更替,滁人仍不忘王陽明的恩德,為紀念王陽明在滁州講學,東關街被命名為遵陽街。現在的遵陽街。青磚黛瓦馬頭牆式建築風格獨具魅力,展現了滁州古城風韻,成為滁州人及外地旅客的必至之地。夜幕降臨,遵陽街燈火闌珊,青磚黛瓦間,小吃攤前熱鬧非凡,每一口地道美食都是對滁州味道的完美詮釋,讓人流連忘返。
南京太僕寺
南京太僕寺是明代掌管馬政的中央官署。在冷兵器時代,馬匹是行軍作戰和運輸必不可少的戰略物資,馬匹的繁衍關係國家興亡,因此,歷代王朝都非常重視馬政。明太祖朱元璋佔據應天(即南京)之後,即令在江淮地區大量繁養馬匹,置群牧監於滁州。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朱元璋下詔在滁設立太僕寺,統於兵部,專門管理馬政,正式訂立養馬之法。命應天、廬州、鎮江、鳳陽等府,滁州、和州等地軍民養馬。王陽明曾在滁州任南京太僕寺少卿。
龍潭、陽明書院遺址
(圖為王陽明在滁講學)
位於南京太僕寺景區公園西南的龍潭,在滁州十二景中亦稱柏子靈湫,相傳最早為漢代採銅留下的礦坑,以後山泉流注,積水為潭。歐陽修曾在柏子潭祭祀。朱元璋駐軍滁州時,遇大旱,往龍潭求雨,敕建“柏子潭神龍效靈碑記”。王陽明在滁州督馬政,地僻官閒,諸生皆前來受學,他白天與眾弟子遨遊山水,晚上則環龍潭論學,傳習絃歌,王陽明有詩《龍潭夜坐》。
豐樂亭
豐樂亭位於琅琊山旅遊區豐山腳下紫薇泉旁,是北宋時期由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所建。豐樂亭的建造始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在任期間發現甘泉,遂疏泉鑿石,闢地建亭,並命名為“豐樂亭”,寓意“歲物豐成,與民同樂”。亭子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著稱,具有木質結構的屋頂和優雅的弧度,簷下的飛簷翹角使整個亭子看起來更加靈動。亭內的牆壁上刻有許多詩詞和書法作品,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明湖
明湖公園位於滁州市主城區東南方向,佔地面積約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5.6平方公里。明湖公園總體規劃建設以“明”文化為主線,串聯起明文化廣場、明代皇家園林、鄭和寶船等,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
陽明文化主題採風活動
除了讓人們深刻感受到
陽明文化的魅力
也將為滁州文旅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未來
滁州將繼續深入挖掘和傳承陽明文化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讓更多的人瞭解
這座古城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魅力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編輯:張榮蓉,初審:賁方舟
複審:嚴 慧,終審:張 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