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作者:Eileen,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編輯:Yuan
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
孩子上一門興趣班,學了一段時間或者幾年後,說不想繼續了,家長應該就此放棄,還是推ta一把?
如果放棄,過去的付出是不是白費了,孩子會不會養成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思維模式,長大了會不會後悔沒堅持?
如果不放棄,會不會學得很痛苦,親子關係出現裂痕,心理健康也受到影響?
我們和經歷過這種猶豫與抉擇的三位家長聊了聊,看看他們最終如何選擇?以下為第一人稱講述。
目睹過同學的痛苦
我絕不在興趣上逼迫孩子
我叫Thomas,香港人,在英國讀的高中,後來在美國讀了本科和PhD。
我在國外讀書時,周邊的華人家長都很卷,會逼著孩子學美術或音樂,而且一定要達到某個水平,可能是因為攀比心,也可能是因為“多個技能多條路”的考量。
但我觀察到,這樣“逼”出來的結果都不太好。
印象最深的是有個高中同學,鋼琴學到表演的級別,樂理也學到了很高階,我們大學在同一個學校,有一次我問他,你還在繼續彈鋼琴麼?他說,沒有,以後我都不會再彈。
我自己則是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長大的,父母從來不逼我做任何事,興趣班都是我想學才去學。
中學時期,我打過羽毛球,練過空手道,下過圍棋、國際象棋,只要我的興趣愛好不影響學習,父母都不干涉。
大學以後,我的興趣就更多了,運動上有攀巖、射箭、賽車、潛水、游泳、降落傘等,還有旅遊、攝影,我還去學了鋼琴。
因為沒有被壓抑過天性,我的愛好很廣泛,而且幾乎沒什麼牴觸的事。
有了孩子之後,我就把自己經歷過的教育理念,用到了孩子身上。
我一直認為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提供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孩子自己嘗試過,才知道合不合適、喜不喜歡。
如果孩子有興趣,就陪著他堅持一段時間,因為有父母的陪同,孩子是不會很輕易就放棄的。
我玩的專案,除了降落傘、賽車這種不適合小孩子的,我都帶兒子去玩過。
在他五六歲時,我帶他玩了攀巖,他一開始覺得很好玩,有挑戰性,也有成就感。但到了瓶頸期時,要做一些枯燥的體能訓練,要規範動作、培養規則,就會覺得“不好玩了”,他就想放棄。
我沒有像以前同學的家長那樣去逼迫他,但我發現他對這個專案有興趣,作為父母肯定還是希望他能堅持,就用了一些迂迴的方法。
比如讓拿過中國冠軍的小孩子和他聊聊天,給他看國內高難度巖壁的手攀案例,想用身邊的故事打動他;也試過給一些獎勵,只要能完成今天的訓練,能得到一個小禮物,或者額外的遊戲時間;也會講些“大道理”,你想當運動員,肯定要付出,也會遇到困難,一定要去克服。
有時候,我也會有些情緒,因為他玩了有半年,買了一些裝備,還交了教練費,如果他不繼續,就都浪費掉了。但他就是不願意去,強迫也沒有意義,後來我就想開了,沒有再勸他。
但我自己還是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攀巖,有時候他看我爬完回來受傷了,或是累得不行,會說“這麼累你也還去嗎”,我說想達到一個目標,就是要付出的。
他就這樣看了一段時間,有天星期六晚上,他突然問我,爸爸你明天是不是要去攀巖,我能不能也去?他就又回到了巖壁上,開始沒跟教練,先找回了攀巖的樂趣,後來才找教練。
我覺得家長在興趣上不用幹涉太多,給孩子機會發掘自己的興趣,再給他提供好的培養環境就行——哪天有攀巖活動,上床睡覺的時間晚點也沒關係;如果他做得不好,沒有信心,多鼓勵他,幫他找找原因,給一些正面的支援。
但在學習或文化上,父母肯定要有一些堅持。
我有同學一家人定居在國外,他會要求孩子必須學中文,要認識中國文化,有一定的基礎。至於喜不喜歡,成年後還用不用,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那我在國內,孩子如果不願意學英語,也一樣的。我就和他講得很清楚,興趣愛好你可以自由選擇,但英語你必須要學,要能溝通,能看懂論文、教科書。你沒做到之前,我會陪你一起去做,會幫你,但這是個硬性規定,你不能反抗,也不能say no。
分辨孩子是真的不喜歡還是畏難
我叫Annie,女兒米糕今年9歲了,在北京的鼎石學校上學,也在楊鴻年合唱團學了兩年,現在在高階班。
楊團是世界三大童聲合唱團之一,非常嚴格,進團的第一年,我女兒就跟我說想放棄。
她是3歲開始音樂啟蒙的,學奧爾夫音樂學了兩年,5歲時在朋友那瞭解到楊團,楊團只在啟蒙班和初級班招新,之後的中高階、預備隊、表演隊都是從下面選拔,一層層篩人。
報名後的第一年沒什麼準備,第二年找了老師輔導,考進了初級班。
米糕在合唱團
楊團是高標準,同時高要求,上課又是大課,一個班40個孩子,老師在課上要儘量講新知識,不像米糕以前上的音樂課那樣,老師會跟孩子聊聊天、培養感情,女兒又沒有經歷啟蒙班,就不太習慣,學了兩次課後就跟我說,媽媽我不太想上這個課。
我自己其實也動搖過,因為我們住在順義,上課要去西城,要花不少精力和時間;而且我和孩子爸爸都不是搞音樂的,沒法輔導監督她,楊團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是音樂從業者,在這方面就更有優勢。
但朋友跟我說,“你們既然考上了楊團,就在那上,音樂上沒有別的機構比它更好了”。
我知道女兒是喜歡音樂的,5歲開始學鋼琴後,她聽到什麼曲子,自己就能彈個七七八八,她可能只是有畏難情緒,而不是討厭這件事,所以我想我得推她一把。
我就和她說:“如果你喜歡音樂,那這個課就是最好的了。你堅持一下,能考上中級班,那很好;考不上的話,我們盡力了,也不遺憾。但如果說是害怕困難就放棄了,媽媽覺得這樣有點可惜。”
她聽進去了這些話,後來再沒說過放棄。學合唱的兩年裡,她有很大的成長,有兩件事讓我很受觸動。
最開始那段時間,她的練習又要彈琴又要唱,還要打節拍,挺難的。有一次她彈著琴就哭了,邊哭邊拿一張餐巾紙放到臉上。我把紙拿開,問她怎麼哭了,她說,媽媽,真的太難了,哭完又繼續練。
那是她在用自己的方法消化情緒,克服心理障礙,我覺得很不容易。
還有一次是中級班考高階班,要考七和絃,這一般是考音樂學院階段才考的,對不到十歲的孩子而言是挺高的要求。
我自己又不懂音樂,只能跟她說,你要練哦,老師讓你們每天練。女兒練了幾天後跟我說,媽媽我都會了。
我當時很吃驚,哪有人會在考試前說自己都學會了,但我也沒法考她,就讓她對自己的事負責,要心裡有數,需要補課媽媽可以請老師,她說好。
後來她確實考得不錯,但我高興的地方不在於高分,而是她能把控自己的學習節奏,知道自己學到什麼程度了。
米糕在練習
不得不承認,家長的想法和孩子自身的喜惡,有時候是會有衝突。
我帶女兒嘗試過棒球、輪滑、游泳、舞蹈、藝術體操、網球等多項運動,當時的想法是,體育上一定要有一個稍微擅長些的,對身體素質有好處,而且人總得有點愛好。
但她確實不喜歡運動,藝術體操學了兩個月,堅決地說不想再學,網球堅持打了兩年也還是不喜歡,我和她爸爸商量了一下,也在今年夏天放棄了。
我覺得一個興趣班該堅持還是該放棄,要看孩子內心是否熱愛。
米糕沒事的時候會自己唱歌,也會很驕傲地跟別人說自己在哪學唱歌,願意教別人,我們能感覺出來她很愛這件事;但在體育上,她只是“聽話”,並不喜歡,所以我們會區別對待她的“熱愛”和“聽話”。
家長也會有惰性
何必要求孩子事事堅持?
兒子讓我把小提琴課退了後,我失眠了好幾周。
我叫Han,兒子今年5歲,上著四門興趣班——國際象棋、小提琴、網球、程式設計,小提琴報名兩週後,他就說不想上了。
我以為他是嫌練琴枯燥,所以想放棄,就和他約定說,堅持兩個月,我們再商量這個問題。
三個月後,他很認真地說,“媽媽,幫我把小提琴課退費了吧。”我問他為什麼,老師都說他進步很大。他說:“我是真的不喜歡,我覺得練琴很不開心,堅持了一段時間還是一樣。”
辛苦練琴的兒子
他的這番表達讓我陷入了反思之中,我意識到他並不是在耍性子,或者偷懶逃避,他是真的不想學。那我之前又是為什麼希望他堅持呢?
多少有點家長的攀比心理,覺得別的小孩子會鋼琴之類的樂器,我的小孩也要會。也有擔心他是情緒主導,沒有真正去了解,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就這麼放棄了,也許以後會後悔,就像我現在一樣。
我小時候學過跳舞,但是因為更喜歡和朋友在外面玩,不想呆在舞房一遍遍練習,就和父母說要放棄,父母也同意了。
但我現在長大了,挺後悔當時沒能堅持的,有了孩子後,就會希望他不要“重蹈我的覆轍”,不要輕言放棄。
失眠的那幾周,我的內心一直在糾結,孩子的意願和我的執念兩者不斷角力,最後我想開了,還是決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停掉小提琴課,讓他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小提琴經歷也算小小人生的體驗
畢竟我自己也不是很完美的家長,也有惰性,卻希望孩子凡事貴在堅持,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我們經常說,卻也經常忘記。
不過在我經歷一番思想鬥爭,幫他停掉小提琴課後,他自己又想去學了,說是因為朋友在隔壁教室練鋼琴,他比較要強,看到別人好,自己也會想努力變好點。
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沒必要在興趣班這件事上,和孩子槓上,堅持有可能事與願違,放棄也說不定峰迴路轉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北京國際教育和社群資訊首選中文平臺,帶你瞭解京城所有國際學校,彙集各類好玩的社群活動,還有生活方式、親子度假、國際教育動態等精彩內容等你來發現。關注我們,掌握第一手的國際教育資訊。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