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以反覆出現陽性症狀、持續的陰性症狀和明顯的認知障礙為特徵,發病率約為1%。抗精神病藥物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藥物,主要作用於多巴胺能系統,可改善陽性症狀。然而,抗精神病藥物對陰性症狀的療效較低,陰性症狀在前驅期出現,持續整個生命週期,並導致功能障礙。
儘管氨磺必利、卡利拉嗪和布南色林在緩解陰性症狀方面優於其他藥物,但迄今為止,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尚未批准任何藥物用於治療陰性症狀。
雖然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炎症、和氧化應激和涉及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的表觀遺傳修飾似乎在病理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蘿蔔硫素(sulforaphane,SFN)是一種異硫氰酸酯類化合物,又稱萊菔硫烷,廣泛存在於十字花科蔬菜中,如花椰菜、白菜、甘藍、捲心菜等。蘿蔔硫素作為一種植物活性物質,是一種HDAC抑制劑,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護神經和調節代謝的作用,也是目前蔬菜中抗癌效果最好、效力最強的天然活性物質,它對、肝癌、結腸癌等有很好的抑制。
動物研究提供了SFN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效果的證據。在最新的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在中國湖南開展了一項為期24周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以評估大劑量蘿蔔硫素對減輕精神分裂症患者陰性症狀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從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院招募參與者。納入標準如下:(1)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精神分裂症標準;(2)年齡在18-50歲之間;(3)病程≤10年;(4)PANSS陰性症狀7項總和大於或等於20分;PANSS陰性症狀至少有1項得分大於3分;(5)服用2種或2種以下抗精神病藥物;(6)研究期間抗精神病藥物維持不變。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2:1)接受抗精神病藥物+蘿蔔硫素(每天1,700毫克Avmacol Extra Strength蘿蔔硫素)或抗精神病藥物+安慰劑治療,為期24周。對接受蘿蔔硫素治療的53名患者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24名患者進行了分析,這些患者至少接受過一次干預後臨床量表評估。主要結果指標是陽性和陰性綜合徵量表(PANSS)陰性症狀的變化。
結果
結果顯示,蘿蔔硫素治療患者的PANSS陰性症狀總分(P=.01)和PANSS陰性因子分(P=.02)的下降幅度明顯高於安慰劑組,最顯著的差異出現在24周時(P≤.001),且該時間點的效應大小較大(d=0.8)。蘿蔔硫素對減少陰性症狀的作用並不受PANSS中抑鬱或認知因素得分變化的影響。
根據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兩種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卡利拉嗪和氨磺必利具有相對有力的證據,證明對減輕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有效果。本研究中,SFN與安慰劑相比,PANSS陰性症狀減少的平均差異約為3分,大於卡利拉嗪與利培酮研究中陰性症狀減少的1.46分差異。這可能表明,在我們的研究中,SFN的增強效果更大。然而,我們無法全面評估我們研究中的3分差異是否具有臨床意義。
與安慰劑相比,SFN的副作用較小,唯一的變化是從基線到第24周,SFN組的嗜睡症狀減輕得較少。與安慰劑相比,TESS量表中與錐體外系症狀(靜坐不能、震顫、運動症狀等)相關的專案沒有顯著變化,這支援了陰性症狀的變化與錐體外系症狀的變化無關的觀點。
結論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新增大劑量蘿蔔硫素(SFN)可減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陰性症狀。根據PANSS 5要素量表的評估,SFN引起的陰性症狀變化與抑鬱或認知變化無關。然而,由於SFN對全面改善的測量缺乏影響,而且安慰劑組陽性症狀的減少幅度略大,因此陰性症狀減少的實質性臨床意義被削弱了。要確認SFN的效果及其臨床治療意義,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Huang J, Chen A, Jin H, Liu F, Hei G, Teng Z, Xiao J, Wu R, Zhao J, Davis JM, Shao P, Smith R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lforaphane Added to Antipsych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sychiatry. 2025 Jan 20;86(1):24m15272. doi: 10.4088/JCP.24m15272.
大話精神編譯,轉載請聯絡編輯部。
投稿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