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趟奇妙的雪地行走:樑上看山巒,溝裡看人家。緩緩地走,就看到了秦嶺最美雪景。
接著上文,離開王順山後,過河過312國道,直接就往野竹坪上去。
我向好多人推薦過野竹坪這個地方,這是秦嶺深處一個世外桃源,景色優美安安靜靜,和外界唯一的通道就是通往藍橋的這段公路。
當時“當代愚公”村書記徐餘章組織村人修通車公路,村民積極捐款,出力出錢,用了四年時間,修築了長11華里的藍野盤山公路,翻越成仙嶺。
我不知道今天這段路況如何,所以拐入這條路後,算是探探路。
路口雪不少,但是不影響通行,我怕的是陰坡的幾個拐彎,好在路修建的比較寬,也能看出來這裡撒了鹽,放心好多。
路上還捎帶了一個人,說是進村有事,但是他沒有敢開車。你看當地人都不敢開車,我們卻敢開一個兩驅就上來了。
從這裡高處遠望藍橋,玉山的拔地而起的層巒和下面密密的人家,都成了上鏡的美圖。
眼看就到樑上面,看到那個門樓子,真是感慨這個村子出了一個幹大事的村領導。
到了梁頂,雪還是很厚,問問從村子出來的人說拐彎處有冰雪,我們就不敢冒險,把車停放到梁頂,準備走走。
沒有想到,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們環穿野竹坪,看了一路的美景。
我們沿著梁頂一側非鋪裝路面(其實也是水泥路)前行。不久視野就開闊了,一眼過去,就是層層巒嶂,我們行走在高山之巔了。
這道梁叫做成天嶺,也有叫做成仙嶺,說是韓湘子修道成仙的地方,就是這道嶺把野竹坪和藍橋隔開了。
嶺上視野開闊,心情大好。
看雪景就是要看這樣的景色:腳下“個支支”的,眼前空曠曠的,層層的山,密密的林,還有下面這一處那一處的人家。
前面路上陽坡有戶人家,女主人洗衣服,這裡竟然有自來水。
我們曬曬太陽說說閒話逗逗院子裡的小貓,接著走,就是到頭的一個院子。
這幾家人都在最高處住著,下面就是野竹坪溝下面,只要有水,住在山的高處視野好,生活也方便。
可惜主人都不能欣賞這樣的景色,便宜我們了。
在暖暖的太陽下看著疊嶂,這天底下都是我們的了。雪上除了個別小動物的印子,就是我們的腳印了。
有小路通往下面的人家,我們順著就往下走。這裡的人家少有人住;即使有,多是老人,交流也不方便。
這樣一直走到水泥路最下面的這家,還是沒有人,
院子一側幾棵松樹下,卻有石桌石凳,很是雅緻。樹上掛一牌子——“蘭亭敘”,主人好風雅。
下面還有人家,只是沒有水泥路了,但是還有一條小路“之”字形往下,連線下面人家的。下面人家好像通著水泥路,估計通著村裡頭的大路。
商量一下,時間還早,我們就是走到村委會,然後從大路上去到梁頂,估計就是三四公里,時間還是夠的。
那就繼續前行,這裡看著景色蠻美。
沿著小路就往下走,小路上有積雪,不過不影響通行,繞了幾繞,就到了下面一個大院子。
這院子有四間寬的樓房兩層半。主人在,說這條路往下,就是通往村委會,我們放心了。
山裡人很勤快,陽坡的水泥路基本上都沒有雪,陰坡的路上還有人剷雪。我開始以為上面的是他家,一搭話他家在下面。
這是一個活雷鋒,說在家裡也沒有事情,能鏟多少就鏟多少。
再往下陽坡院子一個老太太正在曬太陽,問我們從哪裡來。之後說我們下來的地方叫做“停水湖”,說是和“曳湖鎮”有關係。
這個傳說我知道,“牧護關”就是“沒壺關”,“曳湖”就是“曳壺”,沒有想到這裡還有一個“停水壺”。
老太太說這裡叫做“黨礆”,下面就是黑龍潭,從這裡往裡走就到了輞川的雙龍韓河村,就剩下來一點路沒有通了。
這個我知道,我以前還計劃把這裡和輞川走透過,輞川那邊我還探過路的。
告別老太太往下走不遠,就到了河溝的大路,有路牌。黨礆這裡應該是一組,往下去就是黑龍潭,這裡我來過。
折返往村委會方向,我還依稀看到我們上次吃火鍋的地方。
岔路口的民宿沒有一個人,外面的房子蓋的像個天壇,夏天這裡挺熱鬧,冬天就沒有人了。
我們一路就上去就看到村委會,才想起來記一下里程:從這裡緩緩上到梁頂,是1.5公里,我們繞了一個圈,大約行程就是四公里多的路。
午後的公路沒有上午雪厚,也有小車通行了。我們也不羨慕他們,用腳丈量,才是看景最好的方式。
野竹坪,真是一個奇妙的地方,下了雪的野竹坪,更是一個奇妙的地方。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歡迎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