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道川菜新品,做法明確,味道一絕,值得大家收藏。
香椿白肉卷,現在正是吃香椿的季節,搭配蒜泥白肉一起食用,味道清香。
1.把豬後腿肉洗淨放入加姜塊的清水鍋裡煮熟撈出晾涼,切成長約7釐米的薄片。
2.把新鮮椿芽、豌豆苗洗淨,控幹水分,取小一束裹上熟肉片裝盤。
3.將醬油、白糖、川式紅油、香油、味精、蒜泥、精鹽等入碗調勻成味汁,淋於肉捲上即成。
混椒牛掌,一款略帶燒椒味型的扒牛掌,耙爛入味,清香麻辣,沒有一點點異味,越吃越上頭。
1.把牛掌治淨了放入高壓鍋,待放入菜油、化豬油和蔬菜汁燒開後,改小火壓1小時,直到牛掌軟熟才撈出來裝盤。
2.把燒椒末撒在牛掌上面,周圍放煨好的芋頭,待上籠蒸8分鐘後,取出來撒上韭菜花和青紅椒丁,最後淋一點熱油即可上桌。
3.蔬菜汁的製作:姜蔥蒜、芹菜、香菜、韭菜、鮮花椒,鹽、料酒、青花椒油,香料粉,倒入破壁機,加入少許清水攪勻即成。
燒椒老人頭菌,川菜二十四味型之一,燒椒味型的菜品,主要以青辣椒經過火燎之後,加以調味製作出來的味型,拌菜有其獨特的味道,深受大眾喜愛。
1.將豇豆下開水鍋裡焯熟,撈出瀝乾水分後,盛入盤中墊底。
2.老人頭菌切片,下開水鍋裡焯熟後,撈出來待用。
3.將燒椒、老人頭菌放入拌菜瓢中,加入蒜粒、青椒醬、雞精、味精、白糖、美極鮮醬油、陳醋、辣鮮露、熟香菜籽油拌勻,盛在盤中豇豆上,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幹拌烏雞,幹拌是一種川式拌菜方法,幹拌的意思即是用辣椒粉或者餈粑辣椒不需要潑油,直接與食材拌制的菜品,成菜乾爽麻辣,帶著幹辣椒的口感,吃著別有一番風味。
1.淨烏雞沖洗淨,下入開水鍋中,汆去血水後撈出, 放在盤中備用。小蔥切寸節,香菜切短節備用。
2. 將料酒、醪糟汁、生薑(拍破)、大蔥節、自貢井鹽、紅花椒粒混合,均勻抹在烏雞裡外,連盤一起放入蒸籠中大火蒸約20分鐘,取出晾冷。
3.烏雞晾冷,用手將肉撕成粗條。納入盆中,加入小蔥節、香菜節,調入鹽、味精、舂制辣椒粉、花椒粉、白芝麻拌勻即成。
椒麻春筍燜冒節子,椒麻味也是川菜二十四味型之一,主要以小蔥和花椒一起剁細,用熱油激香,組合出來的一種獨特味道,這道菜就是這款味型的深加工,冒節子即指滷熟的肥腸,冒熟的肥腸段。
1. 新鮮小腸拿回來用醋和麵粉洗乾淨,然後打成結,泡椒切末待用。
2. 然後用高壓鍋下入冒節子,泡椒和鹽。再加水淹沒即可,上汽壓制10分鐘,用壓力鍋是為其入味,去腥,熟爛。起鍋瀝去水分待用。
3. 春筍底部切滾刀塊,筍尖對開圍邊過水後待用,鍋里加入水和調味料青椒油,放入提前入味的冒節子,和春筍一起燜5分鐘收汁即可起鍋裝盤,最後撒點剁細的蔥花,青椒碎,青花椒,即可上桌。
4.自制椒麻雞汁:
(1)鮮麻辣鮮露30克、雞精30克、青椒汁醬30克、青椒油10克、青椒醬(炒制) 青椒500克、青尖椒200克、老薑100克、大蒜子50克、小茴香30克、八角10克、香葉10克、桂皮10克、山奈8克、白扣10克、菜籽油100克、時蔬邊角料。
(2)菜籽油燒熱,下入所有東西一起炒香加入5斤清水,大火熬製10分鐘,小火熬製20分鐘,調入基本味,打去渣,油水分離盛裝,既成所用的自制青椒汁和青椒油。
椒麻春筍,這道椒麻味型的菜品主要體現食材的本味和椒麻味,調味不能複雜,不能蓋住春筍的清香味,吃的是椒麻,品的是清脆。
1.乾花椒用溫水泡漲後去掉黑籽,小蔥葉洗淨與花椒一起剁細,然後加入少許熱油,激出香味,即是椒麻糊。
2.春筍處理乾淨,切成3釐米長的片,入開水鍋焯水,撈出晾涼,納盆中加入鹽、椒麻糊拌勻,裝盤後稍加點綴即可。
絕味紹子鴨,江湖菜系的做法,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滷熟的鴨子再配上乾爽的紹子,不是畫蛇添足,而是錦上添花。
1.草鴨宰殺治淨,豬後腿肉剁碎,將白酒噴灑在淨草鴨身上,加入姜蔥、鹽均勻地抹在鴨體內外,醃製30分鐘備用。
2.將草鴨放到滷水中滷製1小時,取出斬成塊,放入盤內備用。
3.起鍋燒油,燒至五成熱時,倒入剁碎的豬肉炒香,下入郫縣豆瓣醬,蔥末薑末,青紅美人椒粒炒香,下入清湯燒開,加入鹽、味精調味出鍋,倒在盤中鴨肉上面,用香菜點綴即可。
4.滷鴨的滷水製作:
(1)香料(八角100克,沙姜50克,花椒30克,香茅25克,桂皮20克,小茴香、白芷、靈草、香葉各10克)用紗布包住,放入水中煮5分鐘,撈出備用。
(2)A料(老母雞1只約2千克,裡脊肉1千克,豬龍骨2.5千克,乾貝200克)放入水中清洗乾淨血水,焯水。
(3)將不鏽鋼桶放入清水20千克中倒入糖色、A料、香料,加圓蔥1千克、老薑500克、蒜250克小火煲制3小時,加調料(美極鮮味汁、白酒各500克,鹽200克,味精、雞粉各100克)煲2小時即可。
手抓大排,很多餐廳都會將這道菜作為招牌菜,可以批次製作,排骨外酥裡嫩,鮮麻清辣,特別受歡迎。
1.把排骨處理乾淨,加入姜蒜米、蔥花、洋蔥碎、泡辣椒節、青紅小米椒節、鹽和料酒醃2小時至入味,放入滷水鍋用中火滷30分鐘至熟,撈出來晾涼,斬成長段。
2.起鍋燒油,下入滷排骨段炸至表面金黃酥脆時,撈出來瀝油備用。
3.鍋留底油,投入豬肉末炒至幹香出油,下入姜蒜米、青小米椒節、紅小米椒節、芽菜末、老乾媽豆豉醬炒香出色,放入炸過的排骨段,烹入料酒,調入鹽、味精、雞精、白糖、醬油炒勻入味,淋入藤椒油,出鍋裝盤即成。
豉香帶魚,豉汁味型的菜品,也是川菜十大傳統味型之一,豉香味濃郁,帶魚脫骨入味,下飯一絕。
1.把帶魚切成5釐米長的段,拍上一層乾粉,下入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來瀝油。
2.鍋入少許油燒熱,下入薑末蒜末、豆瓣醬、黑豆豉末炒香,再放入少許海椒面炒勻,摻入適量鮮湯燒至微開,放入帶魚和小米辣椒末,並調入味精、雞精、白糖燒至帶魚入味,最後放入香菜節、蔥白節,倒入老陳醋,炒勻便可裝盤,撒上蔥花即可上桌。
鮑魚回鍋肉,回鍋肉是川菜十大代表菜之一,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道家常菜,加入了鮑魚的回鍋肉會讓這道菜賣得更貴,更上檔次。
1.將豬二刀肉炙皮並清洗乾淨,放入加有薑片和蔥段的清水鍋中,煮至斷生時,撈出來切成薄片。
2.鮑魚處理乾淨片成片,再下入鍋中,快速焯水並沖涼。
3.淨鍋燒熱,加入少許的蔥油,下入豬肉片煸炒出油,呈燈盞窩狀時,下入姜蒜片,郫縣豆瓣,烹入料酒,放入豆豉炒出味,放入青椒片和鮑魚片翻炒,最後撒入青蒜苗,翻勻便出鍋裝盤。
以上這些川菜你覺得怎麼樣?覺得還不錯的話,點贊,關注,分享,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點贊關注不迷路,這裡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美味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