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nsplash)
被低估的,
中國第三大水果
沒有什麼水果,比梨更適合中國人的冬天。
從已經開始下雪的東北,到如今還開著空調降溫的廣東,從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到山陵連綿不斷的西南山區,雖然地域和氣候天差地別,但不變的是這一絲溫潤的治癒,一顆顆清甜的梨子,滋潤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冬天。
△玉露香梨、庫爾勒香梨、佛見喜梨、紅皮梨,中國各式各樣的梨。(圖/朱夢菲、華觀)
梨是中國的本土原生水果,全世界約有35個原生種,其中中國原生的就有十幾種,經過幾千年的選育和種植,發展至今,中國已有3500多個梨品種。在這三千多個品種裡,你能吃到脆到極致的吉林蘋果梨、山西玉露香梨,軟爛的甘肅軟兒梨、山東太婆梨;甜到心坎裡的浙江蜜梨、新疆庫爾勒香梨;成熟後帶有酒香的遼寧南果梨,各種各樣的口感和滋味,幾乎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偏好。
△中國梨地圖,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梨樹種植。 (製圖/劉耘碩)
梨不僅可以鮮吃,在北京,人們秋冬季節總會來一碗小吊梨湯,梨香沁人心脾,消解了北京的乾燥;而在西北和東北,因為極寒天氣,大自然則創造出了凍梨的吃法,東北的凍梨清甜多汁,西北的軟兒梨如冰激凌般軟甜;在全國各地還有各種烤梨、梨霜、梨膏、梨汁、梨糖、梨酒,精彩紛呈。
寒風一起,天乾物燥,這顆滋潤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水果,正當時。
南果梨、萊陽梨、雪花梨、軟兒梨......
北方好梨承包了中國人的冬天!
有文獻記載起,中國人吃梨就己有3000多年的歷史,湖北荊門、湖南長沙馬王堆、新疆新疆吐魯番均出土過不同時期的梨乾、梨核。中國西北地區的原生梨,還曾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世界各地,至今印度的部分地區還把梨叫做“至那羅閣弗咀邏”,意為“漢王子”。如今,中國梨的年產量高達1926.53萬噸,近十幾年,中國梨的年產量均佔全球的70%左右,位居全球第一,這麼多梨平均分到每個中國人頭上,有27斤之多。
△秋天,中國梨豐收的季節。 (圖/ 李玉龍)
這麼多梨裡,中國哪裡的梨最好吃?
《本草綱目》裡曾寫:“昔人言梨,皆以常山真定、山陽鉅野、梁國睢陽、齊國臨淄、鉅鹿、弘農、京兆、鄴都、洛陽為稱。”上述地名落在今天分別歸屬於河北、山東、河南、陝西,所以對於上面的問題,李時珍的答案是:“好梨多產於北土”。
△2022年部分省份梨產量,河北遙遙領先。(製圖/任東)
口味是主觀的,但從客觀的資料來看,北方梨的產量依然遙遙領先於南方。
山河四省,
承包了中國40%的梨
山河四省,是今年年初興起的一個新網路熱詞,指的是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個省份,這四個省歷來是兵家必爭地,同樣也是中國產梨最多的地方,歷史上出名的好梨,均大多產於此。
河北是我國梨的起源中心之一,在21世紀初,河北梨的產量佔全國30%左右、佔世界20%以上,換句話說,全世界每5個梨中,便有1個產自河北。河北栽培梨樹的歷史從漢代算已有2000多年,魏文帝曾讚揚趙州御梨“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煩釋涓”。趙州便是如今河北石家莊趙縣,至今在洨河之上佇立千年的趙州橋旁,還有華北最大的百年古梨樹群。
趙縣最出名的梨要數雪花梨,這個肉潔白如玉、味甜似冰糖的梨,陪伴了一代代河北人,甚至許多中國人長大,餓了吃個梨,渴了吃個梨,感冒上火也吃個梨,長大離家後,伴手禮也是梨。
而到了好客山東,秋天送禮的首選則是萊陽梨。1949年斯大林70歲生日時,5000斤萊陽梨就曾作為國禮送往蘇聯。萊陽梨無渣、甘甜、清脆,甜度比周邊產區的梨還要甜上幾度,在山東人眼中,此梨只應萊陽有。
萊陽梨獨一無二的根源,要從古時九州九藪之一的貕養澤說起,此處原為古時大澤,而後豨養澤水被引入海中,只留下一片廣闊的油沙地。而肥沃的油沙地剛好適合梨樹生長,再加之膠東半島四季分明,萊陽梨,是老天爺給山東人的饋贈。
當然,作為中國人的菜籃子、果籃子,山東好梨不止萊陽梨。在煙臺有一種太婆梨,也叫“老媽子梨”,因果肉黏軟,沒牙的老人也可食用而得名。與萊陽梨不同,太婆梨並非本土梨,跟如今的煙臺紅富士蘋果一樣,是美國傳教士攜帶到煙臺附近種植的外來品種。如今山東的“洋”梨還有源於日本的秋月梨,個大香甜,果肉極為絲滑,是最近風靡全國的網紅梨。
說到網紅梨,還有最近幾年的山西隰縣玉露香梨、高平大黃梨,和河南金頂謝花酥梨、周口黃金梨,數不盡的好梨給了山河四省人民幾千年的甜蜜。
東北除了凍梨,
還有老多好梨了
說起東北梨,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大多是凍梨,黑黢黢的一個,吃的時候用溫水化開,然後咬一個小口嘬裡面的冰冰涼涼的汁水,是東北暖氣房裡的“消暑”冷飲。其實東北人吃凍梨,早在清代就開始了。《吉林通志涼志》卷三十三記載“天寒凍結,其堅比石,浸之以水,寒氣內融,冰屑外結,以手振之,裂如脫殼,去其殼而繁而吮之,甘例無比。”
那麼問題來了,凍梨用的是什麼梨?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一般都是當地產啥梨就凍啥梨,比如在延邊,凍梨就是用蘋果梨做的。很多人以為蘋果梨是蘋果和梨嫁接的產物,其實它只是長得像蘋果的梨,略帶蘋果香氣,但本質還是個梨。蘋果梨屬於脆梨,果肉有些粗糙,除了直接吃或者做凍梨,延邊人也經常以梨入菜,冷麵、辣白菜裡就經常出現蘋果梨的身影,此時的梨是菜裡的點睛之筆,提供了一種果香馥郁的甜意。
寶珠梨、水晶梨、秋月梨.....
梨有多少寶藏品種?
烤梨、梨霜、梨膏、梨糖、梨酒.....
梨又有多少驚喜吃法?
本文出自地道風物
“地道風物”是《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平臺,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為行走的風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地道風物,他來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足跡遍佈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風物君的2000多篇原創文章,還寫了啥?
如果你發現在派出所等正式場合有一個“媽祖評理室”,請不要詫異;如果你看到考生將准考證的影印件放在供桌上一起拜,也不用慌張;如果發現路旁騎車大媽突然停下車,對著廟宇拜了一拜,再若無其事騎車離開,請謹記這是日常——因為這裡,是閩南。
“老爺保號”的魅力,沒人不懂吧?
每年夏秋季節,是食物中毒最高發的時期。提到食物中毒大省,你肯定提前想到了最能“見小人”的雲南。但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中國食物中毒省份前三甲,雲南僅位列第二?
山東:“你們真的不吃發芽的土豆?”雲南:“菌子煮熟就沒問題。”浙江:“我已經是吃河豚的老手了,這個河豚我一定要買來嚐鮮!”
不用質疑,浙江也是憑實力選入“前三甲”的!
作為中國夜市的“鼻祖”,這裡充斥著各種傳說與門派,但每一個小吃,都能讓橫穿夜市的人邁不開腿,不論是年輕人們鍾愛的炒涼粉、紅薯泥,還是本地人最愛的灌湯包、桶子雞,杏仁茶......最地道的“開封菜”,讓隔壁的“KFC”黯然失色。
這座北方城市,如何在千年前就開創了宵夜先河?
江西,在諸多吃辣大省的角逐中,被網友們熱評為“最能吃辣的省”,“連鍋都是辣的”。辣椒在江西人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種植辣椒,生產辣椒製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份火辣。
到底去江西哪座城,才能領略贛菜的辣度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