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目標、無動力、無興趣、無感受,為何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無慾無求?到底是教育還是社會環境出了錯?我們又該拿什麼拯救這些對生活失去熱情的孩子?
作者:立正媽媽,國家人社部 高階兒童情商管理指導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 兒童閱讀推廣人。 來源:藍橡樹(ID: blue_oak)
北大狀元,自殺未遂。
眾人譁然,難以置信。畢竟在外人看起來,他成績斐然,前程似錦。
但誰也看不到他撕裂的內心——
我感覺自己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要得到什麼樣的東西,時不時感覺到恐懼。
19年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也從來沒有活過。
眾人吐槽,你都是天之驕子,人生贏家了?你還恐懼什麼?
但是這個學生卻對心理醫生說:
不是說因為學習好,工作好了我就開心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這樣的人生似乎沒有頭。
他不是個例,而是千千萬萬學子的縮影。
明明物質條件優沃,家庭父母關愛,學業生活無憂,成長中沒有明顯創傷,但卻內心空洞,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動力。
一旦覺醒,追問“是什麼?為什麼?圖什麼?”
一根根稻草就會成了壓垮內心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比抑鬱症更嚴重的“四無”心理,
正在毀掉一代年輕人
“空心病”一詞曾在近幾年爆紅網路,這一詞來自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曾在《空心人》的詩——寓指現代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喪失了價值感和意義感。
許多表面看似正常的普通人,其實內心都空虛、焦慮,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與期待。
2021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南方醫科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在全國若干省份調研了三十多萬中小學生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四無”現象:
1.學習無動力,厭學情緒多
我們一直以為孩子是因為成績差而厭學,其實很多成績優秀的孩子,也並非發自內心的想學,僅僅是為了滿足家長和社會的期待。
所以,當探尋不到學習的意義,逆反厭惡的心理就開始滋生。
2.對真實世界無興趣,沉迷於遊戲、社交媒體
近些年,因手機、電腦引發的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已經成為許多家庭親子關係緊張的導火索。
沉迷遊戲、依賴網路的背後,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學業,逃避真實世界的心理需求。而這樣的心理和習慣,將減少其與真實世界的連結,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3.社交無能力,寧可跟機器人動感情
“人工智慧化社交”在青少年中越來越受歡迎,孩子們寧可在網路上找網友,追星,沉迷二次元的虛擬人物,熱衷於集盲盒、手辦,卻不願意在現實中與人多交流一點。
自閉式社交的泛化,是逃避現實,沉溺虛擬世界的表現,帶來的真實社交無力,會導致孩子們的孤獨感、低慾望心態的蔓延。
4.對生命價值無感受,枯竭感過早到來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研究所所長邊玉芳認為,物質層面充分滿足,精神上供養不足,是導致心靈的枯竭感過早到來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我們看到藍天、花朵就會生髮一種本能的快樂,但他們會覺得這跟自己沒有關係。”孩子們失去了本年齡段該有的天真爛漫,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無趣,恍如一片荒漠。
兒童心理學家陳默在《中國的孩子已經變了,但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卻沒跟上》一文寫道:“當今都市孩子現實感非常弱。從小到大一切現實事務都被替代了,他們只知道好好學習。”
當這場以“四無”為典型特徵的風暴席捲而來,風暴中少年的“四無”心理,已經成為比抑鬱症還嚴重的成長危機。
完美的人生,處處是陰影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在《時代空心病:焦慮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中提到一組資料顯示——
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 30.4% 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
還有 40.4% 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這些內心荒蕪的青少年,在陽光燦爛的生活中,卻活得就像行屍走肉。彷彿是一臺只為父母願望而活的工具, 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電影《陽光普照》影片中品學兼優,懂事體貼的阿豪,一個別人眼中的好學生、好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四無”少年。
“他一生只做過一件錯事,那就是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
沒有人理解近乎完美的阿豪,為什麼會選擇了這樣震驚眾人的告別?
但片中有一幕給出了答案。
影片的上一秒,上一秒阿豪還獨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可下一秒,驚醒的阿豪卻發現身邊人頭濟濟,只是“眾人皆睡,他獨醒”,讓他孤獨而惶恐。
優秀的阿豪是師長眼中的驕傲,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工具。作為“全家的希望”,當頑劣的弟弟被關進少管所以後,父親就嚴肅地跟他強調——
“你不能停下來,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
父親只關注阿豪的學習,送他一本又一本給予“厚望”的筆記本,上面赫然寫著“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但阿豪至死也沒在他送的筆記本上寫一個字,因為他的時間都貢獻給了學習,方向都是為了父母。他的人生被佔滿了,沒有空間留給自己。
無空間、無方向、無興趣、無動力,這是他的真實人生。
外人看起來光芒耀眼的人生,不是他的,是父母“希望的”。
相比較之下,倔強、易怒,會為了心愛的人闖禍的弟弟阿文,人生是被眾人瞧不上卻充滿熱血的。他有“不成才”的陰暗面,卻也有鮮活向陽的一端。
而毫無瑕疵的阿豪,彷彿是暴曬在陽光下“擺件”,光鮮亮麗,卻毫無生命力。被寄予厚望的他,擁有的只有父母對學業的期待,卻得不到家人情感的關懷。
他期待有一束光,照拂他內心的空洞,讓他找回自己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但父母的高要求如刺眼的陽光包裹全身,卻不允許他有陰影。最後,無處可躲的他只能從高處躍下,躲進死亡的陰影裡去尋找自己。
自殺前,阿豪在發出的簡訊中寫道:
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就像我們如今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出口成章,下筆有神,成績才藝通透過人,但內心卻無比孤獨。因為學習就是生活的全部,全部的人生只有學習,卻沒有自己。
他們的生活被炙熱的關注所包裹,結果卻“繭中自縛”,失去了破繭成蝶的力量。
給填滿的生活,騰空點空間
孩子最需要的三樣東西,無關物質,而是——“我被看見,我有價值,我很重要。”
可惜,唏噓的現狀是——“我只看見成績、成績代表價值、成績很重要”。
孩子們的生活被學習填得越滿,內心越空洞。
1.高度焦慮的家長和不恰當的家庭教養方式
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針對7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萬名15歲青少年所做的調研,資料顯示,中國學生每週近60個小時用於學習,接近世界第一,但學生對生活的滿意度排名倒數。
在內捲成風的當代,焦慮已經成為家長的代名詞。為了爭奪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只能逼著孩子們在學業競賽中拼盡全力。面對一望無垠的作業,不斷加碼的任務,孩子們只能疲於奔命,根本沒時間思考。
幼年時面對父母的“威逼利誘”或許忍氣吞聲,但當進入青春期,大腦開始追尋“人活著有什麼意義、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迷茫和無助就會接踵而來。
要麼在沉默中消亡,要麼在抗爭中爆炸。
看過一個親子營設定的對話環節,作為律師的媽媽一站起來就滔滔不絕,全是“為了你好”的陳詞濫調。當她講完後讓女兒講,女兒突然愣住,無話可說,最後只說了一句“媽媽,我還是愛你的”。
後來導師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其實,你越是講得天衣無縫、邏輯縝密,孩子就越難受。因為你講的道理都是對的,孩子無法反駁,只能認同,然後自己的東西就沒有了。”
這恰恰是大部分家庭的現狀,充滿掌控欲的父母 VS. 不被傾聽的孩子。
長期在父母高壓管教下,孩子早已失去了自我探尋的能力,“空心病”也就病入膏肓。當喪失了對生活的控制感和成就感,許多孩子乾脆選擇了消極、躺平、擺爛的“喪”姿態。
要想孩子擺脫“喪”,首先就要放手,給出空間。
讓孩子重新獲得對人生的熱愛,對生活的激情,對自我的探索。
2.功利化的應試教育,扼殺了個人的追求
如今過分追求升學率的功利化應試教育,不僅體現在對題海戰術、學習成績的盲目追求上,更可怕的是它代表著一種“以考試成敗論英雄”的片面化價值導向。
在這樣片面功利化的引導下,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他們感受不到人生的意義以及生命的獨特價值,要麼處於“提線木偶”般渾渾噩噩的狀態,要麼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甚至精緻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所入侵,扭曲了三觀。
人生不該只有成功一個“人設”,還該有百花齊放的多姿多彩。
3.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情感聯結
心理專家們在諮詢中發現,患“空心病”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並沒有重大的缺失和創傷,恰恰是缺少自由探索的經歷。
生活越滿,內心越空。
現在的孩子生活有多滿?“白加黑”、“五加二”已經不足以描繪孩子的時間表,因為焦慮的父母恨不得24小時都排滿,刷牙上廁所的時間都見縫插針的安排上。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探索生命的意義。
“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少有時間去大草坪上撒撒野,在藍天下曬曬太陽,發發呆。更別提蹲下來觀察螞蟻搬家,聽小鳥清脆的歌聲、感受風兒輕撫的聲音。”
中國臺灣的環保專家李偉文就曾發出疾呼——
“如果孩子們從沒有被自然感動過,沒有見證過生命的誕生和衰亡過程,長大後會如何看待其他生命?”
《封神演義》中,比干剖心後,遇到一個賣空心菜的老婦人。
比干問婦人:一個人沒有心會怎樣?
老婦人回:“菜無心可活,人沒有心怎麼活?”
比干遂卒。
虛無的內心,走不了遠路。
在這個雞娃成風的時代,培養一個“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的孩子,就是最成功的育兒學。
有血性、有溫度、有追求,充滿“精氣神”的人生,才無懼路漫漫其修遠兮。
--------End---------
繼續閱讀: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