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合理選擇,看這篇就夠了
醫生朋友們應該在門診上經常會 遇到有患者諮詢:“醫生,我空腹血糖高,您看該用啥藥?”或者問“我餐後血糖高,該用 啥藥?”
的確,不同降糖藥物在血糖控制方面各有側重,有些藥物側重於降低空腹血糖,有些側重於降低餐後血糖。需要說明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並不是完全獨立的,餐後血糖是在空腹(或餐前)血糖基礎上的進一步升高,把空腹血糖控制好了,餐後血糖也會隨之下降,反之亦然。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空腹及餐後高血糖的發生機制,以及針對高血糖的特點如何合理選擇降糖藥。
什麼是空腹血糖?有怎樣的意義?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飲水除外)8~12小時以上,於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測的血糖。
空腹血糖主要來自肝糖原的分解,而基礎分泌可以抑制肝糖輸出,防止空腹血糖過高,因此,空腹血糖高低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患者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水平。
對於治療期間的患者,“空腹血糖”還可以反映患者頭天晚上降糖藥物的用量是否合適。
什麼是餐後血糖?有怎樣的意義?
“餐後血糖”是指從進餐後血糖開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水平這一段時間的血糖。臨床通常用“餐後2小時血糖”來代表餐後血糖。
正常人進餐後0.5~1小時血糖達到高峰,2小時後回落到接近進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過2.2~3.3mmol/L。
影響餐後血糖的因素眾多,其中包括飲食的量與質、胃腸道吸收功能、餐前用藥情況、餐後是否運動以及自身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等。
餐後血糖可以間接反映患者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還可用於評估患者進食量及降糖藥用量是否合適。
空腹血糖高宜選哪些藥物?
基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前血糖。降低基礎血糖的藥物主要有:
長效磺脲類常用藥物
•常用藥物
如、、。
•作用原理
這些藥物具有持久的胰島素促泌作用,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較好。
•不良反應
若使用不當可導致低血糖,特別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中;還可導致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
建議從小劑量起始,每天1次,晚餐前 (或早餐前) 口服,根據血糖檢查結果調整藥量。
雙胍類
•常用藥物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雙胍類藥物主要是。
•作用原理
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糖異生及肝糖原輸出,有效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從小劑量開始並逐漸加量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有效方法。
•注意事項
二甲雙胍緩釋片可以在晚餐前、晚餐後或睡前服用,其中,睡前服用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最好。
噻唑烷二酮類
•常用藥物
如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作用原理
此類藥物可有效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抑制肝糖輸出,降低空腹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水腫和體重增加,這些不良反應在與胰島素聯合使用時表現更加明顯,心衰、浮腫及肝功能異常者停用。
•注意事項
每天一次,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類
•常用藥物
如、、和。
•作用原理
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促進葡萄糖從尿中排洩,有效降低血糖,特別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更加顯著。
•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為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感染及與血容量不足相關的不良反應,罕見不良反應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
•注意事項
服藥期間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注意外陰衛生。每天一次,餐前、餐後服用均可。
中、長效胰島素
•常用藥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有低精蛋白鋅胰島素、德谷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
•作用原理
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可以有效控制基礎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
一定注意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
餐後血糖高宜選哪些藥物?
降低餐後血糖主要應選擇短效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這類藥物主要有:
短效磺脲類
•常用藥物
如格列喹酮、格列吡嗪。
•作用原理
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側重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其主要不良反應是低血糖,特別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中;還可導致體重增加。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半小時口服。
格列奈類
•常用藥物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作用原理
作用同上,但起效更快,控制餐後血糖效果更好。此類藥物低血糖風險較小。
•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風險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輕。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即刻口服。可以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α-糖甘酶抑制劑
•常用藥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作用原理
主要透過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來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腹脹、排氣增加,建議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
•常用藥物
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作用原理
儘管屬於長效製劑,但因其具有血糖依賴性的降糖特性,因此,每天一次服用,可以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該藥不良反應很小,單獨使用不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
速效及短效胰島素
•常用藥物
如門冬胰島素、賴脯胰島素、谷賴胰島素等。
•作用原理
這兩類胰島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三餐前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是低血糖。
短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常用藥物
如貝那魯肽、艾塞那肽和利司那肽。
•作用原理
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續時間短的特點,透過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等機制,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包括腹瀉、噁心、腹脹、嘔吐等。這些不良反應多見於治療初期,隨著使用時間延長,不良反應逐漸減輕。
•注意事項
每天三次,餐前皮下注射。
空腹及餐後血糖均高,用藥可“長短結合”
如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後血糖均高,在藥物使用上主張採取“長短結合”。
長效藥物主要用於控制空腹血糖,短效藥物主要用於控制餐後血糖,透過聯合用藥,使患者的空腹及餐後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實現全天候血糖控制達標。
注意:同類降糖藥物之間不得聯用。
血糖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藥物之外,還需要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血糖監測等積極配合。飲食治療是基礎,如果忽視生活方式干預,一味地依賴藥物,再好的藥物也不會取得滿意的療效。
本文來 源丨糖尿病網 責任編輯丨馮梓瑩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