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的耳朵不能隨便掏,但前段時間豆苗媽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新聞回放
浙江一名5歲男孩,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掏過耳屎。
有一天晚上娃喊頭疼!兩手狂抓耳朵,父母帶他到醫院一看。
醫生驚呆了,孩子的耳朵從外耳到中耳到耳膜……全都堵滿了耳屎!耳內已經出現中耳炎的感染跡象!
由於耳屎沉積時間長,體積大,工具一伸到耳朵裡,孩子就疼得哇哇叫,無論醫生怎麼用軟化藥水都無法取出。
無奈之下,醫院只能透過全麻手術,用耳內鏡手術才將耳屎取出。
所以孩子的耳朵,到底是掏還是不掏?今天豆苗媽就來和大家聊聊耳朵的那些事。
01
多久給娃掏一次耳屎
這個答案很多家長不知道
耳屎別亂摳,它真是個好東西
首先還是要老生常談的說下,耳屎確實不能亂掏的,原因有四:
▸ 它能保護耳道皮膚;
▸ 它能防水,保持耳道乾燥;
▸ 它能殺死細菌,粘附汙垢;
▸ 家裡掏耳朵,除了有細菌感染、戳傷耳膜的風險,還有可能把耳屎頂到深處,摩擦鼓膜,影響聽力。
豆苗媽的話:
大部分耳屎會隨著人吃飯說話等下顎活動自己掉出來,但小朋友嘴巴活動的力度較小,所以有時候它並不會自己掉出來。
出現這些情況,建議趕緊去醫院掏
所以到底多久給孩子掏一次耳?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
平時在家,可以每天用乾淨的溼毛巾給孩子清洗外耳。
但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去正規醫院,請醫生幫掏了。
➣ 不會說話的寶寶
▸ 一直揪、揉、撓自己的耳朵或頭部;
▸ 對任何聲音都沒反應;
▸ 耳朵裡掉出很大的耳屎團。
➣ 會說話的寶寶
▸ 孩子表達自己的耳朵堵、痛、耳鳴、頭暈等情況;
▸ 聽力出現問題,如突然一邊或雙耳聽不清,一會又恢復,注意力不集中,要叫很多次或很大聲呼喊才能聽到。
02
這些“傷”耳行為
很多家長都在做!
除了不亂掏耳朵以外,以下這些行為也可能會對孩子的耳朵以及聽力造成傷害。
錯誤一:耳朵旁有這種洞,沒事就去掏
有的孩子耳朵上會長這種小洞洞,裡面時不時還會冒一些分泌物,可千萬別擠。
這種洞洞叫“耳前瘻管”,是天生的,對聽力沒影響(但有這個情況的孩子要重視聽力篩查),亂擠壓會引發炎症,甚至反覆感染。
正確處理方法
▸ 沒有分泌時,無需特殊清潔護理;
▸ 有分泌物時,用酒精棉片輕輕拭去;
▸ 如出現紅腫、壓痛,需警惕感染可能,及時就醫。
錯誤二:擤鼻涕時,兩個鼻孔一起擤
我們的鼻咽耳是相通的,如果同時捏著2個鼻孔一起擤,氣流壓力太大,鼻孔捏住了出不來。
裹著鼻涕、病原體的氣流就會跑到耳朵和咽喉裡去,引發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正確做法
▸ 擤鼻涕的時候只捏朱一邊鼻孔,換著擤。
錯誤三:濫用藥
抗生素中的很多成分會對孩子聽力造成影響,甚至有的藥物只是作為滴劑外用濫用也有損害孩子聽力的風險。
而這種由藥物引起的聽力損傷是難以恢復的。
正確做法
▸ 抗生素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按時按量使用。
最後想提醒下,很多媽媽容易忽略孩子耳朵方面的問題。
其實耳鼻喉是連一塊的,耳朵感染常常會像咽喉鼻腔感染一樣,引起發燒等現象,所以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孩子又有頭痛、抓耳等現象,可以去五官科排查是否患有中耳炎。
如果覺得內容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在看支援一下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龍年吉祥
喜歡就獎勵豆苗媽一個“”和“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