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授權 來源: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 作者:南小希、張德芬空間主筆團
去年年末,新疆地震,雲南泥石流,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感慨:
到了30歲之後,除了年齡一直在增長,其他的好像都在悄無聲息地失去。
環境中瀰漫著各種不安的情緒:
經濟低迷,不少人面臨失業的恐懼;
婚姻破裂,很多人開始對進入關係產生懷疑;
天災人禍,一些人突然離世,悲痛與哀傷侵襲著大家的大腦和身體。
每次生命中遇到突發事件,大家總會說那句: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好惶恐。
這句話既是對自己的勸慰,想讓自己好好活在當下,同時也是無奈的表達,在未知面前無能為力。
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在面對明天時,心裡有著很多的恐懼,對人生“無常”的恐懼。
它就像一頭無形的怪獸,時不時衝出來,盤踞在我們的頭腦裡,讓我們沒有辦法好好活在當下,沒有辦法更好地享受新一天的到來。
很多人都非常抗拒無常。
但是,也正是對無常的抗拒,反而會讓人陷入更深的焦慮和恐懼中。
仔細觀察周圍,會發現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心聲。
比如說,一些人心裡的問題是“要不要”。
小楊是一箇中年女性,她的重心是孩子。
最近,她一直問周圍的親戚朋友:“我要不要送孩子去國外讀書?”
當週圍的人給她肯定的意見時,她又會問:“那他會不會學壞?有沒有可能遭遇意外?”一顆懸著的心始終無法放下來。
其實,她心中的“要不要”是個困擾已久的問題。
在她剛大學畢業時,她這樣問父母:“到底要不要去那家單位工作?”
她心裡在說:選擇這個,會不會錯過更好的機會?會不會走錯第一步路後,以後步步都不順?
戀愛時,她開始問閨蜜:“我要不要帶男朋友回家見父母?”
她心裡在說:這個男人是我的良配嗎?我有沒有可能選錯?會不會以後婚姻不幸、命運坎坷?
這些疑問的背後,其實都是在害怕未知。
所以每當面對人生抉擇時,她總是舉步維艱。
一些人的心裡有很多的“怎麼辦”:
人到中年,父母漸漸老了,身體也大不如前,要是父母突然離開人世了,該怎麼辦?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總在擔憂:要是有一天失業了,該怎麼辦?
對健康頗為擔憂的人在想:如果有一天患上重病了,該怎麼辦?
這些疑問的背後,其實是在害怕喪失。
因為害怕,所以會覺得當下擁有的健康,財富和愛,都只是暫時的,老天爺說不定會在哪天收回去。
職場人小陳,就是出了名的謹小慎微的人。
他生怕專案搞砸、工作出錯,始終循規蹈矩,不敢主動承擔任何責任;
他更怕上司對他不滿,甚至不敢與同事發生任何衝突。
他還特別迷信。
在開展重要的工作之前,他總要去廟裡求籤、求順利,就連辦公桌也擺著兩個開光的神獸。
和他交流過後,才理解他的內心:
“我很怕,怕一不小心失業,房子就會斷供。我怕最後潦倒落魄,老婆孩子覺得我沒用,我會拖累家人。”
原來,對於還沒發生的事,他心裡藏著這麼多擔憂。外界微小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他內心的驚濤駭浪。
還有一些人的心裡在說著“我不要”。
即便婚姻再糟糕,也不要離婚。
“離了婚,我一個人生活,會不會比現在還要困難,還要糟糕?”
即便上司再PUA,也不要離職。
“大環境這麼差,丟掉這份工作,還能快速找到下家麼?沒有工作,我怎麼養活自己?怎麼和父母交代?”
這些疑問的背後,其實是在害怕改變。
即便現狀不如人意,也要守在自己在熟悉的範圍裡,這個由自己命名的“安全區”,保護著害怕面對無常的自己。
因為被未知吞沒的恐懼,是可以讓人甘心在無法改變的糟糕環境中堅守下去的。
所以,怕未知、怕喪失、怕改變,都是我們面對無常時的更具體的恐懼情緒。
面對未知,會激起很多人內心的無能感和失控感。
因此,很多人在抉擇時,喜歡問別人,期待別人給出確定的答案,似乎在說:“我不行,你來替我做決定吧”。
而很多人需要不斷從別人身上找確定感,其實是因為缺少支援。
就像父親對孩子是力量的象徵,一種“天塌下來,由我頂著”的篤定感。
只有在充滿安全感中長大的孩子,才對自己和環境有一種基本的確定性。
他們相信世界基本是安全的,而自己是有能力應對變故、控制局面的。
但是,在很多人成長過程中,都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
難過是無人看見,開心時也無人分享。
所有的情緒,無論憤怒、恐懼還是痛苦都只能自己消化,最終壓抑在心裡。
在情感上從沒有被支援過的人,也就無法藉助他人的力量讓自己強大,更無法形成內聚性的自我。
但是,要面對未知,往往有大量的情緒需要處理,是需要穩定而強大的自我功能的。
對於那些獨自長大的人來說,這真的太難了。
而那些特別害怕喪失的人,背後的聲音是“原來我很弱”。
“原來我不是特別的”;
“原來我不是唯一”;
“原來我不是被上天眷顧的那個人”。
在年輕的時候,人往往對外在世界有著征服和探索的慾望,並覺得未來可以一直光明下去。
那時父母還很年輕,無病無痛、可以支援自己,而自己也充滿幹勁,喜歡做夢,喜歡奔跑,向世界張開懷抱。
但隨著年歲漸長,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個充滿力量感和全能感的時期。
人到中年後,需要時不時面對喪失感的襲擊:
很多長輩開始離開人世,經歷送別的一幕幕,心裡好傷感;
自己的身體機能開始出問題了,容顏衰退,活力降低,覺得好無力;
父母也開始老去、肉眼可見地虛弱下去,總有點擔憂;
而這時候,身上的擔子卻重得出奇。
嚴酷的經濟環境,孩子求學的壓力,內心的孤獨感,都讓人力不從心,都在把自己從“我很特別”的全能幻想中拉出來。
還有人恐懼無常,背後的聲音是“我不配”。
其實,人比想象中更強大、更有可塑性:
婚姻不夠好的人,還可以發展自我;
事業一般的人,還能發展興趣愛好。
上帝關了一扇門,一定會再開一扇窗。
但有些人在面對變故時,會湧起這樣的想法:
我完了。
我的人生有汙點了,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我沒有任何價值了,活下去還有啥意思?
這會激發內心最深處的無力感。
強烈的無力感讓人沒法行動和改變,只能守住眼前: 哪怕婚姻很糟糕,只要不離婚,就等於還沒有失去婚姻關係。
這是在通過蒙住眼睛來抵抗真相:哪怕現狀一成不變、一潭死水,也要死守。
因為要突破現狀、在荊棘叢中闖出一條路來,不知會迎來黎明還是更深的黑暗。
這樣的無力感,源自對自己發自內心的不信任。
一直以滿足他人期待為生活目標的人,最容易有這樣的無力感,因為從未有過獨屬於自己的體驗,所有取得的成績,最終都是為了別人、且歸功於他人。
被他人佔據的人生,是很難有力量的。
在困境面前為自己“逆天改命”,是一種非常陌生的體驗,聽起來也絕無勝算。
遺憾的是,無論我們多麼抗拒,無常是生命本身。
但是,從恐懼無常擁抱無常的過程,是瞭解自己、整合自己、強大自己的好機會。
首先要做的,是增加內在力量。
對境遇有更多接納和允許,可以增加內在力量。
當情緒湧起時,可以試試下面的應對三步曲:
坦然接納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和它們待在一起,不因此評判自己。
對於無法改變的部分,在心裡告訴自己:我接納一切已經發生的事,因為抗拒毫無意義。
對於可改變的部分,將問題拆解成具體的應對措施,盡最大的可能改善。
同時,努力做熱愛和擅長的事,可以打通正反饋的渠道,創造勝任感,力量感也會慢慢建立起來。
當然,內在穩定的人,也是有過安全型關係的人。
尋找資源重新建立自己的支援系統,找到好的關係,將有機會讓內在重新成長。
這意味著,我們要儘可能開啟自己的世界,接觸更多積極正性、能帶給自己正面體驗的人。
強安全型的伴侶、好的朋友、合適的專業人士都是珍貴的支援系統。
其次,我們需要練習活在當下的能力,將注意力轉移到眼前。
冥想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每天練習冥想,可以敏銳覺察自己在各種事件中喚起的內在情緒。
當覺察到情緒特別強烈時,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這與當下無關,是我童年的恐懼。我現在已經成年了,我不再弱小了。
當這樣的覺察發生時,情緒也隨之減弱,理性大腦便會歸位,也便有機會專注於眼前的問題,而避免被恐懼控制。
最後,要建立這樣的信念:無常是人生的機會。
正因為人生無常,才有精彩的世界、豐富的體驗、多變的人生。
有人在失去金錢之後,發現原來自己太執著於賺錢,而忽略了自己真實的需要。
當他不只以金錢為目標時,才真正尋找到新的路徑發展自己。
有人的壞婚姻是一所好學校。
當她敢於離開後,下半生的時間才交還自己,在閱讀、旅行和孤獨中成長,真正褪去幼稚、迎來心理上的成年。
“老天也許有更好的安排。”
就像一位朋友一直掛在嘴上的這句話,無論好事還是壞事,積極尋找應對的方式,最後都能變成好事。
在任何環境中,人都有采取主動性的可能和選擇的可能。
人生的每一程風景,都是絢麗迷人的。
儘管無常,卻依然愛這美麗而曲折的漫長一生吧。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本文由南小希和張德芬空間主筆團共同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面對人生的無常,最重要的是,樹立積極的心態。
如果你也常常因為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和變化而感到不安、焦慮,想要培養內心的力量和堅韌,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起伏,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學交流群】。
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習心理學知識、觀看大咖乾貨直播課,提升思維認知能力,抓住人生機遇;可以與志同道合的群友交流互助,獲得不斷前行的動力;還可以免費領取【1V1心理職業規劃】,0基礎入行心理工作,掌握新的職業技能,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開闢人生更多可能性!
立即點選海報,免費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