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為筆,以情為墨
在文字的畫卷上繪出絢麗多彩的情感世界
讓我們在傾聽中感悟人生的真諦
朗讀者:郭立濤(新生兒內科)
LOVE
我是一名新生兒內科護士,也是一名媽媽。
2024年1月,病房裡接收了一對雙胞胎患兒,因宮內窘迫提前出生,29周,體重不足1000克,我和轉運醫生到婦產醫院把寶寶接過來的時候,沒有看到媽媽,爸爸既牽掛著媽媽,有擔心這對剛出生就下了病危通知書的小姐妹。
新生兒病房不允許陪住,這就讓母子等待相見的日子異常難熬。看著手裡的知情同意書和病情等級,同為母親,我知道懷胎數月的辛苦和生產過程關口的兇險和艱難,但卻很難體會到,在終於迎來了雙胞胎降生後,得知孩子是如此的健康狀況,會是怎樣的傷心難過。她一心盼望著孩子順利出生,健康長大,沒想到卻是在一關廝殺過後,又迎來了關關難題。
我以前認為,在醫院工作久了,會讓自己感知變得麻木,正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可是當我靜靜站在科室門口,身邊人來來往往,走過這一扇門,就是兩個不同的身份。我決定,在寶寶病情平穩一些後,幫助媽媽進行袋鼠式護理,讓她與寶寶儘快相見。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雙胞胎的情況也逐漸好了起來,她們從高流量吸氧到不需要輔助呼吸、從禁食水到鼻飼奶、從入院時的奄奄一息到如今正常進食,我見證了兩個孩子的生命力量。孩子哭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她們的媽媽,此時此刻是否也感受到了孩子的委屈和孤獨,我會替她抱抱寶寶,就像是安撫自己的孩子那樣。
新生兒內科的“袋鼠式護理”,解決了不允許陪伴住院導致嬰兒無法與母親早期接觸,以及母親無法見到孩子的焦灼與憂慮。我們還把寶寶的照片製作成相簿傳送給母親,緩解她的思念之情。
在媽媽第一次走進病房時,她還是哭了,哭得沒有聲音。我本來想和她彙報寶寶的臨床資料,卻一下子如鯁在喉,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我想,我應該先聽聽她的心聲,至少在此時此刻,不是我來講述,而是先讓她抱抱孩子。
她抱著寶寶,低頭看著孩子的頭頂,突然回頭微笑著調侃道:“我還一直擔心孩子戴呼吸機會讓頭型變難看”。我看著她的笑容,感覺到她其實有些不自信,也許是對自己的育兒不自信。我也是一名母親,面對孩子在如此危重的病情中挺過來,如果是我第一次見到孩子,最先有的想法和情緒,是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告訴她:“別擔心,護士們會盡量幫助寶寶矯正頭型的,情況都會慢慢改善的。您很關心孩子,做得已經很棒了!這麼多天見不到孩子著實不容易,您也辛苦了!孩子一定會健康平安長大的”。
她看著我,突然就不說話了。我感受到了她的錯愕,把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用力握了握她瘦弱的肩頭。
她哭了。
我也沒有說話。
“是我沒能力保護好孩子們,是我沒能力給他們一個健康的身體……”她的自責像潮水一樣壓了過來。
我沒有打斷她,因為當消極情緒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像陰雲密佈的火山口一樣,爆發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這時候聆聽是能幫助她的最好方式。
她繼續說道:“我特別害怕接到醫院的電話,我害怕聽醫生給我的通知,我也害怕去查百度資料,可是又不得不面對,我真的很害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以後會不會有後遺症,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護理,萬一回了家,一個沒注意孩子又出事了……”
我安撫著她,想要為她尋回自信,“和寶寶有相似病情的寶寶們可是健康地走出了我們醫院大門的,所以不要太過擔心,身體的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護理方法,就基本不會出錯,在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及時就診、複查,這就是我們能對寶寶做的。要相信醫護人員,也要相信寶寶有頑強的生命力,可以嗎?”她朝我點了點頭,淚如雨下。
同事也走過來,向她講授正確護理孩子的方法。醫、護、患,三個人圍成一圈,是那麼的和諧互助,讓我感受到醫護患共同努力下散發出的強大力量和信心,不僅讓母親恢復了信心、積極育兒,也讓我加強了對新生兒家庭的關注度。
時至今日,我印象最深刻的“感同身受”就是那一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超越母愛,它是一種無私、無畏的情感,一種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撐著孩子們成長和前行。作為醫護人員,需要傾聽她們的訴說,用心去感受他們所感,瞭解他們的需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護理不僅是病例上的數字和診斷說明,更是心與心的交流,人與人的扶持和幫助。而敘事護理更像是一個火爐,讓我們心中滿是溫暖。我相信,敘事護理會有更加廣闊的明天,我也會向身邊的同事播撒敘事護理的種子,讓更多的人結出人文關懷之花。
文 | 郭立濤
編輯 | 宣傳中心 郝潔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選“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