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11月PMI資料,11月製造業PMI錄得50.3%,連續第二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且相較10月份回升了0.2個百分點。這一先行指標預示,11月經濟有望延續9、10月回升向好的態勢。
在一攬子增量政策作用下,四季度經濟有望向上修復。考慮到前三季度經濟增長4.8%,其中一季度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隨著四季度經濟的恢復向好,全年經濟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望順利實現。
2025年經濟走勢會如何,宏觀政策該如何發力,成為各大研究機構的重要課題。多家機構建議,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這樣有助於引導市場預期;考慮到2025年外需可能承壓、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程序中,宏觀政策應加大擴內需力度,推動實現“十四五”順利收官。
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提升至5%
11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課題組對外發布年度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曉光代表課題組釋出報告。
劉曉光表示,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見效,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回升到4.7%~5.3%的區間,相應推動2024年全年經濟增速回升至4.8%~5%的水平。基準情景下,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在5%,2024年全年經濟增速在4.9%。
劉曉光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但是前三季度呈現逐季下行的態勢。今年客運量等流量恢復基本完成,2023年底客流量僅恢復到2019年55%的水平,今年前五個月客流量快速地從55%恢復到100%,這也是前五個月經濟表現較為強勁的原因,當時還有客流量恢復帶來的支撐。從6月份開始,存量調整的下行壓力或者內生性緊縮效應成為主導力量,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也是9月底以來宏觀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重要原因。
劉曉光指出,前三季度經濟增長4.8%,但是前三季度名義GDP增速為4.1%,名義GDP增速與居民收入、企業營收和利潤等相關。這意味著,今年居民收入或者企業營收增速超過4.1%,就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因為名義GDP增速偏低,造成了宏觀和微觀的溫差問題。今年經濟執行另一大突出特點在於內需不足,消費和投資需求都不足,依靠外需回暖維持了總需求的穩定。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相較去年全年回落了3.9個百分點;受房地產投資拖累,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僅增長3.4%,內需整體偏弱。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雖然有起伏,但是總體呈現回穩向好的態勢。前三季度經濟增長4.8%,全年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當前經濟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費需求不足更為明顯。受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受損、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加重等因素影響,當前需求不足對經濟增長的約束進一步強化。過去幾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體維持在4%左右的年均增長率。但是,今年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3.5%的增速,低於過去幾年的平均水平。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經濟金融研究課題組釋出研報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總體平穩執行,全年呈現“V”字形走勢。受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內需疲弱、社會預期低迷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景氣逐季走弱,一、二、三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5.3%、4.7%、4.6%。對此,9月份以來,一攬子穩經濟增量政策加力推出,政策覆蓋面廣、針對性強,諸多領域出現積極變化。供需兩端雙雙回暖,社會預期和市場信心逐步回暖,經濟企穩回升動力持續增強。但當前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牢固,外需支撐難以抵補內需不足,新興產業發展難以抵補房地產等傳統產業拖累,經濟結構性、週期性轉換過程中的多重陣痛依然明顯。初步預計,全年有望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建議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
2024年內需不足、房地產深度調整等狀況仍將延續到2025年,另外,考慮到美國明年可能對多國加徵關稅,外貿出口面臨一定壓力。不過,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帶動10~11月份經濟回升,經濟內生動能在逐漸恢復,加之中央明確2025年仍將加大宏觀政策力度,2025年經濟執行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
劉曉光表示,目前看來,2025年中國經濟受宏觀政策力度、房地產市場調整節奏、美國政策衝擊三大力量影響。預計隨著宏觀政策的持續發力,2025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4.8%的增長;樂觀情形下,如果房地產市場能夠較快實現止跌回穩、改革舉措帶來新動力等,預計2025年中國經濟能實現5.2%的增長;悲觀情形下,如果房地產調整不及預期、美國政策衝擊比預期大,預計2025年增長4.6%。建議要科學設定2025年增長目標,應該堅持中高速增長,建議GDP增長目標仍然設定在5%左右。
劉曉光進一步指出,這一輪加強宏觀逆週期調節是沒有回頭路的,應該致力於徹底扭轉經濟下行趨勢和市場悲觀預期。像2025年貨幣政策,應該致力於推動物價回升,持續保持支援性的貨幣政策;2025年還需要努力實現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加力推出財政金融增量政策;針對青年群體就業問題,也應加大就業優先和社會保障力度等。
王一鳴表示,建議明年經濟增長指標應該定在5%左右,這是預期引導,也是信心表達,非常重要。因為我國已經確立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也就是說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要求從2020年到2035年的15年年均增速要達到4.72%。如果明年能夠明確5%左右的增長,這樣能推動實現“十四五”經濟增速維持在5%左右,併為以後留下更多空間。
王一鳴表示,2025年應以大力度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面對內需不足和經濟面臨的壓力,短期需要採取更大力度的宏觀政策,透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更具支援性的貨幣政策,來擴內需、穩增長。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考慮到2020年赤字率按3.6%來安排,2023年實際赤字率提高到3.8%,2025年赤字率能否比3.8%略高一些,以明確的政策來提振信心、改善預期。支援性貨幣政策也要相應加大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把促進物價的合理回升作為重要的考量。具備條件時,可以進一步調降利息和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經濟金融研究課題組表示,展望2025年,內外部政策變化將是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最大變數。從外部來看,美國明年政策調整,或將對中國出口造成影響。從內部來看,一攬子穩增長政策的實施以及未來增量政策進一步加力,將成為推動內需回升、風險化解、信心恢復的重要力量。在宏觀政策加力顯效的背景下,預計2025年GDP增長5%左右。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效果進一步顯現、存量房貸利率下降等,這些將帶動消費潛力釋放,預計2025年消費將實現漸進式恢復,較2024年消費增速有所回升。隨著裝置更新政策進一步加碼、化債資金加快落地、“十四五”規劃重點專案加快趕工等,這些將帶動明年投資增速的回升。考慮到2025年全球貿易環境將迎來拐點,貿易保護主義將再次加劇,預計中國出口增速或將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