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選關注我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不敢批評孩子,確實是如今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事情。
但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聽到好聽的話,批評的聲音縱然“刺耳”,卻也是每個孩子的成長必需。
為人父母,我們真正需要重視的,是批評的方式和內容。
很多時候,孩子禁不起批評,不是他們太脆弱,而是他們的自我評價系統還不成熟,外界的評價如果太“刻薄”“太密集”,他們就不堪忍受。
那麼,批評的話如何說,孩子聽得進去,還不會影響自信心呢?
父母又如何才能將語言變得更有力量,更有說服力?
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提供幾種參考方法——
使用描述性批評
並給孩子指明一條改正的路
關於表揚,相信大家都聽過一種方法,那就是多誇細節和過程,孩子具體哪些地方做得好,直接說出來,強化他們正面的行為。
批評孩子,也同樣要針對孩子的過程和細節。
我們真正要描述的是孩子的錯誤,而不是孩子這個人。
很多父母批評孩子時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孩子犯了錯,很容易上升到孩子的人品、人格,語氣中總是夾帶著指責、辱罵、威脅、命令……
在他們眼裡,孩子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憤怒之中,拒絕跟孩子進一步討論話題,讓孩子難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錯誤上。
任何一段關係裡,批評者的狀態和態度,決定了他的語言是否有效。只有足夠冷靜,才能在批評時保證客觀公正,就事論事。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表達,少一些譴責,多一些溫度,效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實踐中,最簡單的就是保持冷靜,具體地指出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並將重點放在改正錯誤上。
《正面管教》一書中曾經提到矯正錯誤的三個R:
承認(Recognize)——“我犯了一個錯誤!”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這其實就是孩子犯錯之後,最簡單的糾正流程,它告訴孩子,錯誤並不可怕,批評也只是幫助你認識錯誤而已。
參考話術:
“我看到……”(描述你所看到的過程和細節)
“發生什麼了?你的感受如何?”(鼓勵孩子說出想法或者感受)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孩子打碎了鄰居家電瓶車上後視鏡,你可以說:
—我剛聽說你把阿姨車子的後視鏡打碎了,發生了什麼?
—我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沒注意到那裡有電瓶車。
—你現在準備怎麼辦?
—嗯.......我想我應該去和阿姨道個歉。
—你說得很對,不過這可能還不夠,是不是需要給阿姨買一個新的後視鏡?彌補錯誤?
在這個過程中,和孩子商量直接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為自己犯的錯負責。
只要大人批評時態度和語氣誠懇,孩子也會與其合作,將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適當喚醒孩子的內疚感
引導他自己判斷行為的好與壞
孩子犯錯,家長為了讓他長記性,想方設法地讓孩子體驗感到羞恥感。
我們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孩子出醜;會說一些難聽的話,讓孩子難堪,比如:你很笨、你很壞、你總是闖禍、你讓我覺得丟人……似乎孩子一定要知恥知羞後才能知錯,
這種批評聲,最容易引發孩子的羞恥心,孩子們感受到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徹底否定。
但這種羞恥感是孩子改正錯誤所必需嗎?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確實需要擁有一定健康的內疚心理,這樣才能擁有自省能力。
但是內疚和羞恥感是有區別的。
《超越羞恥感:培養心理彈性,重塑自信》一書中曾經提到過內疚與羞恥的區別:“內疚與你的行為有關,而羞恥感與你“自己是誰”有關。”
內疚感體現的是孩子對所做或未做之事的反應;羞恥感,影響的是孩子的自我評價。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批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一件事,並開始為之愧疚和反省,還是我們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個很差勁的人?
比如孩子在某次考試中,因為粗心而丟分:
引發內疚感:“這道題上次不是做過嗎?你這次又做錯了,是不是太可惜了?不然考試名次是不是可以多前進幾名?看來還需要再鞏固下知識。”
引發羞恥感:“同樣的坑栽進去多少次才滿意?你耳朵是擺設嗎?你簡直笨的要命!你就不覺得丟人嗎?”
同樣都是批評,但孩子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適當的內疚,讓孩子聚焦在錯誤身上;
而羞恥感,會讓孩子看輕自己。
想要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要懂得引導孩子自己認識這種行為是錯的,它是如何影響到他人,又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判斷行為的好壞。
一個孩子唯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錯誤,他才會真正成長。
我們可以告知孩子後果和影響,也可以直接表達你的感受,引導孩子反思。
參考話術:
(孩子亂按電梯樓層)“如果別人有急事,他該有多著急呀”(描述後果和影響)
(孩子打碎了花瓶)“這是奶奶最喜歡的一個花瓶,她肯定很捨不得”(描述他人的感受)
(孩子放學遲遲不回家)“媽媽很擔心,都沒心思做飯,四處問人有沒有看見你。”(表達你的感受)
好好表達,引導孩子體諒他人的心情,慢慢地就會吸取教訓。
幫助孩子建立起對他人的同理心和責任感,這種表達絕對比指責更加有效果,孩子們也願意去改變,為自己的行為設定底線。
不要總是試圖跟孩子劃清界限
給予孩子情感支援
讓我們再回到開頭那個話題:為什麼現在孩子都禁不起批評。
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看到了那個不被接納的自己。
很多孩子在外闖禍、犯錯,都不敢跟父母說,因為很多父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藉著教育的名義,無情地傷害和攻擊著孩子。
這對孩子的內心來說是毀滅性的,父母輕而易舉地喚醒孩子內心對自己的否定和懷疑。
他們甚至會對孩子說:“我以前是怎麼教你的?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你從來都不聽……”
他們在告訴孩子:“我已經盡了教育的義務,是你不行,是你做不到。”
這種批評聲加劇了孩子內心的孤立無援。
如果孩子內心有足夠的愛,足夠接納自己,那麼批評帶給他的,一般是積極的影響。
相反,如果他們的內心本來已經很糟糕,不認可自己,懷疑自己的價值,外界的批評聲才會讓他們那麼難以接受。
犯了錯的小孩,是最渴望被接納、被愛的。
所以,批評孩子,你可以嚴厲,可以正色,但千萬不要讓批評破壞了你們的關係。
一位朋友曾對我說起這樣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教育完自家闖禍的兒子之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沒想到兒子竟在他的懷裡嗚咽起來。
他愣住了,只好輕輕地撫摸著孩子的背。
那一刻,他才明白,孩子原來一直在害怕和緊張。
父親的擁抱,讓孩子徹底地卸下了防備,重新感受到了大人的愛和接納。
教育孩子要有溫度。
哪怕是犯了大錯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用語言或者肢體的接觸,給予他們心理安慰,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和他站在一起面對錯誤的。
孩子唯有確定了來自父母的情感支援,他們才會有勇氣面對錯誤。
參考話術:
“你做錯事,並不代表你不好,也不會影響我們對你的愛。”(表示支援)
“接下來,你準備怎麼辦?”(尋找方案)
“你需要爸爸/媽媽做什麼嗎?”(必要時提供幫助)
家長懂得支援孩子,那麼孩子無論在外犯多大的錯,不會惶惶不可終日,也不會對家長進行隱瞞、撒謊,他們會選擇與父母坦誠,因為他知道:犯錯,並不會改變父母對自己的愛。
這就給了孩子面對錯誤的勇氣。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
作為父母,理性地和孩子溝通,是教育的基礎。
想要你的批評被孩子聽進去,我們只需要做的是好好愛那個一身毛病的孩子。
你懂得如何愛孩子、關注孩子、理解孩子,你傳達給孩子的批評聲就會是善意的、客觀的。
文末點個“在看”,希望孩子可以在適當的批評聲中,越來越好。
• End •
本文轉載於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專注於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瞭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