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壓力,我想你一定體驗過,或者正在經歷:
“看到同學考上博士,再看看原地踏步的自己,覺得自己混得很差勁。”
“本來覺得單身沒啥,可看到閨蜜一個個結婚生子,立馬焦慮得去相親。”
“放養孩子到6歲,可閨蜜的娃一會學鋼琴一會學奧數,我也捲起來了。”
這種非自發的,而是與同齡人比較所帶來的壓力,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
這種壓力,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讓我們一點點懷疑、否定自己,每天忙著跟自己較勁,無法感受當下的幸福和快樂。
如果不及時排解,甚至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導致焦慮和抑鬱。
作為一名諮詢師,最近我也發現:
同輩壓力,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走進諮詢室的原因。
那麼,這種壓力到底該如何破解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如何面對“同輩壓力”。
如果你也正在被“同輩壓力”裹挾,總是陷入內耗,活得擰巴、痛苦……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幫你找回自己。
豆瓣有一個很火的小組,叫“同輩壓力研究中心”,有20多萬成員。
ta們討論的話題,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學業到工作,戀情到婚姻,原生家庭到經濟條件,任何一個都能成為壓力來源。
逛了這個小組才發現,同學竟也能造成“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
同學學習好,自己不敢落後;
同學像集郵一樣考證,自己也順應大流;
同學戀愛結婚,自己更不甘落伍……
同輩壓力就像一個無形的牢籠,一不小心就困入其中。
我有一個來訪者,叫“小優”。
她今年28歲,去歐洲留過學,回國後進入大廠工作,待遇不錯,後來在老家當了老師,生活很穩定。
這種日子,聽上去她應該沒有太大的壓力,甚至可以說令人羨慕。
可是,她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斷鞭策自己要努力成長,卻越鞭策越對自己不滿,陷入焦慮和抑鬱。
諮詢中,我發現她內心有個牢籠,從很早以前,她就跌了進去。
從小到大,她都有很多“假想敵”,包括同學、同事、親戚的孩子......
她忍不住將自己和ta們對比。
比如,小優去了歐洲讀書,本值得慶祝,可是她的歡喜不足片刻。
因為她的幾個高中同學去了名校,她覺得自己學校不夠好,大學4年是她最自卑的4年。
好不容易熬過大學,她選擇回國,憑藉實力進入大公司,拿著高薪,又忍不住和留在歐洲就業的同學對比,覺得自己在同學群裡抬不起頭。
後來她成為老師,明明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可看到同事升職加薪,又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夠體面。
這麼多年來,太多太多的“不夠”,像是一根根刺,扎進她的心裡,讓她失去自信和感知幸福的能力。
於是她關閉了朋友圈,遠離任何聚會,以為這樣就能擺脫這種壓力,但“自己不夠好”的刺已深扎於心,時時刺痛著她。
當一個人的競爭對手是同輩時,你會發現這場競爭是一個無底洞,或將伴隨一輩子。
朋友小葉,也深受同輩壓力的影響。
她從未聽取過自己真正的心聲,每一步都跟著同輩人的軌跡走。
高二分班時,因為班上大多同學選理科,喜歡文科的她,竟也選了理科。
悶頭學了幾年,她考上了理工科名牌大學,卻學得很痛苦。
原本她喜歡文字工作,畢業後卻跟隨同學一起進入外企做工程師。
工作時,看到同事背名牌包包,她就不吃飯省錢,把幾個月工資拿去買包。
25歲時,因為身邊同學、同事談戀愛結婚,她也急著去相親。
命運似乎回應了她,讓她很快找到一個條件優越的男性。
到談婚論嫁時,她卻猶豫了。
她發現自己並不享受這段關係,反而像完成任務,就像她過去每一步重要的人生決定。
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她,曾在無數個深夜裡質疑自己: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
不管是小優還是小葉,ta們身上有著同輩壓力最典型的特徵:
相互攀比、較勁兒、羨慕與嫉妒雜糅在一起。而這與年齡、性別無關。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
同輩壓力在14到18歲之間會急劇增加,而且在進入成年世界後,這種複雜的體驗也不會減輕。
在心理學理論中,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是指因為渴望被同伴接納認可,避免被排擠,而選擇按照同伴規定的規則,去思考或行動所產生的一種心理壓力。
同輩壓力普遍可分兩種:競爭型和從眾型。
在上面提到的故事中,小優明顯是“競爭型”,小葉是“從眾型”。
競爭型的人,總會不斷比較和競爭,希望成為同輩中最優秀的那一個,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感”。
而從眾型的人,則會透過順從變得和同輩趨同,以此獲得“歸屬感”來證明自己。
但不管從眾型還是競爭型,想要的都是同一種東西——認可。
獲得同輩認可的眼光,才能證明自己是足夠好的、有價值的、值得存在的。
反之,覺得自己低自尊、低價值,生活沒有意義。
然而,把“個體價值”寄託於“外在評價系統”,本就是畫地為牢。
因此同輩壓力產生的本質,是我們沒有做到自我認同:
“我是誰?”以及“我如何成為我?”
原本同輩壓力,在青春期尤為凸顯。
因為青春期的關鍵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身份認同”,對於“我是誰”形成相對穩定且連續的認知。
但是,很多人在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沒有發展好,再加上社交網路發達,讓同輩壓力以更氾濫的方式出現,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問題,也從青春期也延續到成年期。
很多人相信以同輩作為標準和模版,能更快更好地確定“我是誰”,卻反被裹挾而失去自我。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著作《逃避自由》一書中說:
“現代人生活在幻覺中,自以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實際上ta想要的只不過是別人期望ta要的東西。”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葉,從她選擇理科,選擇進入外企,選擇相親……
無一不是為了達到“同輩標準”。
她以為這樣能接近理想人生,卻發現愈加背離真實的自己。
她和我傾訴時,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原來讓人羨慕的這條路,這麼不快樂”。
我問她:“為什麼不選擇你喜歡的呢?”
她試探性地問道:“我真的可以嗎?”
對於很多人而言,順應大流雖然受限,卻是看似安全的。
而選擇自己喜歡的路,意味著離群、孤獨和不安全。
因為要自己把握人生的方向盤,失敗了無法再怪責任何人,只能自己扛。
聽上去很自由,也很沉重。
所以很多人寧願被同輩壓力驅趕,去競爭或順從來複制“我是誰”的模版,也不敢去自由探索“我究竟是誰”。
儘管我們想盡辦法留在安全區,逃避不確定性,但可能早晚會醒悟:
同輩的路,他人的路,都不全是自己的路。
探尋我是誰,終究要放下融入群體的幻覺,迴歸自身。
就像自我覺醒後的小葉,開始承認自己享受單身,不顧父母反對和相親認識的男友分手。
業餘時間,她悄悄開始寫小說,慢慢靠近自己的夢想。
而小優,在心理諮詢中,也決定了不再將自我價值寄託於同輩認可。
而是重新接納自己,接納自己不完美,同時也看到了自有價值。
如果你正在被這種同輩壓力所困,建立完善的自我,或許才是唯一的解藥。
怎麼完善自我?你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1.允許自己與他人不一樣
從個體的獨特性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性格、成長體驗、喜好厭惡……
這些構建了我們與他人的不一樣。
也意味著,人生本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模版,我們無法用任何單一標準來評價和要求自己和他人一致。
允許自己與他人不一樣,才有空間探索真實的自己。
所以當你產生自我懷疑時,多問問自己:
“我喜歡什麼?我厭惡什麼?我期待什麼?我渴望什麼?”
這些可以跟同輩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不管答案如何,都是真實的你的一部分。
這並不代表你不優秀,而只是意味著,你有自己的路要走。
每每產生同輩壓力時,記得反覆提醒自己的不一樣,反覆確定自己想要的人生。
2.用“共通人性”的視角去看待同輩
共通人性,本是心理學家Kristin Neff提出的“自我關懷”中的關鍵點。
我覺得用來應對同輩壓力,也非常有效。
共通人性,是指認識到共有的人類體驗。
即承認弱點和侷限、無力感和失望感,是人人共有的,誰也逃不過。
作家馮唐曾說過,“如果你認為一個人活得很好,只能說明他和你不熟。”
當我們看到同輩的優秀和成就時,也要知道,或許那些被我們羨慕的完美生活背後,也有著人類共通的辛酸與眼淚。
當我們用共通人性的視角去看待同輩時,就不會再輕易神化他人,亦不會輕易貶低自己,能更客觀地看到他人與自己的連線。
3.定義你自己的時區
豆瓣還有一個小組,叫“逆社會時鐘”。
小組的宣言,是一首在美國流傳很廣的詩,很打動我: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穩定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單身,同時也有人結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都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羨慕,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所以,去定義你的時區,按你的步伐前進。
也許這是不安全的,但是人生從來不是讓一切安全,而是擁抱不安全的現實。
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希望能給你一些安慰和勇氣,堅定自己的選擇。
我在26歲時辭職開民宿,沒想到很快經歷變故,民宿受挫。
也就是在這時,我喜歡上心理學,猶豫忐忑許久,決定轉行,讀了心理諮詢研究生。
所以,現在30+的我,才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成為了一名心理諮詢師。
如果非要和同輩對比,我無疑位居失敗者之列,沒什麼存款,收入也不穩定,未婚未育。
但這就是我的人生,而不是別人的。
人生不是一場比賽,並非只有一個目的地,也不存在真正的輸贏。
我喜歡把世界想像成一個萬物生長的大花園,有花有樹,有草有木,形態顏色各異,花期也各不相同。
而我們就是那個園丁,我們可以讓花成花,讓樹成樹。
最後,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園丁,按你的節奏和花期,生長綻放。
當你走上自己的路,而不是他人的路,這才是你自由且燦爛的一生。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秋裡,心理諮詢師(存在-人本主義和心理動力學取向),心理專欄作者。公眾號“秋裡的秘密曠野”(living-in-dream)。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責編:Jessica
許多提升幸福感的技巧,都來自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收穫幸福;也能學會排解內心積攢的壓力,收穫鬆弛感,成為更輕盈的自己。
當然,學習心理學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理學去調節情緒、找到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開拓靠譜的副業探索之路,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
想要學習心理學,助人渡己
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探索第二職業
點選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 即可免費領取「1V1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