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品讀》2024年第12期內容
我家樓下有家幼兒園,每天上班路過時,都正好趕上孩子們上學:那些滿面笑容的,許是已經完全適應了學校的集體生活;偶爾也會碰到又哭又鬧的,想必是個萌新學生娃。
不管是哪種情況,門口的保安大哥都會走出大門,來到路邊家長們停車的位置迎接,熱情洋溢,親切自然,孩子們也大多會主動向他禮貌問好。起初,我只覺得他十分敬業,後來聽鄰居說自己的女兒就在這家幼兒園,和保安叔叔相處得特別融洽。家長們有時會由於臨時有事,不能及時去接孩子放學,他都會特別耐心地陪著孩子一起等。平時也會幫忙處理很多突發事件,即便已經超出了他的職責範圍,畢竟孩子的需求會出其不意,甚至會不合常理。由此看來,他是真心喜歡孩子,也熱愛這份工作,並非只是出於職業需要。
都說,美好的童年可以療愈一生。想起自己上學前班時,班裡的魏老師也是這樣和藹、耐心,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她。
三姨家的表弟只小我一歲,上小學前,我們便在幼兒園重疊了近一年的時光。當時,我已經算是班裡的“老同學”了,剛入學的表弟,則毫無懸念地上演了一場“苦情戲”,拖著三姨的大腿,讓她帶自己回家。後來,在老師、三姨和我齊心協力安撫下,他才穩定了情緒,留在了班裡,但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坐在我的旁邊。
當年在鎮裡,大中小班並沒有分得那麼細緻。我和同桌作為大班生,個子相對高一些,理應坐在靠後的位置,倘若表弟和我同桌,勢必會影響他看黑板的視線,可表弟一時間根本就不聽勸。後來,還是魏老師讓表弟消停了下來。她先是說服了我的同桌,讓表弟暫坐一會兒。然後走到講臺的位置,舉起一顆蘋果,問大家是什麼顏色。同學們異口同聲,“是紅色的”。魏老師拿著蘋果走到表弟面前說:“是不是看不清楚,老師幫你把位置調到前邊去如何?”這回,表弟乖乖地跟著魏老師去了前排。
這麼多年過去,我已許久未再見過魏老師,但每次回憶起上幼兒園的時光,全都是溫暖的畫面。那時的我,更為內向和靦腆,即使特別喜歡唱歌,也從不敢主動表現。是魏老師發現了我的這個特長和愛好後,鼓勵我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我收穫了一個多彩的童年。
聽母親講,魏老師一直都在那家幼兒園工作,直到退休。我想這份發自內心的熱愛,不僅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想必也能讓魏老師在工作中,收穫孩子們真摯的感謝,讓自己更加自洽與從容。這是友善的雙向奔赴,也是愛的互贈。
其實,從事其他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歲月匆匆,倘有熱愛,便能夠化解工作中的辛苦和生活裡的平淡吧!
作者: 任 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