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雙眼腫脹是為何?
撰文|不加糖
住院複查,卻碰上突然“發難”的眼睛
病例簡介
47歲女性,有轉移性神經內分泌類癌(NET)病史,進行肝移植後,病情緩解,此次住院是為了檢查新的胰腺腫塊是否復發。但在住院幾天後,患者出現急性發作的嚴重雙側眶周腫脹、球結膜水腫和眼肌麻痺,偶爾伴有潮紅和心悸[1]。
患者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為20/70,瞳孔、眼壓和色覺正常。赫特爾眼球突出計檢測患者雙側眼球突出至20/21mm,雙眼嚴重水腫導致眼外運動受限,出現瀰漫性點狀上皮糜爛和下瞼內翻(圖1)。眼前段檢查和擴張眼底鏡檢查結果並無異常。
圖1:患者雙側眶周腫脹、化膿(黃色箭頭)和下瞼內翻(白色箭頭)
腦部和眼眶的MRI顯示,所有眼外肌(EOM)的雙側和對稱性保留肌腱的EOM增大,伴有結節性不均勻強化(圖2)。
圖2:眼眶MRI,雙側眼外肌結節狀不均勻強化;IR:下直肌;LR:外直肌;MR:內直肌;SO:上斜肌;SR:上直肌
盤根錯節,分條縷析覓真兇
如果這個患者是你接診的,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單選)
A:開始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以治療可能血清學為陰性的甲狀腺眼病;
B:給患者進行PET-CT檢查,以尋找其他轉移和活檢部位;
C:對EOM進行活檢;
D:使用奧曲肽治療。
看到這四個選項,咱們可以先使用排除法。
看到眼球突出,可能大家很自然地會想到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又稱Graves病。但在診斷Graves病之前,首先甲亢診斷得成立。
該患者並沒有甲狀腺病史,而且實驗室結果,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3、T4、促甲狀腺免疫球蛋白、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抗微粒體抗體、IgG4、類風溼因子和抗核抗體,均在正常範圍內, Graves病可以被排除了。
因此,雖然甲狀腺眼病通常表現為保留肌腱的EOM增大,但考慮到受累程度和甲狀腺血清學陰性,這種診斷不太可能。此外,糖皮質激素可能會影響診斷率,在活檢前應避免使用。選項A不選。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答案是什麼了嗎?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即可獲取答案解析及患者後續情況。
參考文獻:
[1]Lucarelli KM, Chen KG, Akella SS. An Unusual Case of Severe Bilateral Extraocular Muscle Enlargement. JAMA Ophthalmol. 2022 Jul 1;140(7):738-739. doi: 10.1001/jamaophthalmol.2022.0265. PMID: 35511150.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