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黎兜兜
作者 | lulu
來源 | lulu生活家
ID | luluhuabao
在山西臨縣被黃土高原環抱的土地上,生活著一戶平凡而又堅韌的家庭,家中的女主人名叫薛曉芳。
薛曉芳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婦女,勤勞樸實,臉上總是掛著溫和的笑容,對於家庭和孩子,她傾注了所有的愛與希望。
當得知自己再次懷孕時,薛曉芳的心中充滿了喜悅與期待,因為她一直希望能有個兒子,以延續家族的血脈。
可正是這份對兒子的渴望,讓她在後來的選擇上陷入了深深的懊悔.
懷孕初期,薛曉芳的身體狀況良好,沒有出現任何不適。
由於第一胎的生產過程異常順利,她和家人便認為產檢是多餘的,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這種觀念在農村地區並不罕見,許多家庭都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和文化水平不高,而忽視了產檢的重要性。
薛曉芳也不例外,她只是在孕期偶爾去鎮上的衛生院做個簡單的檢查,並沒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系統的產前篩查。
隨著孕期的推進,薛曉芳的肚子越來越大,她開始感受到胎兒的動靜,心中充滿了期待。
懷孕第九個月時,家裡人又擔心起來,便催促她前往醫院進行產檢,這次的檢查結果卻如同晴天霹靂,擊碎了她所有的夢想和希望——孩子已經停止發育兩個月,且可能存在嚴重的畸形。
醫生看著薛曉芳,眼中滿是同情與無奈。
他們建議終止妊娠,因為繼續妊娠不僅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構成威脅,對母親的身體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薛曉芳卻固執己見,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更不願放棄這個可能是她唯一的兒子。
在她的心中,兒子就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她都要把他生下來。
經過一番艱難的抉擇,薛曉芳最終決定繼續妊娠。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每天都祈禱著孩子能夠平安降生,儘管她知道這個願望可能難以實現。
終於,在2019年的一個清晨,薛曉芳在鎮上的衛生院生下了一個男嬰,孩子出生時,身上帶著些許斑點,看起來有些虛弱,但經過醫生的初步檢查,心跳等生命體徵均正常。
一家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給孩子取名為“薛浩毅”,寓意著他將來能夠堅強勇敢。
不過早產的事實依然讓家人感到擔憂,小浩毅在醫院的保溫箱裡度過了一個星期,才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得以回家。
薛曉芳和家人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希望他能健康成長。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
小浩毅漸漸長大,但家人卻發現他對聲音毫無反應,起初,他們以為這只是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擔憂逐漸變成了現實。
薛曉芳帶著小浩毅前往山西省兒童醫院進行檢查,結果令人心碎——孩子雙耳極重度耳聾。
他們不甘心,又輾轉多家醫院進行復診,但得到的診斷結果卻如出一轍,這一刻,薛曉芳的心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她回想起孩子出生後的一些異常表現,比如對聲音不敏感、反應遲鈍等,但她當時並沒有當回事。
如今看來,這些都是孩子耳聾的早期症狀。她恨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發現這些異常,更恨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重視產檢。
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薛曉芳和家人並沒有放棄希望。
他們四處奔波求助,希望為小浩毅找到治療的方法,經過多方打聽和諮詢,他們得知可以透過植入人工耳蝸來幫助孩子恢復聽力。
高昂的手術費用和後續的康復訓練費用卻讓他們望而卻步,對於一個僅靠丈夫開網約車維持生計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薛曉芳並沒有放棄,她開始在網路上發起求助資訊,希望透過社會的力量來幫助小浩毅。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終於籌集到了足夠的手術費用,2021年6月,小浩毅在山西省兒童醫院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一個月後,當醫生為小浩毅除錯好人工耳蝸後,他第一次聽到了這個世界的聲音。
那一刻,薛曉芳和家人的眼中都閃爍著淚光,他們知道,這是小浩毅新生命的開始。
薛曉芳的經歷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力量。
同時,這個故事也再次提醒我們:醫學並非萬能,但它至少能夠為我們的生命提供一定的保障;產檢絕非兒戲,它是確保母嬰健康的重要環節。
薛曉芳一家因為心存僥倖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他們的堅持和勇氣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母愛的偉大。
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引起更多人的警覺和重視,重視產檢,不僅是對即將誕生生命的尊重與呵護,更是為孩子和家庭的未來負責到底的明智之舉。
每一次細緻的產檢,都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護航,是對家庭幸福的堅實保障,不容忽視,更不可輕視。
*作者:LULU,文章首發於公眾號:LULU生活家(ID:luluhuabao),認真生活,才能讀懂生活,轉載請聯絡LULU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