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篇原創文章
過去,我們經常跟患者說:糖尿病不是靠吃糖吃出來的,而是取決於遺傳、長期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表觀遺傳等的綜合影響。但實話實說,當看完《科學》雜誌的這篇研究結論,我自己個兒都不免頭皮一緊!
中國是個糖尿病高發大國,已有資料顯示:每10箇中國人中就有1人已確診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的隊伍更為龐大,平均每3個人就有1名。在不容忽視的遺傳影響背景下,如果吃糖本身就能大大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那麼,每個計劃要娃和已經有娃的家庭,恐怕都需要將“減糖”狠狠落實到位!
不賣關子,直接公佈研究結論中的“危險年齡段”:從受孕開始,直至孩子出生後2歲——即生命早期1000天!
也就是說,無論孕期準媽媽飲食中糖太多,還是寶寶2歲內吃得太甜,都會大大增加這個孩子日後得糖尿病和的風險。
強調一下,這裡所說的糖,指的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額外新增的簡單糖,也叫“遊離糖”。其定義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遊離糖”的定義:
遊離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包括我們自己)新增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而完整的蔬菜、水果、穀物及牛奶中自身含有的糖分並不算在其中。
愛心提醒廣大中國家庭:
綿白糖、白砂糖、紅糖、黑糖、黃糖、蜂蜜,以及主要含有這些成分的製品(比如蜂蜜水和鮮榨果汁),都屬於遊離糖。
其實,要想透過簡單的飲食問卷來回顧孕媽媽和嬰幼兒到底吃了多少新增糖,是有一定難度且準確率未必高的。一孕傻三年,懷孕和卸貨後記性大大滑坡,生過娃的人都有深刻體會。
因此,研究者選擇了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即:二戰期間及戰後幾年。這段時間,英國政府曾因為經濟調控原因執行過「糖配給制度」,透過限制按人頭配給糖量來節約一些開支。成年人每天准許的糖攝入量被限制在40克以內,而2歲以內的嬰幼兒則為0糖(這個限制量,與如今的膳食指南建議控制量其實是相當的)。當經濟逐漸好轉,物質營養供給逐漸恢復,這個糖配給制度也就取消了。所以,「糖配給制度」實施期和撤銷後,人們生活中的糖攝入量具有非常清晰且顯著的對比性,從既往“按額度吃糖”到“有錢就能任性炫甜”,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們的糖攝入量都在飆升!比配給期增加了將近一倍!這一現象也不難理解,畢竟,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換成任何人,但凡賬戶上有個好幾千萬,大多都會吃香喝辣買大房子,誰會拒絕快樂呢!
這就給了《科學》這篇研究的學者們提供了絕佳的研究物件,使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收集的海量基因資料和醫療資料,對限糖政策前後的人群,按受孕時間進行分類:1951-1954年的糖配給制度時期 VS 1954-1956年期間的自由炫糖時期。
在對這兩類人群的各方面指標進行收集分析後發現,同時期的其它食物類別(比如膳食脂肪、蛋白質、加工食品等)的消耗量雖然也會有一些變化,但程度不明顯,且遠遠趕不上糖消耗量的增加程度。平均算下來,人們與日俱增的能量攝入增加量,有77%要歸功於糖消耗量的劇增!這些糖透過糖漿罐頭、加糖水果乾、麵包甜點等,源源不斷地影響人們的代謝。
於是,同樣是50多歲的人,因為兒時的「糖配給制度」被限糖的人們,與兒時可以肆意炫糖的人們,疾病發生的風險程度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且在60歲後呈現出最大差異,比如下面圖1中2型糖尿病的發生情況,以及圖2中高血壓的發生情況。黑色的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完全不限糖的(在胎兒時期及出生後都沒有經歷限糖制度),綠色的是胎兒期被限糖(在媽媽子宮內的時候母體限糖,出生後取消糖配給制度),藍色的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都處於「糖配給制度」期的。
用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在胎兒期和出生後2年內,無論經由母體還是自己的飲食接觸新增糖越少、時間越短的人,在五六十歲的時候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機率越低。
而上述糖攝入量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顯著相關性,在那些「糖配給制度」結束後的不同時間點才被媽媽懷上的成年人身上並沒有觀察到。
而且哈,就算是人活一世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生活滋養和挑戰(包括家族史的影響),從而影響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壓在內的慢病發生風險和確診時間。但,經由這項研究發現,被限制糖配給年代受孕和出生的人,確診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年齡就是比不限糖的人們晚,分別晚4年和2年。也是很可觀了呢,不是嗎?
上述結論,是在排除了各種可能的干擾因素後得出的。可見,有計劃發展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的家庭,從源頭(受孕開始)控制新增糖的攝入,真的真的很重要啊!
對於就是喜歡小甜點小糖水、或者就是覺得孩子們吃糖很正常、快樂最重要的朋友們,你們還有必要了解一個真相:胎兒是可以經由羊水和媽媽的母乳接觸到一部分食物的資訊的。而越早接觸新增糖,越容易形成並增強對甜味的喜好——這是一種可以影響終身的喜好!嬰幼兒時期一旦對甜味迷戀甚至成癮,就會增加一生中糖的總攝入量……作為一種純能量物質,糖令我們越吃越胖,以及越吃越毀牙齒的武力絕對不容小覷。大量研究已經證實過糖在“拖健康後腿”方面的威力(雖然有助於GDP),就不一一贅述了。
最後,咱們一起復習一下目前針對成年人和2歲內小朋友們的新增糖建議攝入量:
WHO關於遊離糖攝入量的推薦
成年人:每天的遊離糖攝入量應該在總能量的10%以下,且最好可以控制在5%或25g以內。
3-18歲兒童及青少年: 每天的遊離糖攝入量應控制在25克以內。
0~3歲嬰幼兒:不容許在飲食中加入遊離糖!
舉例說明:一名中等身高體重的健康育齡女性,每天能量攝入量大約為1800千卡,那麼,她的遊離糖攝入量不應超過45克,且最好可以控制在25克以內。
45克和25克分別是什麼概念呢?一塊方糖的重量在4.0~4.5克左右,即:
45克≈10~12塊方糖
25克≈5~6塊方糖
加工食品/飲料中游離糖含量可參考下圖:
結語:雖然這篇研究的物件以白膚色人種為主,且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所收集的人群樣本多為經濟水平偏高的、健康程度更滿意的人。但,對糖尿病高發人種的我們,還是有很重要的警示作用和參考意義的。希望本次分享,可以引起更多朋友對新增糖問題和自身及下一代健康的關注。感謝閱讀~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路)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否則可能隨時找不到我
遂謙碎碎念
甜度超標也是種負擔呢!
作者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註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床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眾多雜誌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餵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8年面對臨床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援,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眾號平臺:Liu_suiqian
參考文獻:
TADEJA GRACNER, CLAIRE BOONE, AND PAUL J. GERTLER. Exposure to sugar rationing in the first 1000 days of life protected against chronic disease. SCIENCE 31 Oct 2024, Vol 386, Issue 6725, pp. 1043-1048. DOI: 10.1126/science.adn5421
《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49782/9789241549028_eng.pdf;jsessionid=0093107B88CD06C6B25D977CBA475F2A?sequence=1
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sugar-guideline/zh/
Added Suga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ldre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ttp://professional.heart.org/idc/groups/ahamah-public/@wcm/@sop/@smd/documents/downloadable/ucm_487695.pdf
Commercial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the WHO European Region (2019).
Ending inappropriate promo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plementary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between 6 and 36 months in Europ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