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向來不是一個孤立的時期,如同發展不止於長大成人前,諮詢室裡流動的是跨越時空的情感與記憶。”
本文內容節選自“兒童心理分析師兩年制課程”學員沈秋華的個人學習和成長分享
“成長來自反覆的練習,而不是對新事物的初次理解。”
——蒙臺梭利的《發現兒童》
作為諮詢師,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家長,他們非常不解,為何現在的孩子過得這麼好還要搞事情:
情緒過激、問題行為、拒學厭學、抑鬱焦慮、自傷自殺等,彷彿孩子要麼是天生的怪胎,要麼是無緣由基因突變。
當一個成年人的時間久了,容易想不起自己當小孩時的情景。
面對一個所謂的“問題兒童”,我經常會習慣性地回憶同齡時的自己又是怎樣一個孩子?
當時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處於其目前的情境中,我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傅佩榮教授在《哲學與人生》中將對人的瞭解歸納為:
“如果我是他/她,我可能做的比他/她還差;如果他/她是我,他/她可能做的比我還好。”
我也曾是兒童,並且我身上仍有兒童的部分存在。
當我以相對平等的角度去共情兒童,就像能蹲下身去與兒童視角齊平地在一起,那一刻我理解了他。
我遇過一箇中年女性來訪者,談及難以忍受小女兒的粘人,比如頻繁要親親抱抱,這些看似親暱的舉動卻讓其心生牴觸。
直至猛然回憶起她年幼時從未與母親有過親密的身體接觸。她說母親總是怯懦的、陰鬱的,對女兒是疏離而淡漠的,撒嬌或身體接觸都會被母親斥責。
這個早年片段似乎讓她多瞭解了自己,也稀釋了些對小女兒的排斥。
其實,每個與兒童相關的成年人,包括父母、老師、長輩、心理諮詢師等,太需要時不時穿越回去看看自己,繼而反思一下對孩子的評價是出自客觀的實際情況,還是不小心又居高臨下地批評、指責、貼標籤,抑或是參雜了自己宣洩情緒、向外投射的需求。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兒童分析師?
兒童心理分析師兩年制課程
3大基石+6大核心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全流程覆蓋
國際資質督導師領銜100+督導學時
招募倒計時1周
實操為主的面授集訓
+實踐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新增顧問,諮詢課程
多年來,在不同的課程和不同的階段裡,我學過不止一次發展心理學。
自以為對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等內容都耳熟能詳了,然而透過這次的學習才發現,將理論運用於實踐的操作還遠不算熟練。
在潘燕華老師《發展心理學導論》的課中,潘老師在清晰的理論框架基礎上,結合實務中常見的熱點,融入了許多延伸議題,分別從橫向和縱向將“發展”一一具象地展開。
比如從「本性難移」去闡述發展心理學要探討的核心問題:
“本性是什麼?難移是否代表不能移?能移的因素是什麼?什麼時候可以移?”
進一步還可以繼續深入:
“本性重要還是環境重要?各自佔比如何?哪些因素更受本性影響,哪些特質更受環境影響?難移難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絕對不能移?”
再比如從發展的角度去看待退行的意義,去探討多元智慧的差異化,去了解大腦可塑性的實用性等等,可以不斷地從更寬廣的維度去進行對照與聯絡。
以往同樣學習該部分內容時,似乎只做到了“見天地”的“見了什麼”,理論與實踐並未真正有機結合,尤其理論多是拿來引用、對照、查詢的工具書,而實踐則是另一套習慣的操作流程。
而這次的學習更接近於“見天地”的“怎麼去見”,聽起來有點類似世界觀在說“是什麼”的問題,而方法論在說“怎麼辦”的問題。
先得見過足夠多的天地,方有從量變到質變的基礎,才有可能遊刃有餘地選擇怎麼個見法。
想要更切實體會潘老師說的“理論具有無與倫比的應用價值”,我想還需要知識與個案、體驗與反思的持續積累。
時下常聽聞,未來心理諮詢的發展趨勢是整合取向。但整合的前提也得有廣而深的積澱,才可能做到有內容可整合、有能力去整合,甚至最終達到“法無定法,式無定式”的融會貫通之境。
那些最初的積澱不僅有理論知識、技術方法、個案實務,還有與諮詢師本人息息相關的三觀、閱歷、人情世故。我曾與朋友戲言,人總要多見些妖魔鬼怪,才能練就些火眼金睛。
這話雖是玩笑話,但“多見”還是需要的。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兒童分析師?
兒童心理分析師兩年制課程
3大基石+6大核心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全流程覆蓋
國際資質督導師領銜100+督導學時
招募倒計時1周
實操為主的面授集訓
+實踐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新增顧問,諮詢課程
在我遇到的來訪者中,就有不少是兒童青少年,其中有習慣性偷盜的小姑娘,有重度抑鬱的休學少年,有情緒易激惹的留學生,有看似沉迷遊戲的優等生,有柔弱討好的被霸凌者,有長期被家暴的受害者等...
而今再結合發展的基礎、特點、維度去回顧與反思,深覺對理論的有效理解才剛開始。
有的孩子會在諮詢中邀請我一起玩尋寶遊戲,規則就是輪流將幾個沙具藏在諮詢室中,然後換對方在有限時間裡去找。
起初,我對此互動心存糾結,一方面覺得不符合沙盤遊戲諮詢的規則,另一方面又考慮到與孩子建立關係的需要,半推半就還是與孩子進行了幾次尋寶遊戲。
之後在個案督導中以及專業課學習中,逐漸明白孩子玩尋寶遊戲,可能與其早期依戀、認知發展等有關,如此階段性的遊戲形式過後,孩子要麼開始建構更完整的沙盤場景,要麼不那麼頻繁需要諮詢師參與,要麼更多地以言語表達的方式進行諮詢。
諮詢中,我認為來訪者不僅可分為兒童與成人,還可分為現在的兒童與過去的兒童。也就是說,每個成年來訪者都曾是個兒童。他們常會在諮詢中談到童年的自己,還可能展現出兒童自我的部分。
曾有個成年來訪者第一眼所選的沙具,會令其想到兒時撿到的一個玩具,也讓其第一次談到孩童時的自己,那個常被忽視、缺乏關愛的自己,還有那個又醜又破卻玩了許多年的布娃娃。
兒童向來不是一個孤立的時期,如同發展不止於長大成人前,諮詢室裡流動的是跨越時空的情感與記憶。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串聯起了我零散的思緒,這也許得益於張家衛對此三境界的解讀,較之,頗有萬變不離其宗的意味:
一是見自己。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志向是怎麼樣;
二是見天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下很大,沒有出去看過這些天地,就是井底之蛙;
三是見眾生。把所學到的東西還給眾生,那個才是你……
若停滯不前,甚至退行,縱使年歲增長,成人心智亦不如兒童。
若正常發展,把握關鍵,即便尚未成熟,兒童心智亦遠勝成人。
兒童與成人,是生命的發展階段,也是共存的人格特質,需要不斷地被看見、被發現。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兒童分析師?
兒童心理分析師兩年制課程
3大基石+6大核心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全流程覆蓋
國際資質督導師領銜100+督導學時
招募倒計時1周
實操為主的面授集訓
+實踐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新增顧問,諮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