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瞬間,感覺到自己被深深地傷害,而父母卻渾然不覺。
多年以後,當我們有勇氣向父母表達這些傷害時,我們似乎想要父母承認當年他們真的做錯了,想要一個道歉,可是父母往往會用否認、辯解的方式去跟我們辯論,讓我們再一次感覺到被傷害。
世界上有一種誤解,即父母永遠覺得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用他們以為對的方式“為你好”,而孩子卻感到無比的痛苦。
曾奇峰老師曾經說過,在父母愛不愛孩子這件事情上,最有發言權的是孩子,孩子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相信,天底下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愛孩子的,只不過他們的行為卻會無意識地傷害孩子。
那麼,父母是如何無意識地傷害孩子的呢?
1
你的奚落,讓我覺得自己很糟糕
在來訪者小雅的記憶中,她最害怕的就是一家人過年的時候聚在一起嘮嗑,說著東家長、西家短,大部分的內容是圍繞著孩子的話題,最常談及的話題就是拿自家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數落自家的孩子,抬高別人家的孩子。
小雅的媽媽會在這個時候把她單獨拎出來,讓她給長輩們拜年,順帶當著長輩們和其他親戚們的面前數落她說,你看這丫頭就是不長進;長得這麼胖,也不知道減減肥;你看看指甲這麼長,也不去修剪一下;不太愛去叫人,太沒有禮貌了。媽媽當著眾人的面教訓孩子,如數家珍般的教訓孩子,儼然是一位很負責任的家長。
媽媽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的缺點似的,甚至小雅自己都不覺得的問題,都被媽媽無限地放大了。
媽媽在貶低小雅的時候,兩眼放著光,就好像在與女兒的競爭中她贏了,她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對女兒品頭論足。
而此時小雅恨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在眾長輩的面前無力反駁,只能窘迫的低著頭,硬生生地把屈辱給嚥下去。
每年過年對小雅來說都是特別難熬的日子,她越來越不喜歡回家過年,也越來越不喜歡那些長輩。她也失去了辯解的慾望,因為她覺得毫無意義。
2
你的玩笑,是對我的羞辱
15歲的小華偶然聽到母親跟鄰居們閒聊說:哎呀!我家那個小華5歲的時候還尿床!當聽到媽媽這樣說自己時,小華羞愧地無地自容。當小華使勁瞪著媽媽,表現出非常憤怒的樣子時,媽媽卻笑著跟她說:我不過就是開開玩笑嘛,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做父母的不知道,一句好像無心的玩笑話,真的會讓孩子感到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可能就是孩子內心無法放下、沒有處理的情結。
13歲的男孩小林是我的來訪者,有一次他的媽媽很著急地跟我發信息說,小林突然把全家人都給拉黑了,現在無法聯絡上他,她也不感到莫名其妙。
後來在諮詢中我問小林,你為什麼會把全家人的微信都拉黑了呢?小林這才告訴我說,他偶然聽到媽媽在和家人們一起談論,說他整天就只知道打遊戲,不求上進,不好好學習。小林覺得媽媽議論的並不是事實,其他人也都認同了媽媽的說法,這讓他很失望,以後都不想再搭理他們了,所以就把家人們都拉黑了。
媽媽把孩子的毛病當成了玩笑話,很隨意地說給別人聽,這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這讓孩子感覺到,在父母的心目中,他就是那個糟糕的孩子。孩子可能會感受到父母是嫌棄自己的,他可能也無法再信任父母,常常會問自己,我如此不好,他們還會愛我嗎?
當一個孩子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產生懷疑的時候,他可能也會對這個世界產生質疑:別人說的是真的嗎?他人對我的欣賞和肯定是真的嗎?
3
你隨意處置我的東西,是在剝奪“我的所愛”
有一位30多歲的女性來訪者小A,講述了自己小時候被剝奪的故事,這件事在成年人眼裡好像不是什麼大事,可至今仍然讓她耿耿於懷。
每次有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媽媽總愛把自己最心愛的玩具拿給別的小朋友,還常常告訴她說,別人是客人,你要讓著一點。那個玩具你天天都在玩,你給別人玩一下有什麼大不了的?
有時,當媽媽同事的孩子走的時候還不肯撒手,想把這個玩具帶走時,媽媽就會非常大方的替小A做了決定:沒事,你儘管拿走,回頭她需要的時候我們再買,反正她已經玩膩了,沒關係的。
就這樣,小A最最心愛的玩具就這樣被媽媽替自己做主送給了別人,這讓小A傷心不已,可是又無處去訴說。因為在媽媽的眼中,小A所有的東西都是媽媽給買的,媽媽當然有權力隨意處置這些東西。
小A如果跟媽媽理論這些,就會顯得她非常不懂事,假如跟媽媽之間發生了矛盾,以後她想要從媽媽那兒得到點什麼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小A發現,自己長大後,她從不敢為自己據理力爭一些東西,總覺得那些東西可能原本就不屬於自己。一旦有人給她施加壓力,她就會把手上的東西拱手送出,哪怕是自己工作努力所獲得的成果,也不敢去表功。她覺得,自己總是那個默默工作,但從來都沒有被人看見,最終為別人做嫁衣裳的人。
4
你的忽視,是對我最深的傷害
來訪者小B多次跟我提過,她小的時候被媽媽忽略的一個場景。
小時候,媽媽最喜歡帶著小B去姨媽家串門,姨媽家有兩個表姐,每次去了姨媽家,媽媽會把準備好的,小B經常吃不到的零食拿出來給表姐們吃,然後上前親切地抱抱她們,或者捏捏她們的臉蛋,滿眼都是慈愛。接著就跟姨媽姨夫寒暄起來,很熱情,很周到。從跨進姨媽家門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沒有正眼看過小B一眼,就好像這個孩子根本就不存在一樣。
小B在姨媽家很不自在,有時會怯生生地去找媽媽,可媽媽總是非常嫌棄地瞪她一眼,好像打擾了她,掃了她的興致。其實,小B一點都不願意去姨媽家,那兩個表姐不是什麼“善茬”,經常在玩的時候欺負她,有好吃的也不願意分享給她,這讓小B覺得很委屈。
她只能一個人默默地躲在角落裡,就好像一隻被遺棄的小貓,沒有人看見她,沒有人在意她,這成為了她生命中一個特別令人傷心的場景。
忽視被稱為最嚴重的心理創傷,它給一個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甚至比家暴還嚴重。早年被嚴重忽視的人,會很難有存在感、低自尊與低價值感、性格迴避,這可能會給一個人的一生持續地帶來影響。
5
父母的自戀,傷我最深
在電影《喜福會》中有一個女兒,從小就有著下棋的天賦。每當她坐在棋盤前,內心就有一個聲音告訴她:你一定能贏!也許是因為天賦,也許是她內心相信自己,她的確可以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過關斬將,最後拿到冠軍,並且因此登上了雜誌封面。
媽媽特別自豪,她認為,女兒取得的所有的成就都是她的功勞。當她牽著女兒的手,把那本有女兒頭像的雜誌高高地舉到胸前,在大街上炫耀的時候,女兒卻羞愧地無地自容。
女兒的成績就是母親自戀的延伸。當女兒不願意配合母親在街上的表演時,讓母親的自戀受損,引發了母親自戀性暴怒,完全無視女兒的感受。
女兒以為她可以用不再下棋來威脅母親,可是,母親對於女兒下不下象棋、喜不喜歡繼續訓練其實是毫不在意的,她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她不能在女兒面前失敗。最終女兒因為內心對國際象棋的熱愛,不得不向母親做出妥協,她願意重新開始下棋。可是,從那天開始,她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了贏的能力。
也許,當這個孩子下棋時,腦海中就會有一種衝突或者掙扎,下棋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母親?贏了之後的成就是屬於自己還是屬於母親?
這實際上在很多的青少年身上非常的常見。當一個孩子很努力獲得高分時,當媽媽露出非常得意、開心的微笑時,孩子就會有一些困惑,為什麼她會這麼得意?我的努力不是為了讓她開心的!所以,孩子往往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不要讓自己那麼優秀,以這種慘烈的犧牲來對抗母親,想要為自己而活,這是多麼悲哀啊!
我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為了成為自己心中最好的父母在努力,“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啊”,《請回答1988》中這句經典的臺詞之所以讓人難忘,是其道出了為人父母的如履薄冰又難以圓滿。
無意識的傷害固然可怕,但當孩子鼓起勇氣為自己申訴時,父母的不屑才是刺向孩子的致命一刀。成年人的傲慢、為人父母的所謂尊嚴,何時才能真正被自己看見?畢竟好的父母,能夠真正地看見的孩子眼淚,聽懂孩子的呼聲。
--------End---------
繼續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任麗,第一季傳播師計劃學員,二級心理諮詢師,設計人生教練,著有《我們內在的防禦:日常心理傷害的應對方法》。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