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佳佳 李未來 北京報道
開年之際,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08.SH,下稱“安泰集團”)便陷入了一場股權凍結風暴。2月6日公告顯示,其控股股東李安民先生持有的公司股份約3.1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1.57%,已全部質押,近日被司法凍結。
安泰集團方面強調,本案件目前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亦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穩定。
鑑於李安民對公司持股比例較高,為進一步瞭解未來是否會發生控制權改變,《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公司董秘辦,在與工作人員交流過程中,記者瞭解到,目前,安泰集團正在跟民生銀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目前看,如果以後打官司,應該不會發生股份被拍賣或者控制權轉移。
8年前借款埋雷
事件起源於多年前的一筆借款。
2016年6月29日,原告民生銀行與被告新泰鋼鐵簽署了《綜合授信合同》。2018年 3月20日,原告與被告簽署《借款合同》,借款額度為24.70億元,期限為1年。自2019 年起,雙方每年簽署一次《借款變更協議》,對借款期限及還款計劃等進行變更。截至目前,該筆借款本金餘額為161,655萬元,期限至2025年6月20日。新泰鋼鐵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違約情形。
基於內部要求,民生銀行著手處置對新泰鋼鐵的債權。經過債權債務雙方充分溝通,民生銀行依照程式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新泰鋼鐵償還原告借款本金 161,655萬元及至款項全部清償之日止的相應利息、罰息、複利。並且,向原告支付因實現債權和擔保權利產生的全部費用。
此外,民生銀行還請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對被告新泰鋼鐵提供的抵押財產及其他擔保方提供的抵質押擔保物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需要指出的是,新泰鋼鐵為民生銀行的該筆債權提供了多重擔保措施,首先新泰鋼鐵以其自身的機器裝置、土地房產進行了抵押,同時,安泰園區企業為其提供了多項資產及股權的抵質押擔保及保證擔保,該等抵質押物價值能夠覆蓋新泰鋼鐵的債務餘額。在此基礎上,公司控股股東李安民以持有的安泰集團股份317,807,116股為其提供了最高額質押擔保; 安泰集團為其提供了最高額4億元保證擔保。
此次,新泰鋼鐵、安泰集團及控股股東等相關方均收到北京金融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等文書。
控股權穩定性引發擔憂
在這場債務糾紛的漩渦中,安泰集團的控股權穩定性已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民生銀行此番向法院提出訴求,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安泰集團等保證擔保方在最高債權額擔保範圍內對其訴訟請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目前,法院已實施了相關財產保全措施,李安民持有的317,807,116股公司股份,已被北京金融法院司法凍結。凍結起始日為2025年1月27日,直到2027年1月26日才會到期。
股權凍結後,未來公司控制權是否會發生改變?安泰集團公告表示,新泰鋼鐵及控股股東正在積極與民生銀行協商溝通本次債務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案,本案件目前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亦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穩定。然而,事實真如公司所言這般樂觀嗎?
記者梳理發現,根據公司2024年三季報披露,安泰集團前十大股東中,除了李安民外,其他股東持股比例都很低,且比較分散,沒有一家超過2%。
為進一步瞭解相關情況,《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安泰集團董秘辦,在與工作人員交流中,記者獲悉,應該不會發生股權拍賣或控制權轉移。另外,記者還瞭解到,上述安泰園區企業與安泰集團沒有關係。
業績方面,安泰集團強調,因案件尚未開庭審理,目前無法確定本次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
據公開資訊,安泰集團主要從事焦炭和型鋼產品的生產與銷售。2025年1月17日,安泰集團公佈了2024年度業績預虧的情況。根據披露資訊,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為-3.25億元左右,實現扣非淨利潤為-3.47億元左右。
不過,因公司為關聯方新泰鋼鐵提供擔保,新泰鋼鐵2024年度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尚未完成,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相應所計提的預計負債可能會發生變動,這無疑給公司的業績蒙上了一層更加厚重的陰影。
業績持續“失血”
記者關注到,對於公司2024年的虧損,安泰集團將原因主要歸結於兩個方面,一是國內鋼鐵市場持續低迷,下游整體用鋼需求不足,鋼材價格呈低位震盪。二是焦炭價格受上游鋼鐵企業擠壓也持續走低,且降幅大於原料煤價格降幅所致。
安泰集團認為,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公司積極採取經營改善措施,透過階段性採取將自產焦炭業務轉為受託加工業務模式,規避了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波動風險,實現了焦化業務減虧,2024年度整體業績較上年虧損大幅減少。
但即便如此,近年來,受鋼鐵、焦化行業及市場波動的影響,安泰集團連續三年陷入經營性虧損。從公開資料來看,2022年和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約為-2.97億元和-6.78億元。加上2024年預計虧損的3.2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額度約13億元,這一資料著實令人擔憂。
卓創資訊焦炭分析師劉璐璐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5年國內焦炭產能置換繼續推進,整體產能維持增加,以焦炭供應小幅增加為主;下游需求方面,鋼鐵行業平控政策下,鐵水產量仍有下滑預期,焦炭消耗或維持小幅下滑,2月最新關稅政策調整對鋼材出口形成利空,需求端仍以負反饋為主。另外,國內煤炭供應寬鬆,2025年焦煤價格重心仍有下行空間,焦炭成本面支撐偏弱。
鋼材價格方面,卓創資訊建築鋼材分析師谷泓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25年鋼材價格預計仍有小幅的下降空間,難有明顯改善。當前下游的房地產處於低位波動狀態,基建穩健發展,在總需求下滑的背景下,鋼材主要品種建築鋼材的難有起色,且整體鋼材的供應能力較強,鋼廠根據利潤調整產品結構的情況預計增加,對鋼材價格依舊形成壓制。
綜合來看,2025年,安泰集團業績或難以起色。此外,更為棘手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不斷攀升,逼近紅線,債務危機浮出水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飆升至68.7%,相較於2023年底的62.81%,上升近6個百分點。同時,公司帶息負債壓力集中,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三季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3.24億元,短期借款2.4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9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10.14億元。
責任編輯:李未來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