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節奏和壓力的增加,失眠的人越來越多,有的人入睡困難,有的人易於驚醒,還有些人總是夢境連連……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毅曾在其個人公眾號潘毅講堂對本病進行分析,列舉了失眠的常見證,一起來看一看——(下文所載方藥僅供參考,具體疾病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中醫怎麼調失眠?
擁有安眠夜是無數失眠人的夢想,以下中醫調養方法雖然簡單,但長期堅持必有成效——
01
調暢情緒——睡前遠離電子產品
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快速入眠,首先就是要保證情緒平和、安神定志。
儘量不要刷手機或看電視,可選聽柔和的音樂,特別是民俗音樂。
如感覺自己睡前有情緒不良的問題,可聽一聽具有調節臟腑功能的曲目,如《春風得意》、《漢宮秋月》、《紫竹調》、《小河淌水》等,音量在35~40分貝。
02
起居有常——按時入睡不熬夜
根據子午流注經絡循行節律,每晚子時(23:00)前一定放下工作或娛樂活動上床入睡,養成好的作息規律,於肝經循行時段進入深度睡眠,有助於養肝護肝保障睡眠質量。
03
食飲有節——睡前不暴飲暴食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
飲食不節制,尤其晚餐過飽或睡前吃東西,會加重胃腸負擔,食滯中焦、胃失和降就會影響睡眠。
04
適當按摩——按揉助眠穴位
01
神門穴——安定心神、瀉心火
位置: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的凹陷處。
方法:就寢時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門穴5~10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02
勞宮穴——安定情緒、調節心率
位置:雙手握拳,中指所對應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方法:用手指按壓勞宮穴位,以順時間方向按摩,然後使用拇指指甲逐漸用力掐按區域性。
05
睡前泡腳——調理陰陽助安眠
用花椒20克打粉兌水,或水煎煮後兌至溫熱(水溫40℃~42℃),每晚臨睡前沐足15~20分鐘,藥液浸至三陰交穴以上一寸。
睡前泡腳,一是能對有調節睡眠功能的陰、陽蹺脈進行刺激;二是泡腳後,在入睡過程中,伴隨著體溫下降過程,更容易達到衛陽入於營陰的和諧狀態,從而更有利於健康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