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曹宇悅/文 牛宏超/圖)“吳奶奶,今天是除夕夜,一會兒咱們吃餃子好不好?聽說您以前是一位醫生對不對?”吳蘭(化名)看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緩緩點頭,微笑著說,“是的,我是醫生。”
“吳奶奶患有比較嚴重的,很多時候我們問她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她都聽不太懂,經常答非所問。我們都沒想到的是,她忘了那麼多事兒,卻仍沒有忘記自己曾是一位醫生。”1月28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新春走基層”,走進了北京老年醫院認知障礙診療中心的住院病房,該科副主任醫師武海燕向記者介紹。
吳蘭在北京某三甲醫院生殖醫學科當了大半輩子醫生,許許多多不孕不育患者正是透過吳醫生的試管嬰兒手術,最終收穫了當媽媽的喜悅。
1月28日,北京老年醫院認知障礙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武海燕與患者吳蘭(化名)交流
“認知障礙診療中心的醫護人員在除夕夜也需要堅守崗位。”武海燕介紹,部分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障礙疾病的患者因為肺部感染、或者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無法回家過年,還有一些患者因為嚴重失眠、妄想、幻覺等精神行為症狀而需要留院觀察,因此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這些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做好用藥干預的準備。
1月28日,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於志丹在聽到住院患者反饋身體不適後為患者診脈、看診。於志丹介紹,春節期間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飲食,中醫科醫生會為這些患者“定製春節選單”,供家屬參考。
1月28日,北京老年醫院急診急救中心醫生羅燁為患者檢查
北京老年醫院急診急救中心醫生羅燁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除夕當天該中心接診的患者有一百餘位,以肺部感染、心腦血管疾病和急腹症患者為主。“急診急救中心的除夕夜一共有兩位內科醫生和一位外科醫生值班,從今天下午三點半開始值班,明天早上交完班大概要十點多了。”
1月28日,北京老年醫院急診急救中心護士為輸液患者調節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