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網友發來的問題。
41歲,158/100mmHg的,初吃降壓藥醫生就開了纈沙坦氫氯噻嗪。患者有所顧慮,擔心血壓降得過低。這位網友是看過科普文章的,知道纈沙坦氫氯噻嗪是兩種降壓藥沙坦+利尿劑的組合()。
158/100mmHg的高血壓,初吃降壓藥就是纈沙坦氫氯噻嗪?醫生這樣處理是有道理的。
- 158/100mmHg的高血壓,按照高血壓分級標準屬於二級高血壓。
二級高血壓,是說血壓在160~179/100~109mmHg,無論是高壓高還是低壓高,有一項達到標準就算。
- 二級高血壓或以上的高血壓,原則上起始就要聯用兩種降壓藥。
這是因為,一種降壓藥降低血壓的幅度有限。簡單地說,就是大約收縮壓降低10mmHg、舒張壓降低5mmHg左右。而根據降壓藥作用的規律,劑量加倍,降壓幅度並不能加倍,所以主張兩種降壓藥聯合,可以起到更好的降壓作用。而且好的藥物組合,還可以強化降壓作用、減少不良反應,就像這種纈沙坦氫氯噻嗪,沙坦類加上噻嗪類利尿劑。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初始聯合用藥的適應證,就包括二級或以上的高血壓、或者血壓高於目標值20/10mmHg的患者。
- 再有,降壓治療要求早期達標。
早期達標,可不是3、5天內達標,一般是要求1~3個月內、最好在1個月內,把血壓控制到目標水平。二級高血壓、預計單一降壓藥降不到標準,給予單藥治療就可能延緩降壓達標的時間,對患者不利。
所以,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血壓水平,根據降壓治療的原則和指南,開出了纈沙坦氫氯噻嗪。
在臨床工作中,醫生選擇降壓藥時,還會在原則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這就是個體化的原則。
第一,患者的年齡、體質。這是位年輕人,二級高血壓,沒有其他疾病,起始用了兩種降壓藥。如果是一位老年人,80歲或以上的老老年人,身體虛弱的患者,那即使是二級高血壓,醫生也可能從單藥、甚至小劑量起始。
第二,要區分高血壓的整體情況。158/100mmHg的高血壓,是偶爾有、診室有,還是經常有、自測血壓也有?
這就看出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的優勢了。
有一種人,見到醫生就緊張,到醫院測血壓就高,回家自測血壓就正常,即所謂“診室高血壓”、“白大衣性高血壓”。
還有人卻是相反,到醫院測血壓正常,可平時血壓就悄悄地升高了,那是“隱匿性高血壓”。
這樣的情況,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就可以發現。
在動態血壓監測的報告裡,有一項“高血壓負荷”可以參考。高血壓負荷,是24小時內,或者分日間、夜間,高血壓佔到的比例。這也是藥物治療的一項依據。測出來高血壓的次數多,佔到的比例大、時間多,說明血壓處於升高的狀態多,那當然對身體的損害大,要降了。
第三,要考慮到患者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一般情況下,降壓藥都是常規劑量起始。但如果患者既往對藥物敏感,或者體質虛弱,體量小,那也得注意。比如像“洛爾”類的β阻滯劑,個人敏感性相差很大。有人吃比索洛爾每天10mg心率還快,有些人1.25mg就血壓心率齊降了。所以,有時候醫生會讓患者先試吃小劑量或單藥。
另外,自測血壓的準確性也要注意。
血壓計準不準,可以校準。簡單的辦法,和醫院的血壓計比較,因為醫院的血壓計每半年是要校準1次的。
測量要按照標準測坐位上臂血壓。多數人往往第一遍測出的血壓高,所以可以測兩到三遍,取平均值。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