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李飛刀,編輯:小市妹
2020年到2021年,A股湧現了一大批明星基金經理,其基金管理規模快速膨脹至幾百億,乃至上千億。萬千基民興奮狂熱,甚至搞起粉絲後援會,將各位大佬捧上神壇。
連續兩年拿下公募收益冠軍的劉格菘,也曾被基民們瘋狂追逐。而到了2022年,旗下基金整體虧損23.8%。2023年,再度爆虧31%。如果看近3年,累計虧損59.22%,遠差過同類經理-27.31%和滬深300同期表現的-39.37%。
近日,劉格菘旗下基金披露了2023年四季度報告。這也能夠讓我們從中探究他為什麼會虧得如此慘烈。
【投資敗筆】
2023年,劉格菘管理的9只基金一共縮水了188億,佔到廣發基金縮水總額(534億,排名行業第二)的35%。拉長時間看,他在3年之內累計縮水467億,縮水比例超過55%。
如此戰績,可謂是公募界最慘的基金經理之一了。
對於信任劉格菘的基民而言,最令人失望的投資敗筆或許就是踩雷國聯股份,一筆就虧了數億元。
早在2020年四季度,劉格菘重倉殺入國聯股份,兩隻基金均衝進前10大股東之列,建倉估值區間位於70-130倍之間。後持續大幅增倉,到2022年四季度,旗下5只基金均重倉國聯股份,不乏主力基金位列第二大重倉股,持有總市值最高將近40億元。
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
2022年11月,某機構研究院釋出文章《國聯股份的驚天謊言?客商複雜交織背後“隱現”融資性貿易網》,對國聯股份在融資性貿易、人均創收巨大、預收付款項持續增加等方面提出質疑。
很快,國聯股份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對此,市場相當恐慌,機構、散戶奪命大逃亡,股價在當月25日、28日封死跌停。
12月8日,該機構繼續刊發文章《國聯股份頻現多個“貿易三角”》進行質疑。後來,國聯又在當月19日、20日連續跌停。
半個月連續2次質疑,公司3次被動澄清,期間股價大幅閃崩40%。這已經向外界發出了非常明顯的預警訊號,但劉格菘依舊不為所動,高倉位持股。
2023年4月28日,國聯股份連續釋出業績更正公告,將1月釋出的全年預告營收730億左右大幅銳減至402億。又將已經披露的2022年一季報、中報、三季報中的營收分別調減210億、119.3億、50.8億,佔更正後營收的83%、75%、72%。
5月16日,國聯股份發公告,再度修改2020年、2022年營收資料,分別調減97.39億、23.4億,佔更正後營收的35%、16%。
以上業績更正公告,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國聯自己承認了此前財務上存在誇大虛增問題,儘管更正的時候找的理由是——按照淨額法確認收入。
對於如此重大的財務風險,劉格菘旗下3只基金逆勢大幅加倉,累增687.7萬股至3366萬股。
這一舉措受到基民們的廣泛質疑。在他們看來,一家充分暴露財務問題以及信披瑕疵的公司,大幅減倉甚至果斷清倉才是符合經理人正常的操盤邏輯。
然而,劉格菘作為9年市場老兵,不但視而不見,還逆勢大幅加倉。謎之操作,沒人能懂。
2023年8月,上交所又對國聯股份及有關負責人予以紀律處分和監管警示,認定公司長達三年的營業收入相關資料披露不準確,嚴重影響投資者知情權,情節嚴重。
三季度,廣發小盤成長仍逆勢加倉67.5萬股,位列第6大重倉股。此外,創新升級混合、科技先鋒混合高位持股不動,均位列第9大重倉股。
12月27日,國聯股份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以及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後股價再度閃崩,3天跌去了23%。
2024年1月19日,據四季度報告披露,劉格菘旗下所有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均沒有國聯股份的身影。市場懷疑其徹底清倉了國聯。
從2022年11月到2023年12月,國聯股份財務存在重大問題一直鬧得沸沸,股價大幅下跌近80%。而劉格菘如此重倉的一隻個股,卻忽視如此重大負面利空。
1年多時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盡早出逃,但很可惜,最終割肉割在了地板上,鉅虧出局。顯然,劉格菘欠基民一個說法。
【死扛到底】
2006年,劉格菘畢業於清華大學金融系。先後在央行、中郵基金、融通基金工作,2017年轉戰廣發,一路順風順水。2019年,憑藉精準押注網際網路、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龍頭個股,一人獨攬公募基金收益率前三,成為當年風光無限的明星經理。
2020年,他又將大部分倉位轉移至新能源,吃到了行業爆發的紅利,並再度奪魁,打破冠軍魔咒。
連續兩年的輝煌戰績,吸引基民瘋狂申購。當年年末,他管理規模已經飆升至843億,較2019年二季度的44億膨脹了18倍之多,成為廣發基金當之無愧的門面擔當。
在拿冠軍的那兩年,劉格菘對市場敏感睿智,投資風格靈活多變,把握機會的能力槓槓的。在基金管理規模上來了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投資風格更加偏向賽道投資。
截止2023年,劉格菘旗下9只基金每隻基金均持有4只左右的光伏股,多隻基金持倉佔比超37%。累計持有120億的光伏龍頭,佔所有管理資金的32%。
這基本可算是All in光伏賽道。
然而,在光伏過去2年大幅下跌過程中,劉格菘配置的光伏重倉股只是微調,死扛死守,最終導致鉅額虧損,遠遠跑輸同行經理以及大盤表現。
其實,早在2022年四季度,光伏上下游產業鏈已經開啟價格戰,已經向聰明投資者發出止盈落袋的強烈訊號。面對這樣的行業變化,劉格菘後知後覺。
2023一整年,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等價格持續雪崩式暴跌,發出再也明確不過的產能過剩訊號。其中,矽片價格從每片10元(210mm)跌至如今的2.8元,跌幅高達72%。電池片價格從1.3元/W暴跌至如今0.4元/W,跌幅高達70%。
由於前期光伏產能擴張過於激進,產能出清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年。要知道,2023年,光伏製造端的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四個環節產能均超過900GW。據此前機構預測,2023年和2024年全球元件需求分別為525GW和645GW,過剩是顯而易見的。
面對如此重大的賽道邏輯轉變,劉格菘還死拿著隆基、晶澳、晶科、錦浪科技、天合光能、陽光電源。前四家龍頭在這一波均跌了70%左右(2024年1月29日至1月31日,以上龍頭暴跌逾12%,劉格菘旗下主力基金暴跌逾10%),估值泡沫破裂,已基本回吐過去幾年的數倍漲幅。
基民們發出靈魂拷問:他為何不減倉光伏?是專業研究能力不足?還是躺平賽道股躺習慣了?亦或是另有什麼貓膩?
但聰明投資者早已止盈離場。比如陝西煤業旗下朱雀基金在2017年持有隆基5%左右的股份,在2020年三季度減倉止盈。2018年開始,陝煤還親自下場增持隆基,在2022年二季度大幅減倉止盈。
同行基金經理崔宸龍在2023年大幅砍倉光伏在內的新能源,調倉為多隻電力龍頭。其業績表現要遠遠好於劉格菘旗下的基金表現。
索羅斯曾經說過,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知之前退出遊戲。光伏何嘗又不是呢!此前有預期勁爆的故事可講,產業鏈大小公司都上漲幾倍,乃至數十倍,估值在2021年前後去到了大幾十倍,乃至百倍,可持續嗎?
顯然不可能。
光伏賽道財富效應被公眾接受與認知時,是該退出了。結果劉格菘陪伴這些公司上天下地,遙想著穿越週期。可光伏不是白酒,商業模式決定了長期並不能持續向好。
當然,劉格菘在過去幾年也有值得稱道的操作。比如2021年二季度殺入賽力斯,一路波折加倉,到2022Q2將其打到第一大重倉股,後伴隨股價下挫逐步減倉,但2023年又開始加回倉位,應該吃到不少賽力斯股價上漲的主升浪。
但這樣的操作無法扭轉潰敗的戰績。對於他來講,內心也許是煎熬的,但旗下基金3年累計收取超20億元的管理費一分不會少。但高位追進去的基民就有些慘了,虧了就虧了,想要回本恐怕遙遙無期。
未來,基民們還是多警惕一下高位封神的基金吧。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