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其實是從中醫理論中所傳承下來的一個名詞,屬於腦部急性血管病症,在現代醫學中,也被稱為“腦卒中”。
中風具有病發突然、危害性強等特點,患者如果在發病時,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就可能會出現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甚至是休克喪命等嚴重症狀。因此,在中老年人群中,如何防治中風,也逐漸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
日常調理腦血管健康,應當以養護為主,而若是在生活中,發現身體出現了這4個徵兆,那麼就需要高度警惕了,這多半都是中風前兆,最好立即就醫。
1.哈欠連天、瞌睡不止
大腦是人體對血液供給最為敏感的器官之一,若腦部出現血管勞損、血液運輸不暢等情況,那麼大腦很多生理功能都難以正常進行,一旦神經遞質釋放量減少、神經興奮度下降,那麼自然就會表現出疲乏、嗜睡等狀態。
而打哈欠這一動作,其實就是當體內新陳代謝速率偏緩慢,氧氣供應量不足時,大腦給出的“深呼吸”指令,如果頻繁打哈欠,則意味著大腦已經十分疲勞,能量供給也非常匱乏了,需要及時進行休息才能調理。
因此,當夜間睡眠時間充足,卻依舊有白天頻繁犯困的情況,應當小心與大腦健康有關。
2.眼前發黑、視力下降
人體大腦有明確的功能區劃分,而據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在大腦的眾多功能區中,視覺中樞佔據了整個大腦運算量的40%左右,換言之,人們接受光訊號並進行成像這一過程,可能是腦力消耗量最高的。
因此,當腦血管健康受損、血液供給量不足時,視覺中樞可能就是首個受到影響的物件。
而中老年朋友若是在稍微活動或久坐之後,就會感到眼前突然一片模糊,又或是平時經常出現視物不清等狀況,那麼都應當警惕和腦部血管勞損有關。
3.頭暈頭痛、早起難受
在臨床上,很多腦中風患者在病發前都有頻繁的頭疼表現。有些朋友覺得這是偶感風寒所致,於是便會採取躺臥靜養的方法進行調理,但結果卻總是難見成效。
實際上,短暫而強烈的頭痛多與血管硬化、血管阻塞有關,淤積的血液會導致血管異常舒張,並對周邊神經產生刺激,繼而便會發出痛覺訊號。所以,日常生活中,若總是出現短促性頭疼,那麼最好儘快就醫檢查。
4.口齒不清、步伐不穩
大腦是人體的中樞所在,而其附近的腦幹、小腦組織也同樣重要。當大腦語言中樞與小腦營養供給不足時,人們的語言能力就會受到一定影響,繼而表現出口齒不清,說話磕磕巴巴的狀況。
而當腦幹結構受損時,人體對四肢的控制能力也會下降,此時,患者走路便可能會出現高低腳、跛腳、平地摔倒等情況,需在家人陪同下出行或才能保障安全。
總之,腦中風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病況,腦血管健康也值得我們在生活中予以更多的關注,為了自身健康,希望大家別再輕視了。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