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之時,也是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高發期,特別是的患者,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門診和住院部接診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也是與日俱增。
80歲的曹爺爺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是他和慢阻肺“共處”的第十五個年頭。隨著年齡的增長,幾乎每到季節、天氣變化的時候都會因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加重而到醫院“報道”,因此也成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常客”,一名“資深”的慢阻肺患者。
說到“資深”,是指曹爺爺的居家自我管理做得比較規範、自律,每次急性發作後及時就醫,經過規範治療、護理後就能安全出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要學會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簡單的呼吸操等呼吸康復技能。
(二)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做好呼吸道防護,戒菸,及時接種流感疫苗、疫苗。
(三)要正確、規律使用吸入藥物,及時向醫務人員反饋使用效果、操作方法和不良反應;定期到醫療機構或接受基層醫生隨訪,每年至少做1次肺功能檢查。
(四)要結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備脈搏血氧飽和度儀、製氧機或呼吸機,儲備急救藥品。
(五)要學會識別病情的急性加重,當近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症狀較既往明顯加重時,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六)要和您的主診醫生保持密切聯絡,每三到四個月門診隨診。
曹爺爺除了以上呼吸康復技能,還會畫國畫、寫毛筆字調理呼吸,做簡單的呼吸操,床上踩單車、每天泡腳等鍛鍊下肢肌力、促進血液迴圈,也可以預防,曹爺爺說道“總之儘量在自己呼吸順暢的情況下讓自己動起來”。
那麼的危險因素是什麼?怎麼預防?
吸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室內外空氣汙染、職業暴露以及早年事件(如低出生體重、兒童期呼吸道感染等)也不容忽視。
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是戒菸,同時避免二手菸暴露。
二是要做好室內外空氣汙染防護,提倡廚房通風改造和爐灶改造,霧霾天氣要減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三是要加強職業防護,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減少職業環境中粉塵或者有害氣體、重金屬顆粒暴露。
四是要注意預防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道感染,減輕支氣管—肺發育階段的異常損傷。五是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髮生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急性加重。
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現氣促、喘息、胸悶、咳嗽加重,發熱,痰量增加、顏色和(或)粘稠度改變等,提示可能發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儘快到醫院就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35歲及以上人群且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高危人群:
(一)吸菸及二手菸暴露者;
(二)兒童期反覆的呼吸系統感染者;
(三)接觸粉塵及有害氣體者;
(四)常暴露於生物燃料、廚房油煙、空氣汙染等環境中者;
怎樣及時發現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當高危人群出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時,需到醫療機構或呼吸專科門診進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篩查,必要時需進行肺功能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提倡40歲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檢查1次肺功能。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曾祥伯主任介紹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和治療的慢性氣道疾病,其特徵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和相應的呼吸系統症狀(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確診需進行規範的肺功能檢查及胸部影像學、血常規等檢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患病率較高,我國40歲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高達13.6%,患者人數近1億。但其患病知曉率為0.9%,肺功能檢查率為4.5%,呈現出患病率高、知曉率低、規範化診療率低的特點,那麼我們加強普通群眾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李丹 田愛玉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